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皇帝驾崩,新帝登基

孝能帝28年,举国同悲,市井不升一缕炊烟,坊市商贾门户紧锁,贴上白麻,一代贤君邳甾旸因操劳过度,昨夜崩了!谥号孝能。

次日,孝后莒望汌持先皇遗诏,立太子凼为新帝,改国号贤,史称孝贤皇帝。

孝贤皇帝登基之日,天空众鸟盘旋,似在欢呼,似在悲戚。邳凼缓缓在红毯上走向龙椅,身侧是金銮殿蟠龙柱、头顶九旒冕冠。在众臣和先帝妃嫔的目光中走向孝后莒氏。

殿外还有一些迟来的重臣刚刚迈入门庭,所过之处竟有金箔飞扬,他身着黑皮大氅,氅下是红枣色朝服,头戴乌纱,腰佩尚方宝剑,是先帝异性诸侯之一,神武侯年寿昌。

此时太阳正好落在宫墙内,吉时已到。孝后莒氏手持遗诏,朗声诵读,众人皆跪下接旨:“大凤朝孝能二八年秋七月廿三,世宗武皇帝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践祚廿有八载,平北戎于苍梧,治水患于河朔,开商路通西域三十六邦,方得海晏河清、万邦来朝。今龙御将殡,虽有不舍,然天命有归,不得不告于天下:

其一,立储大事:

皇长子邳凼,仁厚宽和,曾代朕监国三载,理政务而不苛,抚黎民而有恩,且身具「赤螭纹」天命之相(注:胸口血色龙纹,皇族嫡脉标志),合当继皇帝位,即日后「大胤显宗」。

其二,托孤之重:

着左丞相裴矩、镇北将军陆沉、大祭司巫咸,辅弼新帝,协理军国。凡百司庶务,咸听显宗节度,敢有擅专者,天下共击之。

其三,陵寝规制:

朕素尚节俭,陵寝毋需金玉,以玄铁铸椁,藏《禹贡图》《平戎策》于地宫,勿殉珍宝。唯念发妻沈皇后早逝,着追封「孝懿仁圣皇后」,与朕同茔异穴,魂兮相傍。

其四,天命所系:

传国玉玺「赤螭玺」着由贤宗恭掌,此玺背刻二十八宿,腹藏「胤朝秘典」,得玺者需每年冬至夜祭于天坛,若违祖制,必遭天谴。

钦此。”

众人皆道:“(老)(儿)臣接旨!”

同时孝贤皇帝接过圣旨,缓缓走向龙椅,在众臣的凝望中落座龙椅,登基称帝。

新帝立于丹墀之上,冕旒垂落间抬眼,扫过阶下俯首的百官与远处山呼的百姓

“列位臣工,天下子民——”

新帝声音沉如青铜钟鼎,惊起檐角栖鸟。右手按在胸前赤螭纹金饰,纹章在阳光下折射出血色光影。

“今日朕登临大宝,非为一己之尊,乃承列祖列宗之灵,续大胤八百年火德运数!”

“昔世宗皇帝提剑定山河,教北戎不敢南下牧马;孝懿皇后亲织《劝农图》,使百姓不饥于野。朕自束发起,随驾监国、巡边问苦,见过长城外冻毙的戍卒,也接过陇右老农皲裂的双手——”

忽然褪下冕旒,露出额间未愈的旧疤,三年前微服查赈时被乱民掷石所伤。

“这天下,不是金銮殿上的朱漆屏风,是千万个‘赵钱孙李’的烟火人间!从今日起:

其一,免三秦灾区三年赋税,开常平仓放粮,敢有克扣者,朕必剥其皮以悬城门!”

武将班列中,镇北将军陆沉手按剑柄,与左丞相裴矩交换眼色——常平仓本是陆氏私军粮库

“其二,废‘言官风闻言事’之禁,凡有治国良策、民间疾苦,无论贵贱,皆可直书‘登闻鼓’!”

御史台首领抬头,撞见新帝目光如炬,忽然想起月前在冷宫见过的密信:“留御史,为朕剜去朝堂腐肉”

“其三——”

从大祭司手中接过传国玉玺,印纽螭龙双目突然泛红,殿顶二十八星宿图应声而亮

“朕以赤螭之血起誓:若有负百姓,令九州饿殍、四海兵戈,必受天命反噬,魂飞魄散而不得入太庙!”

话落时,殿外突有玄鸟盘桓三匝,鸣声清亮如编钟,百官皆伏拜——唯有新帝知晓,这是母族豢养的报信鸟。

“今大赦天下,罪囚除十恶不赦者,皆减一等;赐民爵一级,百岁者加赐玉杖!愿与诸公共治太平,上不负天,下不负心!”

末尾之句掷地有声,冕旒剧烈晃动,露出唇角微扬的弧度。

从七月始,为孝贤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