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龙潭初判:机遇与风险的权衡
- 重生198X:智启时代
- 冬夜的萤火虫
- 3550字
- 2025-06-27 12:47:43
夜色如墨,将江城这座初显活力的城市温柔包裹。陆扬回到家中,空气里还残留着晚饭后淡淡的油烟味。父母早已歇下,隔壁房间传来父亲陆卫国均匀的鼾声。整个家,乃至整个世界,仿佛都已沉入梦乡。
唯有陆扬的房间,灯光依旧。
他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旧书桌前,面前摊开的是几张草稿纸,上面用他自己才懂的符号和简图,勾勒着二道街的轮廓。而在他的脑海中,启智生成的“二道街初步商业生态图谱及风险评估报告”正以三维立体的形式缓缓旋转,每一个数据点都清晰可见。王磊那带着惊叹和几分懵懂的描述,则像是拼图的最后几块,为这幅图谱增添了生动的细节和人情味。
“启智,”陆扬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熬夜后的沙哑,“我们再详细过一遍。报告中提及的几类高利润商品,比如电子表、喇叭裤、港衫,它们的普遍货源,除了南方沿海,有没有可能通过其他隐秘渠道,比如……某些单位的内部处理,或者走私的小批量渗透?”他用笔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
“根据现有数据库及八十年代社会经济模型推演,”启智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客观,“此类商品主流货源确为南方沿海地区通过半公开或灰色渠道流入内地市场。少量特殊单位内部流通品存在,但规模极小,可遇不可求,不具备普遍性。小批量走私品因其高度隐蔽性,难以追踪稳定货源,风险极高。”
陆扬微微颔首,启智的分析与他前世的模糊记忆大致吻合。“那么,风险系数呢?如果我们初期就尝试切入这些热门商品,除了资金和货源问题,最大的风险点在哪里?被仿制冲击市场?还是……更容易引起那些‘地头蛇’的重点关注?”
“两者皆是。”启智迅速回应,“高利润商品在八十年代中期仿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一旦形成热销,短期内仿品即可充斥市场,压缩利润空间。更重要的是,此类商品利润透明度高,极易成为本地非正规管理团伙(即‘地头蛇’)的重点‘关照’对象。以宿主目前无任何根基和社会背景的状态介入,成为其榨取目标的概率为92.7%,遭遇恶意竞争或暴力驱逐的概率为78.3%。”
冰冷的数据,却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陆扬苦笑一下,他何尝不知道这些。只是,重生一次,总想走些捷径,但现实往往比理想要骨感得多。
“也就是说,那些最光鲜亮丽的生意,就像龙潭水面上漂着的肥肉,看着油光锃亮,底下却全是张着血盆大口的鳄鱼。”陆扬自嘲地揉了揉太阳穴,“我们现在这点小身板,别说吃肉了,不被当成小鱼小虾一口吞了就不错了。”
他换了个话题:“那报告中提到的‘潜在空白/低竞争市场’呢?比如个性化小饰品,像明星照片做的钥匙扣、手链什么的,在江城这种内陆城市,现在的接受度会有多高?启动难度和利润空间如何评估?”
“个性化小饰品市场在当前江城属于极早期萌芽阶段,目标受众主要为年轻学生群体。优点是启动成本极低,原材料易得,技术门槛几乎为零。缺点是市场需求量有待验证,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微薄,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且易被快速模仿。初步评估,适合作为辅助性或试探性业务,难以承担原始资本积累的重任。”
“信息服务类呢?比如代写书信、简单翻译,甚至……帮人解决一些小麻烦?”陆扬想起了后世那些五花八门的“跑腿公司”。
启智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进行更复杂的运算:“代写书信服务在特定人群(如文化水平不高的个体工商户、与外地亲友通信者)中存在潜在需求,但需求分散,难以形成稳定业务流。简单翻译服务市场需求量更小,且对宿主语言能力有要求。至于‘帮人解决小麻烦’,此项定义过于宽泛,涉及人际关系、社会资源乃至灰色地带,风险不可控,不建议作为初期选项。”
陆扬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椅子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启智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将各种可能性都摆在了台面上。热门生意风险太大,新兴生意前景不明,这似乎是个两难的局面。
他的目光无意识地再次落在那份报告的末尾——“特别关注点:西街尾巷口的旧书摊与废品收购站,其商业价值不明,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可能存在未被发掘的特殊价值或成为隐蔽操作的潜在地点。”
旧书摊……废品收购站……
这两个词在他脑海中盘旋。王磊当时描述那旧书摊时,语气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那旧书摊能有什么名堂?我看那老头都快睡着了。”
越是被人忽略的地方,越是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前世的他,庸庸碌碌,从未留意过这些角落里的微光。但今生,他拥有了启智,拥有了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
“启智,”陆扬坐直了身体,眼神重新聚焦,“关于这个旧书摊和废品收购站,除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这两个特点,你还能从已有数据中分析出其他潜在的价值可能吗?比如……特殊物品的出现概率?或者……它们在二道街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某种特殊功能?”
