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禽兽王朝

第8章 禽兽王朝

自从刘子业被册封为太子之后,孝武帝刘骏就有意无意地将当初宋文帝与太子刘劭的悲剧关系套用到自己身上。为了压制东宫势力,他一边加强禁卫军实力,一边有意削减东宫禁卫。

不仅如此,在皇后王宪嫄年老色衰之时,孝武帝又把一腔爱意全部赠给了宠妃殷淑仪及其爱子刘子鸾。

殷淑仪和刘子鸾的出现,让刘子业的处境形如“弃子”。为了讨好皇帝,朝中大臣纷纷见风使舵,不遗余力地吹捧刘子鸾,因此刘子鸾5岁封王,8岁拜相,各方面碾压刘子业。

在这样残酷而且严峻的环境下,刘子业的性格变得“狷急”,心理进一步扭曲。

464年,刘骏驾崩,刘子业即位。不到三个月,皇太后王宪嫄也到了弥留之际。

临终前,身为太后的王宪嫄想见亲生儿子刘子业。她派人前往皇帝寝殿传达自己的意思,却遭到刘子业的无情拒绝。刘子业对前来宣旨的宫人称:“民间传说病人身边多鬼,太后就剩最后一口气了,身边索命的鬼恐怕更多。朕是刚刚登基的天子,哪能去那种鬼地方?”

宫人不敢隐瞒,回去后将皇帝的话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王太后。王太后听完脸色铁青,费了老大劲才强撑起身怒吼道:“你们赶紧取刀来,我要剖开我的肚子看看我到底是造的什么孽,才生出这样没心没肺的儿子!”

宫人只能再次前往皇帝寝宫,劝说刘子业奉行孝道。但刘子业仍然无动于衷。

几天后王宪嫄薨逝,刘子业更加肆无忌惮。他马上命人赐死自己的兄弟刘子鸾、刘子师,还号召宫人往自己的父亲和他的宠妃殷淑仪的坟墓上泼大粪。

刘子业的所作所为,很快遭到朝中重臣和皇室宗亲的口诛笔伐,但事情还在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王宪嫄尸骨未寒,刘子业就派人找来自己的亲姐姐山阴公主,邀请她进入后宫陪自己吃饭睡觉。

山阴公主自小与弟弟感情深厚,所以刘子业的圣旨一到,她就抛下驸马,跑进宫中与弟弟同床共枕。

山阴公主有个爱好——收集美男子。当初孝武帝将其许配给天下有名的美男子何戢,可是日子一久,山阴公主觉得不够刺激,这次趁弟弟宣召自己进宫,她果断地向弟弟讨要男人。山阴公主给出的理由是:“陛下与我,虽男女有别,然皆为先帝所出。为什么你能后宫三千,而我却独享驸马一个,这样不公平!”

刘子业无言以对,于是两手一挥,当天就赏给姐姐30名美男子,要求他们务必满足公主的一切需求。从此专指男宠的“面首”一词诞生了。

有了30个美男子还不够,山阴公主转头又看上了吏部侍郎褚渊。

褚渊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宋文帝之女南郡公主的驸马,也就是刘子业和山阴公主的姑丈。刘子业不管这些,为了满足姐姐的需求,他亲自下诏让褚渊上门服务。可是褚渊到了山阴公主府上,始终坚持非礼勿视。山阴公主将其囚禁了十天,期间不断进行撩骚,但他始终“整身而立”,不为所动。山阴公主毫无办法,只能将其“完璧归赵”。

山阴公主走后,刘子业又盯上了自己的姑姑新蔡公主。他借口许久未与新蔡公主见面,甚是想念,召其入宫小住。

新蔡公主是宋文帝的小女儿,她的驸马是何迈。新蔡公主进宫前,何迈警告她不要做出对不起他、对不起何家的事情。新蔡公主发誓,只要小皇帝敢胡来,她就一头撞死在大殿上。

不承想新蔡公主一进宫,刘子业就把她推倒床上强行侮辱,事后还要求姑姑改换姓氏,封她为谢贵嫔。新蔡公主抵死不从,可刘子业有的是办法。他命人给姑丈何迈送去一具女尸,谎称是公主遗体,从根本上宣布新蔡公主已经社会性死亡。

何迈明知死者不是新蔡公主,但仍为其举办了盛大的丧礼,暗地里却集结一帮死士,打算行废立之事。可惜事情败露,何迈遭斩杀。

消息传入建康,刘义恭、柳元景、颜师伯三人私下召开“通气会”,商量要不要把刘子业废了,由刘义恭即位称帝。不过三人兵力不足,所以开会前主动找到沈庆之和王玄谟。王玄谟一听他们几个想造反,吓得直接保证:“你们只管造反,这事我看不见也听不见,成不成功都不要算上我!”

