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吕不韦面见子楚

第一章吕不韦面见子楚

在谈到秦始皇的出生之谜,不得不提及吕不韦和异人(后来的庄襄王)《史记.吕不韦列传》描述了吕不韦的身世;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当时秦昭王四十年,太子病故,后来就改里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儿子二十多个,但安国君却唯独很喜欢华阳夫人,很可惜的是华阳夫人没有为安国君生的儿子,这也为后来吕不韦的历史出现带来了机遇。

吕不韦乃是富甲一方的大贾,所以作为大商人的他在王室贵胄及下层社会的三教九流都很混的开,吃的香。当时子楚只不过是秦王的不大喜欢的老婆所生,所以子楚就被当人质扣押在赵国。对当时秦国的体制来讲,无论作为秦国的太子和高管没有军功是的不到赏赐和世袭的,所以对于作为人质的秦国王子不同于其他国来做人质的王子显得那样重要,更何况子楚的母亲夏姬本来就不受安国君所宠爱。而历史往往无意间开了很大一个玩笑——深受安国君宠爱的华阳夫人却膝下无子,而子楚作为“小妾”夏姬的儿子——当然社会地位就很低贱了,而作为独具慧眼的一代大商贾吕不韦自然而然就嗅到有利可图机会,用吕不韦的话讲就是——“此奇货可居”。后来吕不韦拜见子楚有段话非常有趣,《史记.吕不韦列传》这样记载,吕不韦有一天找到子楚便说道:“子楚君,在下昨日夜观天象,今日大早便特地找人掐算了一下——说我能让你门庭光大、尽享荣华富贵。”

子楚不屑地笑道:“算了,先生!我看你还是先光大你的门庭吧!”因为子楚以前跟吕不韦并不是有很深的交情,只是萍水相逢——见过几面罢了。更何况当今秦国与又赵国数次交战,所以子楚所得到的赵国的供给不是很多,并且常常还有断顿吃饭的日子——至于秦国国君当然也并不在乎作为一位偏室所生的他的存在。当子楚突然面对一大富豪的吕不韦说出这样的话,自然而然觉得吕不韦的话就带了些许的挖苦。

吕不韦满脸堆笑地上前一步解释道:“子楚君,你有所不知,如今之我恐怕就要靠你来光大我的门庭啦!”。

子楚一听这话,于是觉得吕不韦话里有话,所以就招呼了吕不韦慢慢坐下,然后让侍从看了杯热水递与吕不韦,最后说道:“在下身份卑微,不足以让秦王所爱,先生之言实在令在下错愕万分!”

吕不韦吸了一口热水,然后笑道:“现在秦王已老,后续之君何人可为?”

“当然为父安国君!虽然父君妻妾众多,然而在下生母——”

“嗯,子楚君所言果然有理,不过子楚君可知汝父安国君又偏爱于谁?”

“华阳夫人!”

“子楚君岂不知安国君继位之后,必立太子?而受安国君宠爱的华阳夫人,却膝下无子,汝有兄弟二十多人,你又居位中间,并且不受宠爱,若是论份排位都尚不及汝被选上太子之位,况且汝又被做人质长期在它国,又岂有机缘?”

“在下当然知道!”

“不过——”

“还望先生指点一二!”

“机会当然有——想如今有权定夺太子之人选的怕是只有华阳夫人了。而今华阳夫人并无子嗣,必定要在众多的王子中选择一人作为太子,所以我们要早做打算。”

子楚一听确实觉得吕不韦的话很有道理,于是答道:“嗯,那又如何?在下为秦质子,久居赵而不能返秦,且在下又实为潦倒破落,哎——”

吕不韦进一步解释:“穷而志远,看似不及却能及。”

“哦?”子楚一下侧目细细看了一下吕不韦,想想自己虽为大秦子嗣,却身无分文的连一个老丑的女人都看不上的人,而如今又久居在这偏僻的之地,又如何能拿出什么好的东西来广结交朋友——借梯爬步。

“哦——子楚君不必心急,在下若愿意拿出千金到秦国为你广为游说,孝敬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若何?”吕不韦一下看出了子楚的犹豫,然后安慰起来。

子楚当时一听这话,立即就下座给吕不韦叩头,并谢道:“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哈哈哈!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吕不韦扶起子楚,然后又细聊了一些如何安排计划之事,便辞别子楚。

吕不韦回到吕府,觉得此事必需从长计议且只能胜不能输,便找来父亲商量此事,吕不韦问父亲:“父亲,一人耕田,一年能挣几许钱?”。

吕父答道:“农夫倾一辈子的力,而不过可获得十倍的土地之收益。”

吕不韦又问:“像儿等这样的大商人经商列国,一年又能获利几何?”

吕父答道:“像儿这样做生意饱经旅途劳累之苦,低买高卖,不过能获取百倍之利尔!”

“如果能扶持一人当上国君,掌控天下又能获何等之利?”“此事若能能成功,则获利何止千万可计较,但失败了则是倾家荡产,人头落地,不知孩儿今日为何提及此事?”

“哦——孩儿只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而已。”吕不韦对于扶持子楚的成败与否,非常清楚将带来的不同命运结局——所以吕不韦并未直接回答老父之问,而是随便搪塞了几句,便向书房走去——他必需找到一个以绝后患的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