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志城墙资料汇编(上)
- 成一农编
- 514字
- 2025-04-25 17:31:14
乾隆《狄道州志》
乾隆《狄道州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狄道州
(卷一“城堡”,92)狄道城基址,在秦漢者不可考。其前涼之武始、唐之臨州,亦因沒於吐蕃,城池多遭傾圮,故李吉甫《元和志》於臨州之四至八到無得而述焉。《臨洮府志》載,自宋熙寧五年,王韶城武勝軍,金、元因之增修者,徵信也。明洪武三年,指揮孫德增築,周九里三分,高一丈一尺,池深三丈五尺,門四,東曰大通、西曰永寧、南曰建安、北曰鎮遠,俱甃以,上建層樓、戍樓、戍鋪,後又增築北郭。景泰四年,知府劉昭重修,闢東、西、北三門。隆慶三年,知府申維岱、知縣何常春復修之,額其城樓,南曰“南通蜀漢”、北曰“北連嘉峪”、東曰“東望盛京”、西曰“西接崑崙”,凡敵樓(93)一十六,更鋪二十有八,垛口一千八百有二十。
國初,靖逆侯張勇駐師臨洮,引洮水支流近城,謂之飲馬河,其後遂成巨浸,衝嚙西城。雍正五年,知府李如璐謀塞之,未就。乾隆十二年,知州管孫翼奉文估修,河復故道,城垣無水患矣。乾隆二十五年,署狄道州沈雲振、陶國幹奉旨補築西城,乃始完善可觀云。
(94)東關、南關、北關,各長二里。按北關,舊名臨洮堡,宋熙寧六年置。明洪武二年,移城,遂爲郭,今仍之。西關,長百步,關門高三丈,闊二丈五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