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通过反复的交手后李长明对于第十二关的这只老虎已经有了挺深的了解。
可在面对硬实力的碾压,他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登天塔的本质,就是对于武者技巧的考验。
在肉身水平固定的情况下,战斗技巧才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所在。
当他离开登天塔的时候,他也在不断的思考自己目前的情况。
如果要按部就班的修行枪法,那他根本就没有任何战胜眼前这只老虎的可能。
至少在短时间内没有可能。
武道技巧的训练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有结果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磨炼才行。
对于李长明来说,他也明确的知道现在他的枪法也不过勉强处在融会贯通的层次,距离传说中的人枪合一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他甚至都没有办法看到具体的方向在哪里。
按照他对于人枪合一的理解,其实是需要他能够完美的把手中的长枪当成是自己肉身的一部分来施展。
兵器是身体的延续,这个理念李长明在最开始练枪的时候就明白了。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极强的掌控力才行。
根据他在虚拟宇宙中找到的一些武道讲解来看,想要实现人枪合一,他就必须要能够完美的掌控手中的长枪。
甚至要能够感受到手中长枪的每一个劲力的变化,要能够听到长枪的呼吸。
这个呼吸当然并不是指实际意义上的呼吸,而是一种形容。
可惜想要做到这一步就只能够靠他自己的悟性了。
想要在三个月内做到这一点,李长明确实没有任何把握。
既然正路走不通,那他也就只能够开始思考取巧的办法。
因为论起对于物质的掌控和解析,他的全息之眼本身就能够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他现在的思路就是,在练习枪法的时候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长枪身上,并且用全息之眼记录下长枪身上的每一个变化。
哪怕短期内他没有办法通过这些数据看出什么名堂,可时间一长或许就能够量变形成质变。
要知道当时他觉醒全息之眼的时候也是因为他反复的对比虚拟宇宙中全息模型的数据。
全息之眼都能够这样觉醒,他不信自己没有办法感受到长枪的呼吸。
正好,李长明最近也在开始尝试利用全息之眼来观察外界的东西。
在这之前,他基本就只是用于观察自己肉身的变化,他脑海中也就只有他自己肉身的运动的全息模型。
至于长枪,之前的他也仅仅只是草草的完成了建模,并没有太过关注它的变化。
能够同时达成两个目标,他也算是完美的利用时间了。
这也是一种双赢——赢两次。
……
万丈高楼平地起,全息之眼的使用自然也不例外。
和他之前猜测的一样,当李长明在练习枪法的时候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长枪身上之时,他的动作确实也开始有些变形。
而除了动作变形之外,他对于长枪的数据采集也同样没有达到他理想的预期。
他自身的动作能够采集到那么多信息,是因为他能够掌握自己肉身的变化,通过自己的五感来辅助他采集肉身数据。
可长枪则不然。
除了在练习过程中长枪那些明显的形变之外,他并没有办法采集到长枪身上更加细致的数据。
特别是长枪在被挥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他更是一头雾水。
李长明全息之眼的建模和数据采集在这之前基本需要他严格参照物质世界的基础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的组合。
可在面对长枪之时,这些好像都失败了。
因为他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就将眼前的长枪彻底解析,并且快速采集它的种种数据。
这样的矛盾,李长明之前在采集自己身体数据的时候也遇到过。
那个时候的他,是通过冥冥之中对于自己身体的感知来跨越这一步的,其中的原理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利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来阐述。
所以在采集长枪信息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选择之前的办法,通过冥冥之中的感知来采集长枪的数据。
要说对于手中长枪的感知,李长明当然是有的。
如果没有的话他也不可能将枪法练习到融会贯通的层次。
这些感知之前是没有办法让他捕获到长枪的呼吸,可如果只是单纯的为全息之眼提供基础信息的话,那还真的是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这个时候的李长明,就需要结合全息之眼和他对于长枪的感知来采集长枪的数据。
这个数据既包括长枪在物质世界中的受力、形变,也同样包括李长明心中它的状态。
这两种信息看似是两个维度的东西,很难做到完美融合。
不过李长明本身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想法,也不指望他一个照面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他是允许在这个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不够精确、不够完整的。
只要数据采集得足够多,那他总有办法将其中不足的信息加以辨别,最终剔除出去。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李长明慢慢适应采集数据的过程。
这本身也是全息之眼提升的过程。
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李长明可以直接利用全息之眼瞬间解析出物质世界的一切信息,不需要他多费其他功夫。
这才算是真正将全息之眼练成了。
至于说在完成对物质世界的解析之后,他能否借助这些解析的内容来实现其他目的,那就是另外一个维度的事情了。
现在的李长明还不敢想得这么长远。
目光长远没有问题,可践踏实地才是最好的选择。
好高骛远同样不可取。
……
尽管内心中已经定下来后续枪法和全息之眼的练习,可李长明并没有急着要如何如何。
在到达晚饭时间后,他也没有像昨天闯过那样花费更多时间在修行上,而是果断离开虚拟舱。
不犹豫、不纠结、不拖沓,这本身也是李长明身上一个良好的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武道之路都是这样自律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