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离间之计

当袁耀披甲整齐来到寿春城头时候,天空已经下起了绵绵细雨。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自天际纷纷扬扬飘落。

自从三月以来,雨就没停过。淮南大地已经成为一片泽国,寿春更是积水甚多。

袁耀伸手轻轻抚过身旁的城垛,脸上也是阴云密布。

寿春城本来就年久失修,现在有长期被浸泡在雨水之中,有些城墙摇摇欲坠。如果不出意外,城破就在这几天了。

也就说,三五天将决定他的命运。

在这乱世必须掌握一部分军队在手中,想着就想下城墙去找袁术。

就在此时,有宦官过来传召“宣太子上殿觐见”

仲家皇帝自称帝始,就迫不及待开始修建皇宫。

皇宫地址选在寿春城内风水绝佳之处,地势开阔平坦,周边河流环绕,水运交通方便。为了皇宫尽显奢华,袁术强征当地百姓,每日驱使万人劳作,大量民富放下手中农活,投身到繁重的劳役之中。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对他的怨恨日益加深。

到的时候,还有士兵押着几十个民夫抬着一些奇花异草从侧门往花园处搬运。其中一个民夫慢了一步,士兵上去就是几鞭子,民夫敢怒不敢言。

袁耀看了心想,幸亏没穿越成这种普通百姓,在乱世都是炮灰。乱世可是不讲究人权啊?做袁术的儿子虽然倒霉点,但是起码是贵族,有上桌的资格!

袁耀被引领着进入温德殿门口的时候,袁术正在大发雷霆。温德殿是袁术召集群臣议政的大殿。

“刘备,织席贩履之徒,也敢兴兵犯我?出身低贱,本是个市井小民,靠着谢鸡鸣狗盗之术,侥幸占据徐州,金竟敢妄图与我这四世三公之后,堂堂仲家皇帝作对?”

“吕布,三姓家奴,竟敢欺我”

“孙策小儿,背主求荣,忘恩负义,竟敢背叛我。当初你父亲死后,你走投无路来投奔我,祥条丧家之犬,我好心收留你,给你兵马钱粮,你就是这么报答我的”

“曹操,你这阉宦之后也敢早我面前放肆?你祖父曹腾不过是个卑贱的管管,父亲曹嵩靠买官上位,也配和我这四世三公之后相提并论?”

只见仲家皇帝袁术头戴冲天冠,身穿九龙皇袍满脸狰狞大骂不停。

恰好这时候,袁耀在宦官的引领之下上了温德殿。

看到袁耀,袁耀喜形于色“耀儿,你身体康复了?”

袁耀正了正衣冠“多谢父皇关心,儿臣一醒就过来拜见了,向父皇请安。只是怕后面还会犯病,儿臣请父皇恩准华医官在身边侍候”

袁术招了招手,对袁耀说“华医官的事孤准了,上前来让父皇看看”

袁耀依言上前几步,站到了金阶之上。

袁术打量几眼,眼中闪过满意之色。

袁耀身姿挺拔,足有八尺之高,身形俊朗且英气十足。面庞线条刚硬,五官深邃而立体,剑眉斜飞入鬓,透着一股果敢与坚毅。

不错不错,此子类我,也像他母亲!想到冯氏的身姿,袁术舔了舔嘴唇。

“入座吧”

“儿臣领命”袁耀长长一揖,礼节到位,来到了袁术下手的左侧。他已被立为太子,有自己独属的位置,比大臣们高一点,可以俯视大殿,一目了然。

被袁耀到来的事这么一打搅,袁术的怒气收敛了一些。

袁术从御座上走下金阶,环视大殿文武群臣“诸位爱卿都说说,我们该如何度过眼前难关?”

一位消瘦青年臣子出列奏道“陛下,淮南连绵阴雨,城墙已不坚固。再加上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方联军连绵攻击,寿春已不足守,臣以为为今之计唯有突围”

袁耀打眼一看,发现出列的大臣是阎象。此人是袁术的主簿,忠贞无比。此前就强谏袁术不要称帝,是个人才。

再往下看去,用系统一扫,人才不少啊。文有阎象金尚杨弘,武有纪灵张勋桥蕤等大将,下面还有雷薄、陈兰,李丰、乐就、梁纲、陈纪等普通带兵将领,也可以说算得上人才济济了。袁耀作为嫡长子,这些可都是可以继承的资产,不能让袁术给霍霍完了。

袁术苦笑一声说道“突围,你们以为我不想。曹操刘备孙策吕布四路联军,将寿春城围的水泄不通。我让人暗中联络刘备孙策吕布,希望他们能让开一条通道,放我生路。但是没有一个答应的。你们快想想有什么办法?”

