第26章 识字

“会写正字吗?”彭刚询问站在他面前的组长、副组长是否会写正字。

“堂堂正正的正,正大光明的正。”

除了二组副组长陈三水一脸蒙圈,不知所措地愣在原地。其他三人不约而同地点头表示会写。

“会。”

“写来看看。”彭刚指了指跟前砖红色的土地说道。

陆勤、陆谦、李奇蹲下身,用手掌抚平凹凸不平的地面,随即以手指为笔,一板一眼地在地面上写下正字。

李奇写得最快,写出来的正字最为漂亮端正,骨形俱全,一笔一划皆收放自如,陆勤稍次,写出来的字中规中矩,陆谦写得最慢,最难看。

“不错。”彭刚看着地上的三个正字,满意地点点头。

清朝的识字率低,作为清朝文教洼地的广西更是如此。

有清一朝广西的进士数量仅高于甘肃、辽东,且本省一半以上的进士出自桂林府。

彭刚物色了好些天,也只物色到李奇这么一个粗通文墨,能识文断字的苗子。

至于陆勤和陆谦二人,严格来说不算彭刚物色淘来的,而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遗产”。

“这上面的字,可都认得?”彭刚将封面上已经写好一组、二组的花名册分别递给陆勤和李奇。

陆谦凑到陆勤身侧一同查看一组的花名册,陈三水虽然看不懂,但也还是学着陆谦的样子,装模作样地凑到李奇边上瞪大眼睛盯着纸上他一个也不认识的方块字。

“有三个字面生,一时间记不起来念什么,其他字都认得。”李奇如实说道。

“我能认个六七成。”陆勤说道。

“我能认差不多一半左右的字吧。”陆谦说道。

“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我一个字也不认识。”陈三水非常实诚地摇摇头。

对于这样的结果,彭刚非常失望。

花名册上的名字没有生僻字,少部分名字还是好生养的贱名。

这些字基本上都是比较简单的常用字。

就这,仍旧没有一个人能够认全。

太平天国将星璀璨,无论哪一阶段,哪怕是后期已经走向穷途末路的太平天国。

依然还有李秀成、陈玉成这等能够独当一面,和湘淮楚三军打得有来有回的悍将。

太平天国缺乏的是善治民生的能臣干吏。

若是缺将,彭刚尚能从太平天国其他将领那里挖角。

至于官吏,尤其税官,他要么指望地主阶级主动为他输送,要么自己培养。地主阶级能为他输送的官吏是什么货色,自是不言而喻。

彭刚不喜欢受制于人,他更倾向于自己培养,尽管这条路困难重重,时间成本极高。

而成为官吏的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识文断字。

彭刚一开始就有教授这些孩子识文断字的计划。

只是他们现在在红莲坪连个栖身的窝棚都没有,眼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生存问题。

教孩子们识文断字的事情只能往后稍一稍。

“东家,我有个疑问。”李奇看着花名册上名字的排列方式感到困惑。

他以前见过的花名册名字都是竖着排的,而彭刚交给他的花名册,不仅是名字是横着排,还是从左到右,这让李奇很不适应。

“问。”彭刚说道。

“为何东家的花名册和别家不一样,别家是从上至下,从右到左,而东家的花名册是横着从左到右排写?”李奇说出了他的疑问。

“你盯着花名册,试着从左向右转动眼珠子,再试试从上到下转动眼珠子。”彭刚说道。

从左到右的横向排版,能成为后世主流的排版以及绝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是有原因的。

从左到右,符合视觉移动的流畅性,能更自然地引导视线,减少疲劳感。

左右横向排版更有利于进行分栏、段落分割,提升信息密度和扫描效率,适合泛读与速度,阅读效率相对更高。

当然,竖排更有传统美感,更符合汉字书写自上而下的运笔逻辑,在精读方面有优势。

可现阶段,彭刚需要的是效率。

彭刚之所以选择横排还有另一个原因,横排更适合书写数理化的公式,为日后教授这些孩子数理化知识打基础。

尽管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学生时代学的知识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要教也只能教这些孩子一些基础的数理化知识,但能教多少是多少。

“似乎左右转要更快,更舒服。”李奇尝试着上下左右转动了一番眼珠子,确实感觉眼珠子左右转动要比上下转动更加轻松。

以前他从来没有留意转眼珠子还有这样的门道。

“其他地方的花名册怎么排版我管不着,在红莲坪,你们要想吃我的饭,就得按照我的规矩来。”彭刚对李奇、陆勤等人说道。

“我给你们三天的时间,要把花名册上的名字和你们组员的脸对上,能做到吗?”

李奇昂起头,骄傲地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

其他人则是一脸为难,他们连名字都认不全,很多名字都看不懂,如何能将名字和人脸对应上?

“来,我教你们。”彭刚围着篝火盘腿而座,以地为纸,以手为笔,耐心地教这三个稍微有点文化底子的少年认花名册上的名字。

李奇的基础最好,学习能力比较强,彭刚稍微一教李奇不仅认全了二组花名册上的所有字,连一组花名册上的名字也认全了。

二组花名册李奇短时间没认出的三个字并非他不认识,只是很久没有接触、书写过,暂时忘记了而已。

彭刚稍微一提醒,把字的读音和意思告诉李奇,李奇很快想找回了这三个字的记忆,掌握了这三个字的读音、书写。

陆家兄弟在私塾偷师的时候本来就是断断续续地,基础不怎么牢固,彭刚教授起来比较费劲。

耐心地教授了三四个小时,陆家兄弟也只是多认识了八九字,很多字刚教的时候会了,才过那么一两刻钟就还给彭刚了。

至于陈三水,只能站在一旁大眼瞪小眼,跟听神仙讲天书似的,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偏头看陈三水的时候,彭刚突然发现张泽也藏在他身后,瞪着大眼睛一直默不作声地听讲。

张泽聪明伶俐,会说话,彭刚挺喜欢张泽这小子的,好奇地问道:“张泽,你认识了几个字?写来给我看看。”

张泽连忙坐下,把地抹平,一边想,一边在地面上写写画画。

张、泽、一、二、三、六、大、小、牛、水、火、子、王、韦、丁、彪、土、狗、田。

他绞尽脑汁在地面上写出了这么些字,再想多写几个字出来,脑中已满是浆糊,怎么憋也憋不出来了。

除了彪字由于笔画较为复杂,张泽只根据记忆和感觉画出大致的形状外,其他字写得虽然不工整,歪歪扭扭地,但还是写对了。

张泽的名字是张泽刚跟彭刚的时候,彭刚教他的,没想到这小子这么用心,一教就记住了。

剩下的十七个字是现学的,除开写错的彪字,张泽这一堂课下来,掌握了足足十六个字。

一向颇为自傲的李奇非常吃惊地看着张泽。

方才吃晚饭的时候,这小子确实没有和他说大话,如果他有上私塾的机会,仅从认字这一方面的能力来说,张泽确实很有天赋,不会比他李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