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 土地资源概况

捷克国家国土总面积为7.887万平方千米,土地总面积为7.72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为0.167万平方千米。全国境内自西至东被分为三大地形区,西北部是捷克高地,主要是高原地区,其内部较低,边缘多山地,总面积为66500平方千米,约占总国土面积的84.3%;中部是外喀尔巴阡低地,主要是河谷平原;东部是外西喀尔巴阡山脉。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捷克主要是耕地、林地、草地、内陆水域、建筑用地及其他(见图Ⅰ-3-1)。

图Ⅰ-3-1 捷克土地利用结构
资料来源:《捷克统计年鉴 2019》。

二 林地资源

(一)森林资源的类型

捷克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总面积为26734.7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3.9%,在欧盟排第12位,是欧洲森林较多的国家之一。依据《捷克统计年鉴》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方法,原始森林不计入国家森林总面积,捷克森林资源主要分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两类。2018年捷克天然次生林面积为1287.1平方千米,占比为4.81%,人工林面积为25447.6平方千米,占比为95.19%。

表Ⅰ-3-1 1993—2018年捷克林地资源变化趋势

续表

1993年至2018年捷克森林面积总体上有小幅度上涨,增加了416.89平方千米,增值主要来源于天然次生林,次生林面积增加了927.89平方千米,增幅高达2.58倍;相反,人工林面积却持续缩减了511平方千米,降幅为1.97%,占比从全国森林总量的98.63%降至95.19%。捷克原始森林总量非常稀少,仅有100平方千米,自1993年至2017年共增长了10平方千米,其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

图Ⅰ-3-2 1993—2018年捷克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土地利用情况,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RL。

依据用途,捷克的森林资源主要分为商业(生产)林、保护林和特殊用途林三类,三者共占森林总面积的97%左右。商业林包括拥有林权的土地,其主要功能是生产木材,具体是指以满足人类社会的经济需求为主体功能的森林、林地、林木;保护林包括环境非常不适宜地区的森林(例如砂浆、陡坡、沟壑、泥炭地和弃土场),还包括树木植被线以下的高海拔森林,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在低海拔地区、裸露山脊和矮松森林植被区生长的森林;特殊用途的森林包括国家公园和国家自然保护区中的森林、一级水源保护区和天然矿泉水保护区中生长的森林,以及温泉森林、郊区(休闲)森林、森林研究所和林业学校所属的森林、具有增强土壤保护和水保护及美化环境功能的森林、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森林等。从过去十年里可用森林资源的变化趋势来分析,商业林面积变化相对较小,仅减少了70.44平方千米,保护林减少了174.24平方千米,特殊用途林增加了402.92平方千米,增幅达7%。

表Ⅰ-3-2 2009—2018年捷克不同用途森林资源变化趋势

从树种类型来看,捷克森林资源中针叶林占主导,主要有云杉、冷杉和松树等。2018年针叶林占森林总量的72.35%,占植树造林总量的55.26%。从变化趋势来看,针叶林面积小幅下降,其他非针叶林树种面积增加显著,较2000年而言,2018年非针叶林面积增加了23.39%,主要有橡木、山毛榉、柠檬树和杨树等。

表Ⅰ-3-3 2000—2018年捷克不同树种面积与造林面积

捷克森林资源的所有权主要属于国家、地方州市、私人和其他(森林合作社、个体森林所有者协会、国内外企业和公司、教堂、协会、基金会)四类主体,其中,国家森林拥有量最多,2018年约占54.01%,私人占21.53%,地方州市约占15.76%,其他森林合作社等主体共占8.69%。从过去10年间森林资源所有权的变化趋势来看,2009年国家拥有的森林资源占总量的60.24%,私人是第二大拥有者,约为20.63%,地方州市为15.42%,而其他主体仅占3.71%。在10年间森林总面积增加0.68%的背景下,森林资源拥有量降低的唯一主体是国家,其降幅高达9.73%,第四类主体——其他的森林拥有量增加了约1.36倍,地方州市和私人相较10年前的拥有量分别增加了2.93%和5.12%。

