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风险投资公司,百亿资金管理规模,业内精品风投机构。
创始人并非生来就有的二代子弟,2012年机构成立要啥没啥,怎么拉投资人呢?
把公司办公室安在陆家嘴呗,招商大厦,租金很贵,但写字楼名字听起来就牛逼喜庆啊,什么投资人来了不得高看三分!
巧了,放高利贷、灰产中介,各类野鸡皮包公司全是这样想的……
于是谢可逸就跟各路骗子们蹲在同一栋楼里工作两三年,直到清湖资本度过“骗子”阶段,成为风投行业正儿八经的门派了!
老板发大财,在北外滩金融中心买下半层写字楼,他蹭局势拥有一间独立办公室。
面积不大十来个平方,有一扇落地窗,框着阳光倾洒,黄浦江水波光粼粼静谧流淌。
“万仔,你汇总一下小米近期公开信息,重点是雷总个人发言。主要判断他们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可能性。”
谢可逸抵达公司打开电脑,没骨头似的瘫坐人体工学椅,看了眼电子时钟。
2017年3月31日,星期五,上午九点三十分。
他下达死亡截止线:“今晚下班前把汇总信息发我邮箱。”
“好的。”
万佳,今年二十六岁,名字吉利喜庆,刚入行时整个人土里土气,青涩而稚嫩。
来清湖资本面试度过实习期,转正那天晚上庆祝饭局。谢可逸作为带教老师,蹲在地上帮她脱掉运动鞋,换穿一双七厘米的细高跟鞋。
然后,她就穿着细高根,摇摇晃晃走了很多路。
如今一身职业套裙,长发披肩自带香风。
投资人当面要喊一声小万,创始人见了得称呼一声万总,端的是金融精英职场大女主。
“今天周五,别熬太晚,早点下班。”谢可逸补充提醒。
“我真谢谢您关心!”
万佳挤出职业假笑,汇总信息上交时限,今晚六点之前。
金融圈中高层小老板的传统艺能,绝对不说人话拐着弯递暗刀。听懂没好处,听不懂可就遭老罪了。
谢可逸耸耸肩膀,体恤下属是应该的,说谢谢太见外。
压根破不了他的防,万佳无可奈何败退。
“小米造车了?我预知未来了?”
办公室门关闭,谢可逸提笔在纸面写下两组疑问句。
字节新推出的短视频产品‘抖音’原地起飞,小米汽车销量卖爆,东哥顷刻炼化百亿市值……
谢可逸忽然觉得,要不去医院做个检查呢?
【高教授,我有位朋友感觉自己得了幻想症,您认识这方面的专家吗?】
【幻想症患者本人分不清现实和幻想。先让你朋友去医院做检查,确定具体症状。】
【好的,谢谢。】
谢可逸客气回复微信,删除聊天对话框,再将草稿纸扔进碎纸机,点火烧成灰。
老话说七年之痒,而他在公司工作六年,就开始浑身痒的厉害。
2012年整个风投行业方兴未艾,才有机会以本科应届毕业生简历加入清湖资本,属于踩中行业发展红利期。
滴滴、美团此类顶级明星创业公司高不可攀,次一级便足以令谢可逸吃饱喝足,成长为业内有名有姓的新锐投资人。
27岁,执行董事职级,税后年薪百万。
谢可逸的职业之路,下一步要么原地晋升到打工人天花板职级,要么考虑出走自立门户创建风投基金。
站在公司角度同样如此判断,最关键是在这基础之上,得给他发放分红了!
谢可逸早期投中多个项目,逐渐进入退出周期。
分红款逐年阶梯发放,大大小小累积之下,今年的一笔总额高达六千多万。
公司怕他拿到钱走人,他怕公司赖账,一脚把他蹬了。
预知未来的事就先放一放,现在最重要的是六千万保卫战。幻想症一时半会又没逝,但精神病无法胜任工作。
“闲着呢?”
杨总是清湖创始人,个子不高,脚下踩着双布鞋,端着茶盘推门而进。
谢可逸起身迎接:“呦,稀客,领导有什么指示。”
“我刚收一盘陈年生普洱,尝尝。”
杨总这两年不饿了,平时很少来公司,慈眉目善颇有点得道成仙劲头。
公司二老板蒋总还没吃饱,整天鸡血十足,拖着条瘸腿到处晃荡。九十年代的武汉大学研究生,小时候感冒发烧去乡村诊所打屁股针,把腿打瘸了。
“听说蒋总给你当媒婆了。”
老杨坐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手中摩挲檀木串:“怎么样?”
“嗨,谈恋爱太消耗精力。”谢可逸轻描淡写。
老杨不置可否:“之前你那句话怎么说的:青春都贡献给公司了?我看你还剩个青春尾巴。”
“我怎么听着好像,蒋总给我介绍的姑娘,是您家亲戚?”
“我能推自家孩子跳火坑?”
老杨笑着调侃一句,谢可逸也笑嘻嘻。
“你去年初看的那个项目‘盛方文化’,当时公司投决会确实不看好网红孵化机构,就没投。”
老杨喝口茶水:“然后‘盛方文化’去年夏天完成A轮融资,你帮忙牵线介绍的投资方。”
“公司有投资人最近知道了这件事,很不满意,觉得你把好项目拱手让给同行,吃回扣了。所以你先把手头正在跟的几个项目放一放吧,避避嫌。”他幽幽叹了口气。
如今盛方文化发展势头很好,旗下坐拥数个顶级网红账号。已然跑通商业模式盈利,不需要外部风险投资。
但盛方文化创始人过年时主动给谢可逸发微信说:谢总,我单独给你开一轮融资,能挤出5%老股。
这种事在业内不常见却也不少见,所谓风险投资,投的就是靠谱的创始人,而非商业项目本身。
常结香火情,说不定哪尊菩萨灵验——这是谢可逸入行那年,老杨亲自教会他的道理。
此时提及这件事,借口罢了。
又是业内传统艺能,中层小老板的去留,不会出现直白对话。
先调走手头重点项目,再将之平调闲职岗位。
三个月到半年,谢可逸如数领到分红。到时候手头没项目了,再谈升职伤感情,继续头拱地卖命。
选择跳槽出走,静置半年时间,他通过公司掌握的人脉关系差不多断干净,公司损失最小化。
“好,我马上整理手头项目。”
谢可逸早有心理准备,干脆说道:“这几年工作确实很忙,我正想歇一歇,先成家后立业嘛。”
“……小谢,我觉得很多事不能操之过急,你还年轻正是拼事业的时候,再考虑考虑。”
“不考虑了,蒋总帮忙介绍的姑娘很好,我喜欢。”
“你考虑清楚就行。”老杨放下二郎腿站起身。
谢可逸提醒:“杨总,茶盘。”
“你喝完,喝完茶水送我办公室来。”
杨总最后试图挽留,可能是年纪大了,他真有点不想放走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孩子。
但怎么说呢,谢可逸太年轻又没有家境人脉,入行六年升职ED已经特别夸张了,职业上涨曲线堪比同期的沈南鹏。
既拿分红又瞄着升职,万一泄劲儿不想奋斗了,性价比太低。
刚刚说半天他始终不愿意表态,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杨总无奈何奈何。
“喂,陈律师,我们上次聊过的案子有新进展。”
谢可逸给相熟的律师打去电话:“对,时间紧任务重,见面聊,我自己的事。”
他挂断电话推开办公室门:“万佳,把茶盘送杨总办公室去。”
老杨不饿了,愿意讲几分旧情,体体面面。
谢可逸不行,他也没吃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