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京都震动!各方势力的震惊!

贤王府。

李承风轻飘飘的回到住处,整个过程不过才过去了几分钟的时间。

司理理见他毫发无伤,面色如常,心里却十分失望。

她想要看到李承风和太子拼个两败俱伤,自己才能从中获利。

以便早日脱离贤王府的控制,不再被李承风掌控。

再不济,也要让李承风被庆帝惦记上。

毕竟以庆帝的帝王心性,一但李承风成功进入他的视野。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就由不得他自己了。

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谁能想到李承风就去了几分钟,回来后身上连灰尘都没沾到。

别说和太子起了冲突,他和太子有没有见上面,这都是一个问题。

司理理当然不会清楚,太子如今的惨状。

庆帝亲自到了东宫,勃然大怒!

在赏了太子一顿耳光后,更是不由分说的将他给禁足在东宫。

没有庆帝的命令,太子连外出都成问题。

直到天色放亮,双颊红肿如猪头,嘴角渗血的太子,已是精疲力尽,当场就晕了过去。

庆帝淡漠无情,让人将他给抬走,在宣布了禁足命令后,就冷着脸离开了。

日上三竿之时,有消息在京都流传。

昨夜皇宫响起了三声巨响,紧接着,庆帝于深夜直奔东宫,不仅大声怒斥了太子,还动了手!

据说庆帝从未发过这么大的火,还险些废掉太子的储君之位!

一时间,京都地震!

各方势力都在议论纷纷,心里都卷起了惊涛骇浪。

贤王府内,司理理坐在铜镜前梳妆,却心不在焉,脸上满是惶恐。

和外界的人所不一样的是,她在此事中,可是清楚的知道某些内幕。

庆帝的反常,皇宫的异动。

东宫太子差点被废!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昨天晚上。

而昨夜,唯有李承风去了趟皇宫。

虽然才短短的几分钟,可他在这其中做了些什么,又在扮演着什么角色........

司理理越想越是害怕。

“不,不会的,应该不会!”

司理理眉头紧蹙,用力的捏着自己的手指,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打心眼里不愿相信,此事真的和李承风有关。

可一想到对方那鬼神莫测的手段,司理理的身体却在控制不住的发抖,精致的面容上,也浮现出了一抹苍白。

或许只有她才真正的清楚,清楚李承风的实力之恐怖。

因此,司理理心里刚刚升起的一丝希望,又瞬间的熄灭下去。

此时此刻,她再也不敢有其他的想法。

........

同一时间,蜀王府。

二皇子一向懒散,今天却正襟危坐的坐在软塌上,眼神锐利,面露不安,整个人都紧绷到了极点。

“父皇怎么会,怎么会如此行事?”

“不正常,实在太不正常了!”

二皇子伸出手指绕着头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尝试着分析着其中的蹊跷。

谢必安神情凝重,但还是帮着对方推理情况。

“会不会是太子做了什么,触怒了陛下,才会招至如此祸事?”

“不会。”

二皇子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心情沉重,并不认可谢必安的说法。

“陛下以往再愤怒,都不会直接动手。”

“可这次,据我们安插在东宫的内线说,太子可是吃尽了苦头,不是一般的小事。”

他握紧拳头狠狠捶了下地面,完全想不明白,庆帝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昨夜针对李承风的那场刺杀,结束的实在太快。

加上太子把知情人全都杀了,一点风声也没有泄露出来。

所以,二皇子并不知道,这其中还有李承风的参与。

但不管怎么说,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是能明白的。

“不搞清楚父皇到底是怎么想的,接下来,可能不仅仅是太子,说不定连我都要遭罪!”

帝王心性,喜怒无常!

二皇子只能靠猜,却也猜不透庆帝内心的想法。

他站起身,心情压抑的叹了口气,脸上已是堆满了不安。

“父皇,虎毒还不食子呢!”

“您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

广信宫。

外界的传闻,长公主一直都有在关注。

在听闻了昨夜的皇宫异动后,饶是她这样的疯女人,也感到了意外和心惊。

“太子又做了什么蠢事,竟引得陛下如此震怒?”

大殿一侧,长公主席地而坐,微微眯着眼睛,美目之中有着一抹惊色。

心腹宫女躬身行礼,如实回答道:“回殿下,据东宫那边的内线说,太子殿下是因为私通北齐。”

昨夜那么多人,想要知道点消息,广信宫这边还是有些手段的。

可她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

“就因为这个?”

“对陛下而言,这只是再简单不过的小事,为什么要动怒?”

长公主想不通,更猜不透庆帝的盘算。

私通北齐算什么罪名?

她的君山会里,也不是没有北齐方面的高手。

何况就连她自己,也在联系北齐那边的人,计划刺杀范闲,而且已经在儋州出过一次手。

虽然不知道太子私通北齐的目的,可就因为这个,庆帝差点把他给废了,是不是太过儿戏?

长公主光是想想都觉得好笑。

“恐怕这背后还有更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她侧过脑袋,用手托着腮帮,轻轻抿着鲜艳的红唇,姿色美艳诱人。

但即便长公主的权势仅在庆帝之下,也不会猜到昨晚的事,会和李承风有关。

令她感到心惊的,反而是燕小乙。

“堂堂九品箭手,是如何受的重伤?”

长公主开口问话,摘了颗葡萄塞进嘴里,卧躺在榻,身段妖娆。

心腹宫女恭敬回复道:“据燕统领所说,昨夜有刺客窜进宫里,仅仅一个照面,他便被那人重伤了。”

“刺客?”

长公主面色如常,内心却泛起了剧烈涟漪。

刺客闯宫,身为九品箭手的燕小乙,一个照面就被对方重伤,难道是大宗师?

庆帝震怒,太子也遭受了极重的责罚。

这两者之间,又会不会存在着什么关键?

长公主眼神晦涩如深渊,越想越想心惊,到最后,甚至有些坐立难安。

以她的聪明,当然能够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比如,天下四大宗师,最后一位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

难道不是姓洪的,而是另有其人,并且一直隐藏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