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求长生,路漫漫!

言罢,石猴纵身而起,追逐渔民。

它是天生异种,力气颇大。

很快,就被它按住了一个年老体弱的老渔民,粗暴地剥下他的外衣。

然后不顾对方的哭嚎,献宝似地跑到陶白面前。

“大哥,衣服!”

在花果山中,猴子们许多都是身无片缕,石猴在陶白的教导下,倒是知道廉耻,用树叶做了一件裙子穿着。

它很羡慕陶白身上的粉色袍子,所以看到渔民身上穿的衣服,见猎心喜,才会剥下对方的衣服。

瞥了一眼这粗陋的麻布衣物,陶白摇了摇头。

“还给人家吧,我带你去找更好的!”

听得这话,石猴喜滋滋地,连忙又跑过去将那件麻衣丢到老渔民手中。

陶白走上前,看着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老渔民,不由得暗自摇头。

在这个存在仙神妖鬼的世界,对凡人来说,更加残酷!

“走吧!”

陶白带着石猴,离开了这处海滩。

至于之前乘坐的桃木船?

就留给这些渔民吧!

也算是他们的一笔意外之财。

......

大汉,苦水镇。

现在距离唐僧取经足有八百余年,还不是大唐统治。

此镇中央有一口苦井,水质苦涩,却是全镇人的饮水来源。

陶白带着石猴走在有些泥泞的街道上,过往的百姓见到他们,都是一副惊慌模样,纷纷避让。

一个血瞳小孩加上一只金色猴子的组合,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莫不是妖怪?

对于这些凡人的反应,陶白不为所动。

他带着石猴一路前行,学习着此地人类的语言。

花果山的妖言妖语,和其他地方的语言,可不一样。

在原著之中,石猴也是在这里滞留了八九年。

只是对于石猴和陶白而言,学语言是很简单的事情。

最为关键的,是寻仙!

等到他们到了苦水镇上最大的成衣店,南赡部洲的语言就基本被他们掌握。

“给它订做两套衣服,我要最好的料子!”

店中,陶白指了指石猴。

看到这只不到一米高的金色猴子,成衣店老掌柜不由得苦笑。

“客人,您怕不是在开玩笑,它,它是一只猴子啊!”

此言一出,陶白还没说什么,石猴已然生气了。

它上去就揪住了老掌柜的衣领,气势汹汹地将一张猴脸怼到对方面前。

“猴子怎么了?猴子不能穿衣服吗?”

老掌柜一愣,随即双腿打颤,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滚落下。

“妖,妖怪!”

“什么妖怪?会说话的猴子没见过?”

陶白淡淡一笑,将石猴拉开。

“让你做衣服你就做衣服,怎么,还怕我少你钱?”

“不敢,不敢!”

老掌柜的擦着脸上的冷汗,这才看到陶白的一双血瞳,不由得心中更加害怕了。

眼前这两个,肯定是妖怪!

但是他不敢叫嚷,生怕这两个妖怪一怒之下杀了他。

在陶白和石猴的监视下,他只能动手,开始给石猴量身体,然后做衣服。

一直忙碌到傍晚,石猴的两套衣服才做好。

都是采用最好的丝绸,分青红二色,摸上去柔顺丝滑,让石猴欢喜不已。

它穿上衣服,学着人类走路的模样在屋中踱步,看得老掌柜心悸不已。

“老倌儿,你看我像人不?”

老掌柜吞了吞唾沫,连忙点头道。

“像,像!”

太可怕了,一只猴子穿人的衣服,说人的话,还学人走路。

这不是妖怪是什么!

陶白瞥了一眼瑟瑟发抖的老掌柜,手一挥,一枚拳头大小的桃子就落在了对方手中。

“这是做衣服的报酬,猴子,我们走吧!”

他带着喜滋滋的石猴离开,老掌柜不敢阻拦,怀里抱着一个桃子愁眉苦脸。

那两套衣服,可是他用了最好的料子做的!

不过,手中的桃子,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让他终于忍不住低头咬了一口。

“嗯?”

桃肉入口即化,一股莫名的暖流从腹中升起,随即流转全身,让他感到精力充沛。

甚至,整个人都像是年轻了好几岁!

“这是,仙桃?”

老掌柜顿时激动了起来,这样的话,这个桃子,比起他做的那两套衣服,要珍贵多了。

......

陶白带石猴做好衣服,继续前行。

这一次他的目标,是苦水镇中最大的私塾。

没错,他刚刚在成衣铺中,已经从那名老掌柜口中打探到了许多信息。

学会人言还不够,还需要认字。

这一点,非常重要!

此时天色已晚,陶白和石猴的体型不大,顺着墙根走,不虞被人发现。

苦水镇的私塾不大,不过几间屋子罢了。

陶白和石猴轻易翻墙进去,很快就找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

一堆泛旧的竹简!

没错,就是竹简。

这个时候纸张还没有盛行,却是用竹简记事。

陶白不以为意,将竹简用一个麻布袋子装了起来。

石猴在一旁帮忙搜捡,口中抱怨道。

“大哥,这些玩意儿又不能吃,干嘛带走!”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别废话了,快点装!”

很快,他们就将所有的竹简都装到了袋子里,然后由石猴扛着,一人一猴跳上围墙消失不见。

等到私塾发现所有的书消失不见,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

在装着竹简的柜子里,一枚粉色桃子莹莹发光。

陶白从不白拿别人的东西,他觉得自己给出的报酬,足以抵消那些竹简的价值。

......

天高地阔,白日生辉。

旷野之中,一头老黄牛迎着朝阳向前慢步走去。

牛背之上,坐着一名粉衣孩童,还有一只青袍猴子。

猴子手中捧着一卷竹简,口中念念有词:

仓颉作书,以教后嗣。

幼子承昭,谨慎敬戒。

勉力风诵,昼夜勿置。

苟辑成史,计会辨治。

超等轶群,出元别异。

却是大汉私塾中的启蒙读物,《仓颉篇》。

陶白听着石猴口中颂念,神情若有所思。

西游世界,很多地方与前世相差仿佛。

比如说,造字的,也叫仓颉!

半个月之前,他在苦水镇给石猴做了两套衣服,又拿走了私塾中的竹简。

然后,他就带着石猴开始寻仙问道。

奈何,半月以来,一无所获。

倒是从一户村民手中买下这头垂死老黄牛,用变出的桃子喂其吃下,竟有了力气,从此驮着他们四处游荡。

而竹简上的文字,也被他和石猴认了个完全。

至此,前路再无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