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破局
【场景一:绝境求生】
小魏的公寓里弥漫着焦糊味,他用数据线将笔记本与服务器相连,屏幕上的代码流在红蓝交替的警报灯下跳动。当他输入最后一行加密指令时,机箱突然发出尖锐的啸叫——自研的AI修复系统成功拦截了第五次DDoS攻击。“CodeGen v1.0“的测试界面在烟雾中浮现,金色的认证邮件像燃烧的纸鸢飘落在键盘上。他摘下布满血丝的眼镜,镜片上倒映着三年前在创业咖啡馆被投资人嘲笑的自己。
小胡蹲在物流仓库的阴影里,用记号笔在退货箱上画正字。当他数到第九十九个被暴力拆解的背包时,手机突然震动——东南亚网红的私信弹出:“需要虚拟库存合作吗?佣金五五开。“他盯着对方主页上十万粉丝的荧光头像,突然发现评论区有人举报:“这款背包的防水涂层和某初创品牌一模一样!“
小吴的工作室里,超声波清洗槽发出规律的嗡鸣。他将咖啡渣样品浸入特制溶液,看着材料在43kHz频率下呈现出蜂窝状晶格。当检测仪的读数稳定在0.3ppm时,他突然听到窗外传来抗议声——环保组织正在焚烧假冒他的设计的伪环保产品。火焰映照在他手中的专利申请书上,钢笔在“咖啡渣复合材料“的标题旁划出颤抖的签名。
【场景二:意外转机】
黑客马拉松的现场,小魏的AI程序在投影幕布上疯狂闪烁。当他的算法成功修复了主办方提供的漏洞代码时,坐在前排的投资人突然举起手机:“这和我们被攻击的服务器日志一模一样!“镁光灯在小魏汗湿的T恤上炸开,他看到台下小吴举着的咖啡渣背包正在闪光灯中泛起金属光泽。
小胡的独立站后台突然涌入上万笔预订单。当他点击查看来源时,发现流量来自某个神秘的暗网论坛——那里贴满了他设计的模块化背包被极限运动爱好者改造的图片。当他放大一张在瀑布边展开的背包照片时,突然注意到侧袋内侧印着小魏的AI生成水印。
小吴在环保材料展上被记者围堵。当他举起用咖啡渣制成的透明样板时,闪光灯将他身后的小胡挤在阴影里——后者正用手机拍摄某品牌抄袭他设计的证据。小吴突然发现,举报者的ID正是小魏曾经的大学室友,现在某安全公司的CTO。
【场景三:暗线交织】
三人重逢在创业园区的天台,夜风卷起小魏T恤下摆露出的服务器线缆。“我查到攻击我们的IP来自同一家外包商。“他将加密文件推给小胡,“你们看这个物流节点的异常数据。“小胡滑动屏幕,发现退货仓库的地址与小吴被侵权工厂的坐标完全重合。
小吴突然扯开外套,露出贴在胸口的微型追踪器:“他们刚才试图在我材料样本里植入二噁英。“三人同时低头,发现手机屏幕都弹出了同一条匿名消息:“想要证据?今晚十点,旧码头集装箱B23。“
当月光掠过集装箱锈蚀的表面时,三人站在各自隐藏的阴影里。小魏的笔记本正在无声运行,小胡的运动相机对准装卸区,小吴则将咖啡渣样品藏进改装的防毒面具。当一队黑衣人搬出装满假冒产品的货箱时,小魏突然按下发光的Enter键——全息投影在夜空中亮起,无数行代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将所有侵权证据瞬间公之于众。
【场景四:黎明前夜】
警车的蓝光撕开雨幕,小魏的服务器机箱在后备箱里发出满足的嗡鸣。小胡将手中攥皱的支票递给小吴:“这是预订单的定金,足够你做材质认证了。“小吴看着支票上惊人的数字,突然发现背面印着小魏AI程序的加密水印。
当三人站在警局笔录室的长桌前时,小魏的手机突然震动。陌生号码发来的视频里,他看到自己三年前被投资人嘲笑的演讲视频,此刻正在某个创业论坛被疯狂转发。评论区置顶留言写着:“这位被嘲笑的程序员,刚刚用AI技术拯救了整个行业。“
小吴突然指着窗外的晨曦:“看,我的咖啡渣材料在阳光下会反射这种颜色。“三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那些悬浮在空气中的金色颗粒,像极了他们三年前在烧烤摊上扬起的炭灰——如今,它们正汇聚成破晓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