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现代十大家诗词赏析
- 丁茂远
- 721字
- 2025-04-24 16:48:56
挽钱玄同
理想高谈不讳狂,久于大学耀锋芒。
古音善演余杭绪,疑事重增东壁光。
开示青年新道路,揄扬白话大文章。
可曾手订遗书目,堪与二刘旗鼓当。
赏析:
此诗写于1939年3月,录自《蔡元培全集》第八卷。钱玄同(1887—1939),浙江吴兴人。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积极投入“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生致力于语言文字的研究。1939年1月17日因病逝世,蔡元培撰送挽联致哀。
首联言逝者的为人及品格个性。不讳狂,钱玄同极力主张改革文字,实行拼音文字,进而主张废除汉字。自称“疑古玄同”,认为可以不用姓,并称道日本人武宫外骨废姓氏而自称“半狂堂外骨”的行为。久于大学,指逝者多年任教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诗句意谓,逝者高谈理想并不忌讳狂放的言行,久于大学任教闪耀着学者的光芒,亦即很受学界尊重。
颔联言逝者治学渊源。余杭绪,指余杭章太炎的余绪。钱玄同在日本东京《民报》社时,师从章太炎研究国学,后在古代音韵学方面建树颇丰。东壁,即清代学者崔述,号东壁,一生治经攻史,考辩先秦古事。他认为战国遗下的书都不可尽信,著《考信录》,对于近代史学界的疑古书、古事之风颇有影响。诗句意谓,在古音研究上善于演绎余杭章太炎的余绪,在怀疑古书古事方面重增清代学者崔东壁的光辉。
颈联言逝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揄扬,褒扬、提倡。当时经钱玄同倡议,从1918年起,《新青年》所刊的文字,全改用白话文并加新式标点。诗句意谓,开示青年新的道路,提倡白话是大文章。
尾联言逝者与二刘旗鼓相当。作者原注:“君曾为刘申叔、刘半农结集遗书,深望君之著作已有自定本。”诗句意谓,逝者曾手订遗书的篇目,其学术成就与刘师培(申叔)、刘半农旗鼓相当。
这首挽诗高度评价逝者一生从教、治学的突出贡献,用语要言不烦,至为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