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水常羊——宝鸡炎帝陵

为什么中国有好几个炎帝陵?究竟哪里才是炎帝生活的地方?

相传炎帝有八代,持续五百三十年,第一代和第二代生在蒙峪,长在姜水。蒙峪即为宝鸡的蒙峪沟,姜水即清姜河流域一带。随着炎帝部落的不断延续壮大,炎帝后来活跃于湖南、湖北、山西等地,遂这些地方都成为炎帝故里,并且奉炎帝为祖。因此,中国有好几处炎帝陵,包括湖南省炎陵县、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以及宝鸡炎帝陵,传说这些都是炎帝生活过的地方。图1-5为宝鸡炎帝陵炎帝造像。

图1-5 宝鸡炎帝陵炎帝造像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多座城市,它的生态景观为宝鸡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风采,也促进了中华儿女的世代发展。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以炎帝神农氏为首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这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的传说广为流传,宝鸡也因此被誉为“炎帝之乡”。

千百年来,宝鸡民间尊炎帝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并对这位伟大的先祖顶礼膜拜。唐代之前,宝鸡就有规模宏大的神农庙和炎帝祠,它们都位于常羊山之上的炎帝陵,也是祭祀先祖的圣地。

炎帝部落以宝鸡为中心,沿着渭河向四周扩展,往西发展到中原大地,由于其土地平坦肥沃,造就了原始农业的发展。

宝鸡炎帝陵占地面积广阔,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和墓冢区,陵道一共有三百六十五个台阶,代表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暗喻“天天向上”,如图1-6所示。

图1-6 宝鸡炎帝陵陵道

炎帝祭祀大殿呈“天圆地方”造型,炎帝坐像,目光炯炯,两侧墙上分别刻有炎帝的生平与功绩,祭祀大殿的高度是9.5米,象征着炎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直径12米,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祭祀大殿的墙面陈列了姓氏起源,每个人都可以在墙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姓氏。

登上九百九十九级台阶,山顶上就是炎帝墓冢,如图1-7所示。陵道两旁,按照历史顺序,竖立着百代帝王石像,一共有八对十六位。

图1-7 宝鸡炎帝陵墓冢

炎帝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象征。炎帝陵是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每年七月初七炎帝忌日那天,都会在宝鸡炎帝陵的万人广场举行大型祭祀活动,届时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从世界各地赶过来,一起祭拜我们的人文始祖——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