殿上群臣这才明白,刚才袁术为什么会大发雷霆。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下面群臣也没有办法,这种绝境情况下,很多已经考虑自己的后路,暗中跟城外书信联系了。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神色个亿,有的低头不语,眼神闪躲,生怕与袁术的目光对视。有的眉头紧皱,面露难色,显然心中并无计策。一时间大殿内雅雀无声,只有袁术急促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见众人皆沉默不语,袁术心中的怒火越发旺盛,猛然停下脚步,怒目圆睁,瞪着大臣们怒吼道:“平日里你们拿我俸禄,个个信誓旦旦,如今大敌当前,却都成了哑巴?难道眼睁睁看着我军覆灭,束手就擒不成!”

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与失望,双手紧握成全,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然而回应他的依旧是一片死寂。大臣们有的吓得瑟瑟发抖,有的无奈摇头叹息,但是始终没有人敢站出来发言。整个大殿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恐惧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看到这里袁耀心中一动,在袁术集团中他虽然是太子,但是一直是个小透明,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更何况下一步他要完成自己掌兵的计划以及带着玉玺投奔袁绍的战略必须有所表现。

想到这里袁耀从群臣中快步走出,双手抱拳,朗声道“父亲休要动怒,儿臣有一计,或可解眼下之困”

袁术听到袁耀的声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紧接着燃起一丝希望,忙道:“耀儿,快说是何计策?”

袁耀镇定自若,不慌不忙说道:“如今思路敌军来势汹汹,正面营地,我军恐怕难以抵挡。但是这四路敌军,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各怀心思。现如今只有离间分散他们的联盟,我们才能突围”

话一一说完,庶长子袁立站出来讥笑道“还以为是什么高见?你说的我们都知道。离间敌军联盟肯定是上策,关键是如何离间?”

旁边两个公子袁凯袁文都纷纷附和。

殿上大臣也认为袁立说的有道理,纷纷出班附议。

袁耀看到率先反对的几人,心理了然。其中袁立是袁术原配夫人所生,后来么,男人。懂的都懂,喜新厌旧是常态。被袁耀母亲冯氏美貌所吸引,立为皇后。所以袁耀能成为太子全靠的他母亲。

史书记载“司隶冯方女,国色也,避乱扬州,术登城见而悦之,遂纳焉,甚爱幸

袁凯袁文也都是袁术的妾室所生,自然对袁耀这个嫡长子有所嫉妒。

袁耀心想,这就是大家族的尔虞我诈么!必须谨慎小心。

历史上其母冯氏最后命运也挺惨的。《九州春秋》记载:诸妇人因共绞杀,悬之厕梁,术诚以为不得志而死,乃厚加殡敛。

被其他嫉妒的妻妾联合绞杀!

袁术的脸也有点垮,对袁耀的建议有些失望。

不过袁耀早有准备,直接从座上起来走下金阶,在大殿内走了几步,环视一周声音洪亮说道。

“我当然有办法离间曹刘吕孙四路联军。但是他们都对传国玉玺又觊觎,如果我们能献上玉玺,玉玺只有一个。其中一人得道,另外三人必然心怀不满,联盟自然就被破坏了。只要不是四路联军联合,我们找准时机贿赂一方突围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此话一说完,长史杨弘出列道“太子此计英明,微臣赞同!曹操此次征伐大军前来攻打寿春,主要是为了玉玺。陛下如果能献上玉玺,说不定曹操会退兵呢!”

杨弘此人袁术身边的佞臣,惯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非常得袁术信任。

袁耀闻听此言对杨弘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杨弘也报以微笑。虽然是佞臣,但是如果能够站在他这个太子身边,也就是好官。这就是站队!

袁术脸色阴沉,传国玉玺可是他心头宝贝,他怎么射的给曹操呢!