沈庆之当时没有明确表态,一番犹豫之后,他还是当起了“叛徒”,向刘子业举报刘义恭等人欲行废立之事。

永光元年(465)八月十三日,刘义恭、柳元景、颜师伯三人相继遭难。当时临近中秋节,刘子业为了泄愤,亲自上门将叔祖刘义恭开膛破肚,并将刘义恭的一对眼球挖出浸入蜜酒中,起名“鬼目粽”,震慑众人。

至此,刘子业终于可以独掌大权了,但他的内心还是不踏实。

因为刘宋的前几任皇帝都太能生了。宋文帝刘义隆在位30年,生了19位皇子。孝武帝刘骏更强,除了刘子业和被杀的刘子鸾、刘子师外,他还有25个皇子。

宋文帝刘义隆诸子中,年龄最大的藩王当属义阳王刘昶。此人向来偏执急躁,“好犬马,爱武事”,虽然他没有公开反对刘子业,但与刘义恭的关系不错。或许是预知刘子业打算对付自己,刘昶先派使者进京表忠心。不料使者才到建康,刘子业就对外宣布刘昶谋反,刘昶吓得连老婆孩子都不顾,只身跑到北魏去寻求政治庇护。

刘昶跑了,刘子业不免内心烦躁。恰在此时谣言四起,声称:“湘中出天子,江南起杀机。”在湘中就藩的宗王就有年龄仅次于刘昶的湘东王刘彧。于是刘子业一次性将湘东王刘彧、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祐等三位藩王召入京中监视。

三位王爷一进宫,刘子业让他们脱去衣服,然后命人搬来一杆大秤,分别给三人称重,胜出者可获得“猪王”封号。结果湘东王刘彧胜出成了“猪王”。其他两位王爷也被刘子业封为“杀王”、“贼王”。

随后,刘子业令人将刘彧拉到猪圈,跟宫里的大肥猪关在一起争食。

由于杀人太多,刘子业渐渐出现了幻听,夜里做梦也时常见到受他迫害的人化身厉鬼前来找他索命。他变得十分迷信,对待大臣的手段也愈发残忍,建康城内人人自危。

在这个当口上,“猪王”刘彧更加坐立不安。他思量着,与其让人当猪一样杀了吃肉,还不如趁机反了,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他派人找到了自己的典签阮佃夫。

典签本来是孝武帝安排到地方藩镇负责监视宗王的中央官员,阮佃夫长期与中央失联,结果被刘彧收买了。

接到刘彧的密令,阮佃夫联系上了同乡寿寂之。此人一直负责刘子业的饮食起居,对这位暴君的性格和行为了如指掌。此前因为一点小事,刘子业差点把他杀了。因此不等阮佃夫细说,寿寂之便同意加入刘彧阵营。466年1月1日夜,刘子业点兵讨伐刘子勋之际,寿寂之等人手持兵器来到他的面前。

眼见大事不妙,刘子业下意识地弯弓搭箭射向寿寂之。因为慌乱,他一箭没有射中对方。寿寂之不给他第二个机会,瞅准时机一刀劈倒刘子业。至此,这个在人间作恶两年的小皇帝,生命被定格于17岁。

刘子业死后,叛军直奔猪圈,为正在与猪共进晚餐的刘彧穿上龙袍。“猪王”摇身一变成了宋明帝。

比起狂躁暴虐的刘子业,刘彧更加沉迷于屠戮宗室,亲近谗臣。加之刘彧身患隐疾,为了延续香火,他竟然想出了一个“借腹生子”的办法,让自己的嫔妃与朝臣中强壮有力的男子过夜,搞得朝堂与后宫一片乌烟瘴气。

却说邓琬是孝武帝第三子晋安王刘子勋的长史。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邓琬不顾朝廷现状,执意将仅十岁的刘子勋推上皇位,意图与宋明帝分庭抗礼。

刘子勋的父、祖均在兄弟中行三,数字的魔力,让邓琬更加确信,刘子勋才是天命所归。

果不其然,刘子勋的登基,换来了很多前朝旧臣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了萧赜的顶头上司、时任南康相的沈肃之。

而萧赜的父亲萧道成,此时却是宋明帝钦点的十四位讨逆主将之一。

不愿与父亲决裂的萧赜,毅然选择反对晋安王势力,于是被上司沈肃之投入监狱,生命危在旦夕。

艰难时刻,萧氏族人及门客“劫法场”,这才将萧赜救了出来。

沈肃之勃然大怒,立即组织近千人的大部队,全城地毯式搜捕萧氏一伙。

情况危急,萧赜没有多想,带人调头准备反杀沈肃之。

萧赜的反常行径,瞬间打乱了沈肃之的部署。凭借几十号人,萧赜愣是杀散千军,擒获沈肃之,立下大功。

鉴于晋安王刘子勋的势力已在赣西南一带崛起,萧赜决定南下助父亲一臂之力。他自号“宁朔将军”,带着百十来号人,辗转躲入广东揭阳的深山老林中,打起了游击。

由于粤赣一带地形复杂,晋安王部队几次围剿皆以失败告终。

在此期间,萧赜始终没有孤军奋战。他设法联络了前南海太守何昙直、晋康太守刘绍祖、东莞郡童禽等一批“倒刘子勋”势力,以战养战,扩充实力。

在刘子勋大军进攻南京之际,萧赜的几点星星之火,帮助朝廷在南方改变了战局。

刘子勋叛乱被平定后,萧赜又追随父亲萧道成,在一次次征战中历练自己,积攒功勋。

然而,宋明帝并未给刘宋王朝带来多少安稳的时间。担心自己死后众兄弟“搞事情”,宋明帝咽气前杀了宗室诸王,唯有桂阳王刘休范因庸劣无能,逃过一劫。

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位素无威望的宗王,挑起了刘宋宗室的最后一场内斗。

元徽二年(474年),假借皇帝圣旨,桂阳王发动了“清君侧”兵变。尽管整个叛乱令朝廷付出惨痛代价,但在开战首日,桂阳王就被萧道成的手下张敬儿取了项上人头。

桂阳王的阵亡,不仅给此次叛乱划上了句号,更标志着刘宋成年宗室的凋零。

刘宋宗室自相残杀,给了权臣萧道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