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刑场传话

午时。

东市刑场。

栅栏外站着许多人,最前排站着一位俏妇人,正是昨夜给莫三儿塞红包的李合小妾。

一个个囚犯踉跄着被架上刑台,麻绳在他们腕间勒出深紫色的淤痕。

因为东市刑场的刑台不够大,按照每个木桩相距一丈的规格,只能放下三个木桩,所以一次性押上刑台的死刑犯只有三人。

“陈三宝,杀妻泄愤……”

“赵新,因水田纠纷,杀王家……”

……

郑书办展开羊皮卷,宣读三位囚犯罪状。

完毕后。

刽子手手起刀落,头颅滚落,坠入下方的篾筐,发出闷响,血液宛如浆泵一般,喷射而出。

栅栏外顿时响起惊叫和痛哭声。

这时,刑台一侧,上身红色褡裢,下身黑色布裤,腰扎红色大带,脚下白袜黑鞋的大汉,手里拎着刑刀,上前替了一位刽子手。

此人正是莫三儿。

“李合……”

郑书办则是面无表情地继续宣读下一批死刑犯们的罪状。

莫三儿面无表情地用麂皮擦拭着刑刀,磨得锃亮的刃口闪烁着刺眼的寒芒,让人望而生畏。

待李合来到木桩前时,他突然一脚将李合踹倒。

李合跪下,趴在木装上,还没来得及动弹,刑刀的刀背随之落在李合的后颈处。

李合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

本能地挺直脊背,喉结不自主的上下滚动,竟是动弹不得。

莫三儿借此机会,精准地找到第三节颈椎的间隙,刑刀翻转,刀刃抵住此处。

自此。

斩头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嘿。”

“小子,手法不错。”

“刀下亡魂快过百了吧?”

“小心邪祟找上门!你们这群刽子手,都只是耗材,这腐朽王朝的耗材,哈哈……”

李合却相当洒脱,丝毫没有像旁边的死刑犯那样,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吵闹得惹人心烦。

莫三儿不答,只是扫了一眼监斩官。

此刻,监斩官刚拿起手中的‘斩牌’,准备等郑书办宣读完死刑犯罪状后,将其掷下高台。

现在是他唯一一次传话的机会。

就在此时……

李合的小妾突然哭喊着冲破了栅栏,闹将起来。

场面顿时一片混乱。

郑书办的宣读为之一顿。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是被吸引了过去。

“阿莲!”

李合张了张嘴,有些失神,却不敢大声呼喊,因为一旦被查明跟他有关,是要砍头的。

莫三儿目光一闪,立马压着嗓子,轻声道:“六哥儿放心,妾身一定会查明真相,宰了冤枉你的狗官。”

李合愣了一下。

好在,他思维敏捷,立马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心中一暖,冲着莫三儿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感慨道:“没想到,我李合明媒正娶的正房夫人薄情寡义,反倒是走小门,不甚关切的妾室如此深情。”

“我李合走到今日这一步,实属活该。”

你确实活该。

都这个时候了,还在这里讲煽情的废话。

莫三儿皱了皱眉。

想到刘阿莲刚刚闹出的动静,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给了自己传话还不会被发现的机会,无论她是不是有意的,莫三儿都要承情。

所以,他多说了一句自己打探到的消息:“白莲教在奉元城的据点被打掉,死了一位长老,姓俞的香主重伤逃离。”

李合怒喝一声:“一群狗官!敢污蔑我白莲教!”

坏了!

莫三儿眉头一皱。

果不其然,监斩官不想让李合多说一句话,立马眉头一皱,将手中斩牌扔下,大喝道:“速斩!”

闻言,李合神色一急,刚想说什么……

青铜香炉腾起最后一缕青烟,一抹刀锋已化作半空中的银色弧线。

入肉声响起。

只见得,半瓜之间,有一丝瓜皮相连。

这就是标准的‘连皮带肉’,是莫三儿的看家本事,为得就是给囚犯留一具全尸,这招看似不难,但如何把握皮肉之间那一点点恰到好处的距离,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

随即,血雾喷溅而出。

莫三儿迅速后撤半步。

沾染犯者血迹,是为不祥,不祥缠身,无嗣早亡。

切记。

切记。

好在,他动作够快,而且站在风口,并未沾染一丁点的血液。

“他是谁?”

监斩官满意地看了一眼莫三儿,问道。

一旁的郑书办赶忙说道:“莫三儿。”

“莫三儿?我知道东市刑场有个姓莫的,不是这个名来着……”

“莫九阳。”

“对!对!对!莫九阳!本官对他的刀法印象深刻,他人呢?”

“死了。”

“可惜!本官原本还想着上任后,结实一番呢。这个叫莫三儿的,跟莫九阳什么关系?”

“父子。”

“倒是虎父无犬子,不错!不错!”

监斩官一脸的欣赏。

郑书办和一旁的衙役纷纷附和,看向莫三儿的眼神出现了微微的变化。

此刻。

莫三儿神色平静地收起刑刀。

刚刚,他斩得如此之快,原因有二:

一则,迎合监斩官的效果不必多说,要比拍一记马屁好太多了。

二则,他知道会在面板上知晓李合想说什么,无需让对方说出来,他事后帮忙传话给刘阿莲即可。

事实上,就是让李合说,他也没时间说出一连串的话来。

真让李合说完……

他必定受罚!

冲着刘阿莲使了个眼色,也顾不得对方有没有看到,莫三儿帮忙将李合尸体抬下,他需要确保‘半瓜之间的那层皮’不被撕裂。

见状。

一旁的抬尸人立马明白怎么一回事,也是小心翼翼。

动作没了之前的粗暴。

将李合的遗体交接给刘阿莲后,莫三儿站在一旁,等待着行刑结束。

行刑期间,所有刽子手不得中途离去,这是东市刑场的监斩官早年定下的规矩,一直延续至今。

很快。

行刑结束。

栅栏外的围观者相继散去。

栅栏内,监斩官第一个离去,随后是捕快和郑书办,最后才是刽子手。

“三儿,等我一下。”

王泉招呼了一声,打开栅栏。

一群人鱼贯而入。

‘收尸人!’

莫三儿的眉头微微一皱。

按照规定,没有家人或者朋友帮忙收尸的死刑犯,由官府雇人将其尸体送往乱葬岗,葬了。

官府雇的这些人,来自大名鼎鼎的悲风楼。

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着……

刈骨如薅草,弃魄入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