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初启——宝鸡北首岭
距今7000—4000年前,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诞生了人类世界的四大文明。在此期间,作为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的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北首岭作为我国著名的史前仰韶文化遗址,是这一时期的重要遗存和主要代表之一。北首岭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成为中华民族历史链条有机衔接的重要环节,如图1-1所示。

图1-1 宝鸡市金台区北首岭遗址[1]
宝鸡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重要聚居地,现已查明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40多处,[2]北首岭遗址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对展示宝鸡灿烂辉煌的史前文明具有独特作用。宝鸡七千多年的历史,就是从这里算起。
考古研究证明,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位于黄河流域的一种文化形式,该文化延续了约2000年,其分布范围西到甘肃省和青海省,东抵河南省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区,遍及整个黄土高原和华北大平原。距今约7150年前,宝鸡金陵河西岸的北首岭气候温暖湿润、绿草如茵、大树成林、水草丰美,在这里分布着一个仰韶文化村落,他们筑屋而居,男耕女织,饲养家禽,制作陶罐,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创造着璀璨的远古文明。伴随历史的变迁,这个原始村落的生活气息逐渐消失,永远埋于地底。
1952年,宝鸡市一所中学的搬迁揭开了北首岭遗址原本神秘的面纱。经过多次发掘,北首岭遗址中独具特色的遗址房屋、密集的墓葬分布、用途广泛的生产生活工具,都反映了居住在北首岭的原始人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生活水平和文化习俗。这些发掘出来的史前遗迹被考古学家和相关学者视为珍宝,对探究和还原这一时期居住在北首岭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当史前文明的万丈光芒照射到金陵河畔,北首岭的艺术之花也随之盛开。北首岭出土的史前文化艺术珍品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当属彩陶,陶塑人面像、网纹船形壶、鸟衔鱼纹彩陶壶……这一件件沉默的文物充分展现了北首岭仰韶文化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绘画水平。
仰韶文化的特点之一是遗物中常伴有彩陶,因而也称“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彩陶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现在,我们通过北首岭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来追忆那段远古的璀璨文明。
在北首岭博物馆有一件著名的陶塑人面像,从外观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男性形象,陶塑脸部轮廓清晰,鼻梁高挺,下颌微圆,即使放到今天,这种脸部轮廓依然是帅哥特有的标志,如图1-2所示。更有趣的是,塑像的眉毛和胡须均用黑彩表示,类似于现代化妆中眼影的晕染,嘴巴和眼睛均以长条形状镂空处理,类似于今天的动画人物。再看耳朵,双耳小巧扁平,每个耳朵下方均有一个小孔,这个小孔类似于当今女性佩戴耳环的耳洞,彰显出柔美气息。这是我国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人面像雕塑绘画作品,也是仰韶文化中最突出的人头像遗物,对研究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妇权向父权的转化过程和雕塑艺术起源有着重要作用。[3]

图1-2 北首岭陶塑人面像
北首岭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鸟衔鱼纹彩陶壶,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个彩陶壶高21.6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8.5厘米。从功能上看,这或许是一个盛水器具。从外观来看,壶口呈蒜头形,上面有小口,在壶的腹部,创作者用极其简洁的线条勾画了一只体形不大的水鸟,张着大嘴衔住一条鱼的尾巴,鱼的挣扎与鸟的志在必得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画面既充满诗情画意,又隐含残酷的生存之道。这个宝鸡北首岭细颈瓶上的水鸟鲶鱼争斗图,是部族之间战争的艺术表现。水鸟衔鱼的图案对后世艺术影响较深,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中常见的题材。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先民捕鱼大概是用石头砸、木棍插等最原始的办法,但是一个神奇的“船形彩陶壶”上所绘的渔网图案却让我们对先民的生存技能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这个船形彩陶壶被学者认定为盛水器具,属于随身携带的水壶之类的物品。从外观来看,这个壶有点类似于今天深受女性喜爱的水桶包。这个泥质红陶壶高15.6厘米,宽24.9厘米,口径4.5厘米,口部呈杯状,器身横置,上部两端突尖,颇像一只小船。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渔网状的图案,渔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刚刚捕鱼归来,在晾晒渔网。陶壶上端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又可穿绳背负,随身携带。通过渔网纹的展示,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经具备撒网捕鱼的能力。船形彩陶壶作为时代的缩影,其美观性、艺术性让人惊叹。同时,它在那个时代所承担的功能性、实用性价值,也是先民智慧的结晶。
1958年,北首岭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开始,到1978年8月,先后实施了7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将近五千平方米,参与发掘的单位主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为了更好地保护北首岭遗址,1986年,宝鸡市政府成立了北首岭文物管理所,2000年,北首岭文物管理所更名为北首岭遗址陈列馆,2000年9月,北首岭遗址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北首岭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本书照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课题组拍摄。
[2] 孙海涛:《宝鸡1.5亿打造“北首岭”史前博物馆》,360个人图书馆,2012年10月19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019/20/51647_242490301.shtml.,2023年2月15日。
[3] 何小芹:《宝鸡北首岭彩陶艺术初探》,《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