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半月后,青衣江渡口。

“兄长且收下这些,兴之所至时也可赋诗抒怀。“

“秋弟思虑周全。“弈秋又取出一蓝一绿封皮笔记:“这些也带着,或有用处。“

弈芳摩挲书册静默良久:“自襁褓相伴十九载,此去竟是首别...“双手紧握弟弟肩头,“容我再看仔细些,此生怕是再无机会了。“

兄弟相顾无言,骤闻催军鼓响。弈秋急退两步挣脱兄长:“定要光复长贵故土!“凌洛横身隔开二人,对弈芳拱手:“将军放心前行,秋弟自有我看顾。“弈芳深深凝望胞弟,转身没入行军队列。

二十天后,巫山笼罩在浓雾之中,弈任与弈醇骑马并行在队伍前列。看着后方迟迟不动的兵马,弈任用马鞭敲了敲鞍鞯:“洛末将军总是殿后督军,这么畏首畏尾的......“

“他考虑得太多,“弈醇突然勒住缰绳,战马在原地踏出几个碎步,“虽然大多是杞人忧天,但在西疆确实因此引发军心不稳,还遭到同僚排挤。“

“按说先取汉中再图扩张,这本是蜀地政权传统的战略......“弈任望着山崖下若隐若现的栈道,“可他现在连这个都不愿采纳。“

弈醇从马鞍袋里取出水囊灌了两口:“他太在意权威是否受损。以他的才能,不管用哪种方略都能打下半壁江山,但他更希望被众将簇拥着建立功业,而不是在质疑声中作战。不过终究是听得进劝的——前日弈秋给他的东出扩张留了一席之地,他不就高高兴兴同意提前北伐了么?“

战马突然被山风惊得扬起前蹄,弈任抓紧缰绳喊道:“把天下托付给这种人真的合适?“

“总好过去给平王送粮种地!“弈醇大笑着扬鞭指向云雾中的千山万壑,“至少在这巴蜀之地,你我的抱负还能化作刀剑!“

沉默行军数里,弈任忽问:“当年汉中失散,你因何迟我一年入蜀?“

弈醇捻着缰绳回忆:“滞留汉中数日,岂料官道突遭封锁,要收缴关中豪绅财物。我连夜沿汉江南下,至襄阳北郊薄暮时分...“他声音渐轻,似坠入往事:“那日初醒恍惚,见河面薄雾氤氲,循着支流误入华泽。逆流而上时,两岸芳草萋萋,落日熔金之际,忽见萤火明灭于彼岸花丛...我在晚风中泊船上岸,不知在花海中流连多久。“

弈任勒马追问:“后来呢?“

“醒来已在栾风先生的茅庐。“弈醇眼中泛起暖意,“他授我诗文酿酒之道,那确是我此生最惬意的时光。“

“那为何离开?“

“某夜他说我尘缘未尽,许我倦时可归。我沿华泽重回汉江,辗转来此。“弈醇扬鞭遥指云雾巫山,“如今想来,恍如大梦。“

北上夺取汉中的大军已抵达关前,却在险峻的蜀道前逡巡不前。弈芳与志敏望着蜿蜒狭窄的山道,双双紧锁眉头,眼中难掩焦虑。

“这般险要地势必藏伏兵,何况尽头还有汉中精锐镇守。“贝尹抚着腰间剑柄,语调凝重。

“打听过了,汉中守将郭扬是天下闻名的骁将。“弈芳握拳抵住木栏,青石在掌下簌簌落灰。身后将领们窃窃私语,尽是悲观之辞。唯独志敏的战马焦躁地刨动山岩,蹄铁与碎石相击迸出火星。

弈芳侧目望去,见志敏手中钢枪已深深扎入地面,鹰隼般的目光似要洞穿重重山峦:“志敏可有良策?“

青年将领猛然抬头,眼中精光乍现:“大军穿越蜀道需几日?“

“至少二十日。“贝尹回望蜿蜒如蛇的军队。

“十五日。“志敏拔出钢枪,枪尖遥指天际:“末将愿率八百轻骑今夜突袭。“

“太过弄险!“贝尹按住剑柄,“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此刻唯有用奇招!“志敏踏前一步,甲胄铿锵作响:“若按常规行军,我们必被拦在汉中城外!“