表Ⅰ-3-4 2009—2018年捷克森林资源所有权的变化趋势

(二)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

从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来看,首都布拉格森林面积极为稀缺,不足全国总量的0.2%,其余13个州森林面积主要趋向于两个级别。第一级包括中波希米亚州、南波希米亚州和比尔森州,它们的森林面积占比均在全国总量的10%以上;第二级是其余10个州,它们的森林面积占比在5.04%—7.76%,相对较为均衡。捷克植树造林面积较少,其中奥洛穆茨州、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南波希米亚州、中波希米亚州和比尔森州是造林的前5名,约占总量的1/2。

表Ⅰ-3-5 2018年捷克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

捷克森林资源中圆木采伐利用主要以针叶林为主,其采伐量是非针叶林的16.4倍。从各州对森林资源的采伐占比来看,维索基纳州、南波希米亚州、奥洛穆茨州和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等利用针叶林较多,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奥洛穆茨州、南摩拉维亚州和兹林州非针叶林采伐量远大于其余各州,三者总量占全国的50.1%。

表Ⅰ-3-6 2018年捷克圆木采伐量的空间分布

三 农用地资源

捷克农业发展水平一般,2019年农业增加值仅占全国GDP比重的1.88%。从资源禀赋来分析,捷克农业用地面积变动幅度较小,从1993年至2018年仅缩小了780平方千米,年均减少面积30平方千米(见图Ⅰ-3-3)。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捷克拥有农业用地42040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3.31%。

图Ⅰ-3-3 1993—2018年捷克农业用地面积及农用地占比
资料来源:1993—2012年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土地利用情况,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RL,2013—2018年数据来源于《捷克统计年鉴 2019》。

捷克农业用地具体包括了可耕作土地、啤酒花圃、葡萄园、花园、果园和永久性草地等类型,其中可耕作土地和永久性草地是主体(见图Ⅰ-3-4),分别占农业用地的70.21%和24.05%。

图Ⅰ-3-4 2018年捷克农业用地结构
资料来源:《捷克统计年鉴 2019》。

从农业用地面积及结构变化趋势分析,尽管捷克近10年间农业用地仅减少了350平方千米,但可耕作土地面积却减少了659平方米,降幅为2.18%,啤酒花圃和果园面积也有少量减少;相反,永久性草地面积增长了282平方千米,增幅为2.87%,葡萄园和花园面积也有些微增加。整体除可耕作土地和永久性草地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基本保持稳定,面积增减范围不超过30平方千米。

表Ⅰ-3-7 2009—2018年捷克农业用地的变化趋势

图Ⅰ-3-5 2009—2018年捷克可耕作土地和永久性草地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捷克统计年鉴 2019》。

(一)农业用地资源的空间分布

捷克各州市农业用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中波希米亚是全国农业用地拥有量最多的州,高达6586.1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量的15.67%。其次是南波希米亚州、南摩拉维亚州和维索基纳州,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63%、10.07%和9.71%,面积均在4000平方千米以上;首都布拉格仅有不足200平方千米的农业用地,占全国总量的0.47%。其余各州市除利贝雷茨州(3.31%)和卡罗维发利州(2.95%)外,农业用地的全国占比均在5%—6%。

图Ⅰ-3-6 2018年捷克各州市农业用地面积(平方千米)
资料来源:CZSO,Comparison of Regions in the Czech Republic—2019.

中波希米亚州不仅在14个州市中农业用地面积最大,也是农业用地占本州土地面积最高的地区。此外,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州、帕尔杜比采州、维索基纳州和南摩拉维亚州农业用地面积在本州的占比均高于全国水平54.16%,卡罗维发利州取代首都布拉格成为农业用地占比最小的州。

图Ⅰ-3-7 捷克各州市农业用地占比
资料来源:CZSO,Comparison of Regions in the Czech Republic—2019;《捷克统计年鉴 2019》。