但是大殿上大臣都认为太子说的有道理,纷纷出列表示赞同。

“陛下,臣以为太子之策,非常有理”

“陛下,微臣也赞同太子跟杨长史的提议,交出玉玺,这玉玺是不祥之物啊...”

“陛下,要是能够以玉玺换的寿春淮南的安全是值得的,老臣也赞同”

大殿上大部分大臣都表示了赞同献出玉玺,这让袁术有些惊慌。但是玉玺他又舍不得

手颤抖着指着群臣,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你,你们。。。”,不禁对袁耀这个太子有些怨气。

看到这个眼神,袁耀直视袁术说道“父皇不必担心,我们不必真的献出玉玺。只要让联军离心离德,解了这寿春之围就可以了”

此话一出,石破天惊,殿上群臣再次侧目。

袁术也是一喜,将信将疑问道“耀儿,此事可不是儿戏,不可虚言。计将安出呀?”

袁耀微微一顿,再次环顾大殿群臣,相信经此一事已经大大改变了他在文武群臣心中的印象,不过还不够。

沉了一口气朗声说道:“父皇,献上玉玺是假,只要能够达到离间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关系的目的,令联军离心离德才是真”

说着,袁耀将心中早有的谋划合盘拖出。

听完袁耀的计谋,主簿阎象出列拍手赞叹道“陛下,太子此计大有可为。若成,曹操刘备孙策吕布必然互相猜疑,寿春之围就能解了”

太尉金尚出列说道“太子此计甚妙,不过需要一能言善辩之人作为死士前往曹军大营?”

袁术听完点了点头,环顾一周说道“谁愿去,朕必厚厚封赏其家人子嗣”

目光环视一周,竟无一人敢直视起目光,都纷纷低下了头。

现场又陷入了一种安静的氛围之中。

这个情况下,去曹营凶多吉少,谁又愿意去白白送死呢?

袁术非常生气,又要准备大骂!

袁耀再次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请求道“父皇不必担心,儿臣愿意去”

“耀儿,你?不行不行,你可是太子啊,绝对不行!”袁术看到儿子袁耀这个时候愿意挺身帮自己,非常感动,不过一想还是反对道。

打虎亲兄弟,上陈父子兵。关键时候还是得靠嫡长子呀,你看那些庶子关键时候靠不住!

大殿内的文臣武将对于袁耀也是肃然起敬。

去曹营十死九生,谁不怕死呀!

迎着众人目光,正了正衣冠,袁耀再次下拜道“父皇,儿臣受您十八年养育之恩,现在是报答您的时候了。国家危难之际,作为太子不挺身而出,怎能服众!还请父皇肯许”

此话一出,感动的袁术握着袁耀的手不断摇晃,眼里已经泪光闪烁。

袁耀看这番作秀效果不错,笑着说道“父皇不必担心,儿臣这次出使曹营也不一定必死。不过儿臣是看清楚乱世国家还是需要军队保护,父皇跟母后也需要军队守护安全。儿臣如果侥幸能够回来,还请父皇肯徐能够让儿臣独领一军”

袁术以为袁耀安慰他,他心里认定此行凶多吉少了。心里非常不舍以及愧疚,嘴里说道“如果耀儿能够回来,我就把丹阳出身的虎贲军交给你管理”

袁耀听了内心大喜,虎贲军可是禁军非常精锐。丹阳兵在三国可是勇猛顽强的象征,关键还适应水站陆战。孙坚孙策的老家底士兵很多出自丹阳。

要是能够掌握这支军队,袁耀在乱世活下去,做出一番事业的资本可是越来越大了。

“那耀儿就现在这里多谢父皇了,父皇可不要食言啊!儿臣还需要回府做一些准备,就先退下了”袁耀笑着开了一个玩笑,再次长身向袁术一施礼。

说完,干净利索转身离去。

“耀儿。。。”袁术叫了一句,有心否了这个决议。但是又开不了口,这个时候除了真正的自己人,谁又肯舍命做事呢!

“太子仁德,微臣恭送太子”长史杨弘出列躬身行礼,大声喝道。

在场的文臣武将都跟着行礼,异口同声喝道“太子仁德,恭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