弈芳凝视地图良久,沉声道:“贝尹将军统帅大军稳步推进,志敏你...务必活着回来。“

待志敏领兵隐入夜色,贝尹望着沙盘沉吟:“志敏部曲如何安置?分兵还是交由副将?“

“大军不可令出多门。“弈芳解下兵符递过,“由将军统一调度最为稳妥。您素来持重,纵然错失战机,也强过冒险折损。“

志敏将要走完蜀道的时候,远远望见关隘上布满守军,当即调转方向绕行偏僻山道。趁着夜色掩护,悄然踏上汉中平原,马蹄裹布直扑汉中城而去。

郭扬自蜀地叛乱伊始便接到严令:不得主动出击,务必死守汉中。这让他胸中块垒难消——当初赴任时特意挑选的尽是些与胡人有血仇的精锐,如今屯兵在这胡汉交锋的最前线,却只能困守孤城,当真是枉费了他这番苦心安排。

此刻他正按剑立于城楼,目光如炬扫视着漆黑夜幕。忽然耳廓微动,捕捉到风中异样的震颤。双刀出鞘的铮鸣划破寂静,转瞬间他已跃上垛口。暗夜中一队人马正鬼祟逼近,刻意压低的脚步声反倒暴露了行踪。郭扬早命人熄了灯火,此刻鹰目灼灼洞穿黑暗。

城砖传来铁器刮擦的细微响动,成都陷落时的传闻突然浮现脑海——“志敏夜袭破成都“。他闪电般翻身跃下城墙。月光如水银泻地,映出数十道攀附在城墙上的黑影。刀光连闪间,数条绳索应声而断,惨叫声次第炸响。

城下志敏听得动静心知不妙,喝令部众先撤下城墙。脚跟尚未站稳,两道寒芒已挟着罡风扑面而至,周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哀嚎。志敏瞳孔骤缩,挺枪欲取敌将首级,忽觉颈侧寒意森然,急撤步旋身,一绺断发在月光中缓缓飘落。

自己方才躲过致命一击时,后背已完全暴露在对方攻击范围。他猛夹马腹,战马疾驰间转身舞动银枪,霎时响起数声金铁交鸣,铁甲表面传来强烈震颤。缠斗十余回合后,趁对方追击不及之际,他反手掷出银枪,不料兵器破空声骤然逼近——银枪竟被对方反掷回来。志敏接住兵刃,纵马绝尘而去。

郭扬回望城楼时,守军才堪堪点亮零星火把。待得震天战鼓响彻夜空,营火冲天而起,地面已横陈五六具尸体。入城后,但见将官们正仓促整军,士卒睡眼惺忪列队待命。郭扬喝令解除警戒,在士卒的叹息与军官的困惑中,召集主要将领商议。

甫入军帐尚未落座,众将只是责备关口的守军:“既称守关为何不设岗哨?““敌军怎会如入无人之境?“郭扬仅令加强防务便草草散会。五日后果有黄衣钦差前来问责,斥其“任人唯亲““军纪涣散“,并且再次强调严守汉中。郭扬气不打一处来,这时随行的副官告诉他可以死扣住军令的字眼——“严守汉中“,于是郭扬下令撤走全部关防驻军。

十五日后,贝尹与弈芳随主力兵临汉中城下。志敏自夜袭失利后每日暗探城防,却总见那道身影如铁铸般矗立城头。即便令部属轮番叫阵挑衅,守将始终昼夜值守,这般毅力令志敏暗叹“真乃神人也“。白日决战时,志敏主动邀战却被郭扬凌厉攻势压制,幸得弈芳及时救援方得脱身。当夜三人聚首军帐,望着城防图眉头紧锁。

“五丈护城河配三重瓮城。“贝尹指尖划过图纸。

“五万精锐,千日粮草,不愧北伐要塞。“弈芳轻叩案几

“更棘手的是郭扬!“志敏拍案而起,“此人十二时辰不眠不休坐镇城楼,插翅难越!“

沉默笼罩军帐,忽闻弈芳抚掌道:“强攻无益,或可智取。“说着取下帐中悬挂的感慨西楚霸王项羽的《英雄叹》条幅。次日深夜,数名精擅秦腔的士卒白衣登台,悲怆乡音随风入城。守军多系流离秦地子弟,闻之无不掩面。

第三日黎明,两名使者捧匣至城下:“志敏将军特赠郭将军......“话音未落,双刀破空斩开木匣,两颗胡人首级滚落尘土。郭扬下城查验方才回到城中,平王派来的监军已疾言厉色:“私会敌使,意欲通敌?“,又频频说要军法处置。

正当争执,城外忽现万千旌旗,“讨胡““光复“战号震天。郭扬按住欲放箭的副将,转身直视监军:“诸君可知为何戍守汉中?“

“驱逐胡虏!光复长安!“三军怒吼响彻云霄。

寒光闪过,监军首级落地。郭扬剑指苍穹:

“开城门!迎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