从历史趋势来看,在过去5年间捷克首都布拉格与其余13个州的农业用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面积变化幅度不超过30平方千米,一方面与捷克国土面积较小相关,另一方面与其成熟稳定的产业体系、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表Ⅰ-3-8 2014—2018年捷克农业用地面积变化趋势

作为农业用地中最主要的构成,可耕作土地在捷克各州市农业用地面积中的占比差异显著(见表Ⅰ-3-9),有6个州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70.21%,其中以中波希米亚州和南摩拉维亚州可耕作土地面积的占比较高,分别为82.50%和82.64%;其余8个州市均低于全国水平,特别是卡罗维发利州(42.68%)和利贝雷茨州(45.09%)与平均水平相距甚远。关于永久性草地的面积,捷克各州市中以布拉格为最低,仅有4.81%。此外,与可耕作土地面积的多少基本成反比,南摩拉维亚州和中波希米亚州的永久性草地在全州农业面积中占比较低,卡罗维发利州(54.41%)和利贝雷茨州(48.3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总体上共有8个州的永久性草地面积占比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有6个州市则低于全国的24.05%。各州农业用地中可耕作土地与永久性草地的占比反映出其农业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

表Ⅰ-3-9 2018年捷克各州市可耕作土地面积和永久性草地面积

从绝对值上看,在捷克各州中以中波希米亚州可耕作土地面积为最大,占全国可耕作土地总量的18.41%。尽管南摩拉维亚州与中波希米亚州的可耕地面积在全州农业用地面积上的占比基本一致,都超过82%,但横向对比其可耕作土地面积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却仅为11.85%。尽管布拉格可耕地面积在本州农业用地中的占比并非全国最小,但其可耕地面积的绝对值是全国最小的州市,仅占全国总量的0.48%。

图Ⅰ-3-8 2018年捷克各州市可耕作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资料来源:CZSO,Comparison of Regions in the Czech Republic—2019.

南波希米亚州是捷克全国永久性草地拥有量最大的州,占全国总量的16.57%。然而,卡罗维发利州和利贝雷茨州作为永久性草地在全州农业用地中占比较高的两个州,其永久性草地面积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却仅有6.66%左右。除布拉格和南波希米亚州外,其余各州永久性草地拥有量相对较为均衡。

图Ⅰ-3-9 2018年捷克各州市永久性草地面积(平方千米)
资料来源:CZSO,Comparison of Regions in the Czech Republic-2019.

依据2014—2018年数据,捷克各州市可耕作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均降低了,以中波希米亚和南波希米亚降幅为最高;永久性草地在14个州市均有所增长,以南波希米亚州增加面积为最多。

表Ⅰ-3-10 2014—2018年捷克各州市可耕作土地面积变化趋势

续表

表Ⅰ-3-11 2014—2018年捷克各州市永久性草地面积变化趋势

(二)耕地资源作物类型

自20世纪90年代捷克农业所有制向市场化改革后,迈入了以市场为导向,高效、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成为捷克竞争优势显著的行业之一。加入欧盟后,捷克得到欧盟结构基金的支持,实施了共同农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初级农产品生产量持续稳步增加,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1]其农产品包括谷物、豆类、土豆等粮食作物,甜菜、玉米、油料等经济作物。

表Ⅰ-3-12 2018年捷克农作物种植面积和近五年来农作物平均产量

2018年捷克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为24609.39平方千米,整体以谷物种植为主,占总种植面积的54.41%;其次是工业作物、根部作物和豆类。从具体作物种类来看,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小麦,占谷物类作物的61.21%,占农作物整体种植面积的33.3%;种植面积排序前五名的依次是小麦、油菜花、大麦、谷物玉米和工业甜菜,这五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9.21%,因此农作物种植种类相对集中。