“根据现有数据,无法直接评估特殊物品的出现概率,此项依赖于随机性和宿主的专业辨识能力。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此类地点在信息相对匮落的时代,有时会成为特定信息或物品的非主流集散地。其低关注度也使其成为进行某些低调交易或观察的理想场所。若宿主具备相应的‘淘宝’知识与眼光,其潜在回报率可能远高于传统商品交易,但同样伴随极高的不确定性。”
陆扬的指尖在“旧书摊”三个字上轻轻摩挲着。他知道,这或许是一条更难走的路,充满了未知,但相较于那些看得见的陷阱,这种未知反而让他感到一丝兴奋。
一夜的思考与推演,窗外已泛起鱼肚白。陆扬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微凉的空气涌了进来,让他混沌的头脑清醒了不少。
该给王磊打个电话了。有些想法,需要和他通通气。
江城邮电局门口,公用电话亭前已经排了三两个人。陆扬耐心地等待着,轮到他时,他熟练地投币,拨通了王磊家那个在整个筒子楼都算稀罕物的电话号码。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传来王磊睡意惺忪的声音:“喂?谁啊……大清早的……”
“磊子,是我,陆扬。”
“扬哥!”王磊的声音一下子清醒了,带着几分激动,“怎么了扬哥?是不是有啥新指示?”
陆扬笑了笑,语气平和:“没什么特别的指示,就是想跟你再合计合计二道街的事儿。昨天咱们回来后,我又仔细琢磨了一晚上。”
“哦哦!扬哥你快说,我听着呢!”电话那头的王磊似乎已经从床上蹦了起来,背景里隐约传来他母亲的嗔怪声。
“磊子,二道街的情况,比我们最初预想的还要复杂一些。那些卖热门货的摊子,比如电子表、喇叭裤,确实赚钱,但你也看到了,那些地方鱼龙混杂,我们现在没钱没路子,一头扎进去,风险太大了,很可能钱没赚到,先惹一身麻烦。”陆扬缓缓地引导着。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王磊的声音有些失落:“扬哥,我明白了。那些地方……确实不是善茬。那……那我们是不是就没机会了?”他昨天还兴奋地想着能跟着陆扬干票大的呢。
“机会肯定有,但得换个思路。”陆扬的声音沉稳有力,“你想想,水面上的东西,大家都看得见,抢的人自然就多,水也浑。但有些东西,沉在水底,或者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反而没人注意,是不是就给了我们机会?”
“水底的……角落里的?”王磊有些迷糊。
“对。”陆扬继续说道,“我琢磨着,咱们刚开始,本钱不多,经验也缺,最重要的是先稳扎稳打,积累一点原始资本,同时也把二道街的门道再摸熟一点。所以,那些太招摇、竞争太激烈的地方,咱们暂时先不碰。”
“那我们从哪儿下手呢?”王磊急切地问道。
“我们得找那些信息不对称,或者一般人看不上眼,但可能藏着机会的地方。”陆扬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比如,那些看起来冷冷清清,甚至有点‘破烂’的地方,说不定就能淘到宝贝。这样一来,风险小,投入也少,就算不成功,咱们也亏不到哪里去。你觉得这个思路怎么样?”
王磊在电话那头“啊”了一声,似乎在努力消化陆扬的话。过了一会儿,他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扬哥,你的意思是……咱们不去卖那些好东西,反而去找那些……没人要的玩意儿?”
“可以这么理解一半。”陆扬耐心解释,“不是没人要,而是大部分人没发现它们的价值。这叫‘捡漏’。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具体怎么做,我们还要再仔细合计。但大方向上,我倾向于先从低调、稳妥的地方入手,你觉得呢?”
王磊虽然对“捡漏”这个概念还是一知半解,但对陆扬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他立刻说道:“扬哥,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只要能赚钱,能跟你一块儿闯,干啥都行!那些热门生意确实吓人,咱们先稳当点好!”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陆扬欣慰地笑了,“具体的,我们见面再细聊。你这两天也多留心一下,看看身边有没有什么……嗯,跟旧东西、旧书报相关的消息。”
“旧东西?旧书报?”王磊重复了一句,随即恍然大悟般地“哦”了一声,虽然他还是没太明白这和赚钱有什么直接联系,但陆扬的吩咐,他一定会记在心上。
挂断电话,陆扬长舒了一口气。王磊的信任和支持,是他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抬头望向远方,晨曦已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二道街的龙潭依旧深不可测,但他似乎已经找到了那根可以探入水底的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