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土地入股难题

林宇当选清平村新一任村主任的消息,如同春风吹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然而,他深知,要将田园综合体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首当其冲的难题便是推动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村集体合作社。这一步,既关乎着项目能否顺利启动,更关系到村民们未来的切身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难度亦是超乎想象。

上任伊始,林宇便和苏瑶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他们依据前期调研和专家建议,精心起草了一份详尽的土地入股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村民以土地入股后,将成为村集体合作社的股东,按照土地面积和质量享有相应的股权;村集体负责整合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和运营;引入的商家将独立经营各个产业项目,村集体则从商家的经营收益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管理佣金,用于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以及村民的年终分红。为了让村民们放心,他们还特意在方案中加入了保底收益条款,即便是在经营效益不佳的年份,村民们也能获得一定数额的保底收入,确保土地入股后的基本生活保障。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林宇在第一次村民大会上,满怀激情地向大家宣读这份土地入股方案时,台下的反应却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他心中的热情。

张婶,这位在村里出了名的直性子,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站起身来,双手叉腰,涨红了脸大声说道:“土地是咱的命根子啊,祖祖辈辈都靠着这片地吃饭、活命。现在让咱把地入股,要是赔了咋整?到时候连口饭都吃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可不能瞎折腾啊!”张婶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一片附和声:“就是啊,这地要是没了,咱心里不踏实。”“咱庄稼人,不懂那些个生意经,还是守着自己的地踏实。”

林宇看着台下激动的村民,心中一阵酸涩。他理解大家的担忧,毕竟土地对于农民来说,不仅仅是生产资料,更是一种情感寄托和生存保障。他连忙站起身来,安抚大家的情绪:“张婶,各位叔叔阿姨们,大家先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我知道大家担心土地入股后没保障,所以我们特意制定了保底收益条款,哪怕生意不好做,大家每年也能拿到一笔保底的钱,不会让大家饿着肚子的。而且,咱们村紧邻着那么多大型旅游景区,客源充足,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把产业做起来,以后的收益只会越来越多,大家分红也会越来越高。”

尽管林宇说得口干舌燥,试图用各种理由说服村民,但大家的疑虑并没有那么容易打消。刘旺财,村里的富户,头脑灵活,平日里就精于算计。他坐在角落里,一直默不作声地观察着局势,心中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心想:这土地入股听起来是个新鲜事儿,说不定能赚大钱,但也有可能血本无归。我可不能轻易就把自己的地交出去,先观望观望,看看有没有更大的利益可捞。

第一次村民大会就这样在一片质疑声和议论声中草草收场。林宇并没有气馁,他知道,要改变村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回到家后,他和苏瑶复盘了会议上出现的问题,针对村民们提出的担忧和疑虑,对土地入股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细化。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宇组织了一场又一场的村民大会。每一次会议,他都会邀请农业专家、经济学者前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土地流转、农村合作社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内外成功的农村发展案例,让村民们明白土地入股并非是一种冒险行为,而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同时,他还结合清平村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市场前景、收益模式和风险把控措施。

在一次村民大会上,林宇特意邀请了一位来自邻村的王大爷。王大爷所在的村子几年前也面临着和清平村类似的困境,但他们通过土地入股,成立了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如今村子已经大变样,村民们的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王大爷站在台上,激动地讲述着自己村子的发展历程:“各位乡亲们,我当初和你们一样,对土地入股顾虑重重,担心这担心那。可是现在看来,当初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咱们庄稼人,不能只守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要敢于尝试新事物,才能过上好日子。就拿我们村来说,以前也是穷得叮当响,现在呢,村里修了柏油路,建了新学校、新医院,孩子们上学不愁了,老人们看病也方便了。大家的收入更是翻了好几番,这都是土地入股带来的好处啊!”王大爷的现身说法,让台下的部分村民开始动摇,他们眼中流露出一丝心动,但仍有些犹豫不决。

为了让村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项目的可行性,林宇还带着大家实地参观了已经初步建成的一些产业项目。他们来到村里的试验田,这里种植着有机蔬菜和水果,长势喜人。林宇随手摘下一个西红柿,递给张婶:“张婶,您尝尝,这是我们按照有机标准种植的西红柿,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市场上可受欢迎了。要是咱们把村里的土地都利用起来,种上这些有机作物,再结合乡村旅游,让游客亲自采摘,这能赚多少钱啊!”张婶接过西红柿,咬了一口,酸甜可口的汁液瞬间在口中散开,她微微点了点头:“嗯,这味道确实不错。”

参观完试验田,林宇又带着村民们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民宿区。这里的民宿采用了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木质结构,雕花门窗,屋内布置着精美的手工艺品,充满了浓郁的乡村风情。林宇介绍道:“大家看,这就是我们以后要接待游客的民宿,等建好了,游客们来咱们村旅游,就住在这里,感受咱们的民俗文化。一间民宿一晚能卖好几百块呢,这可比咱们种地赚钱多了。”村民们看着眼前漂亮的民宿,心中不禁想象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场景,对土地入股又多了几分期待。

在林宇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张婶虽然嘴上还是有些不放心,但心里已经开始认可林宇的想法,她时不时地来找林宇,询问一些关于土地入股的细节问题。刘旺财看到形势逐渐明朗,也生怕错过这发财的好机会,开始主动向林宇靠拢,表达自己愿意入股的意愿。

然而,就在土地入股工作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部分村民在入股面积、股权分配等细节上产生了分歧,一时间,争吵声、议论声再次在村子里响起。林宇不得不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协调工作中,他一家一家地走访,耐心地倾听大家的诉求,反复权衡利弊,调整方案,力求让每一个村民都满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宇为了土地入股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人也消瘦了一圈。苏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默默地支持着林宇,为他分担工作,出谋划策。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协商和调整,村民们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纷纷在土地入股协议上签了字。

那一刻,林宇望着手中那一份份承载着村民信任与希望的协议,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信心与勇气,坚信只要与村民们携手共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在苏瑶的陪伴下,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田园综合体的美好未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