从捷克2014—2018年的年均农作物产量来看,谷物产量最高,根部作物产量居第二位,其次是工业作物和豆类。通过对比产量与种植面积,根部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谷物生产以小麦产量为最高,占全部谷物总产量的61.21%;根部作物生产以工业甜菜为主,占该类型作物的86%;豆类作物产量整体较小,以豌豆为主要作物,占该类型作物的83.89%;工业作物则以油菜花生产为主,占该类型作物的91.49%。所有农作物中年均产量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小麦、工业甜菜、大麦、油菜花和谷物玉米。此外,捷克农作物还包括饲料生产,2018年其种植型饲料作物的面积达4683.28平方千米,产量则达到了365.57万吨。从总体上讲,捷克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2]

捷克各州主要农作物产量与其农业种植面积大小基本保持一致。布拉格农产品产量最低,各类主要作物总产量仅占全国的0.4%;其次是卡罗维发利州和利贝雷茨州,分别为全国的1.13%和1.42%。州农作物总产量最高的是中波希米亚州,占全国总量的20.33%;其次是南摩拉维亚州和维索基纳州,占比分别为11.19%和10.38%;其余各州产值总量都在3%—10%的区间内。

表Ⅰ-3-13 2018年捷克各州市主要农作物产量

续表

从具体作物类型分析,首先,中波希米亚州是多种农作物的核心产区,其谷物、大麦、小麦、工业甜菜和油菜花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9.6%、21%、19%、27.5%和21.42%;土豆、向日葵籽和种植型饲料等作物生产则排第二位,分别为全国总量的23.3%、21.4%和13.8%。其次,维索基纳和南摩拉维亚也是农作物产量相对较高的州,前者的土豆和种植型饲料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大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后者是向日葵籽产出最多的州,其谷物和小麦产量紧随中波希米亚州。布拉格市的大部分农作物产量均为全国最少,仅有工业甜菜和向日葵籽产量分别位居全国倒数第五和倒数第六。

图Ⅰ-3-10 2018年捷克各州主要农作物产量(千吨)
资料来源:《捷克统计年鉴 2019》。

捷克经济作物还包括苹果、梨、樱桃、李子等水果。从总体趋势来看,其果树种植数量持续小幅度降低,2018年各类果树的种植总数相较2005年下降了9.5%;然而,其水果产量除个别年份外整体呈上涨趋势,2018年捷克水果总产量相较2005年增加了17.42%。从具体品种来看,捷克盛产苹果,多年来苹果树种植棵数一直保持在60%左右,是捷克水果种植的核心树种,苹果产量长期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80%以上。其次,捷克加仑树拥有量较多,尽管近十年来其种植量有所下降,但2018年加仑树仍然占全国种植总量的17.6%。其加仑产量却无显著优势,特别是近十年来欧洲李、酸樱桃和梨的产量均超过加仑。

表Ⅰ-3-14 2005—2018年捷克果树种植数量和产量

观察不同时期水果种植和产量的数据可知,果树种植量的增多或减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产量,但并非绝对,水果产量与当地该年度气候和天气变化显著相关。2010年捷克春夏强降水影响了果树授粉和开花,再加之洪涝灾害使水果种植户雪上加霜,当年水果产量创20年来新低,仅12.03万吨。[3]2015年捷克各类水果的总产量近18.86万吨,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大一次丰收,增收的主要原因是该年度春天少霜冻和冰雹。[4]

捷克蔬菜种植种类相对固定,其中洋葱、红/白卷心菜和胡萝卜产量长期以来一直较高,基本保持在蔬菜总产量的60%左右。根据2005—2018年的蔬菜产量数据分析,捷克蔬菜种植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010年蔬菜总产量降低到了5年前的73.16%,2015年蔬菜总产量是2000年的83.56%,2018年该比值为93.92%。对比2005年与2018年的蔬菜种植数据,一方面,捷克蔬菜种类增加了生菜、萝卜和韭菜,且这几种蔬菜的产量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尽管2018年总产量低于2005年,但芹菜、胡萝卜、大头菜、葫芦和大蒜等蔬菜产量是增加的。

表Ⅰ-3-15 捷克蔬菜产量变化趋势

续表

四 建设用地资源

在捷克土地类型核算中非农业用地主要包括森林、水体、建成区和其他。相对其他土地类型,2000年至2018年建成区面积变化微小,仅有20平方千米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