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共51章
倒序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
绪论
第一章 从盛唐文儒到中唐通儒
第一节 中唐危机
第二节 应时而生的通儒
第三节 中唐通儒的礼学、史学、吏能特征
第四节 中唐通儒与盛唐文儒之身份辨析
第五节 中唐通儒的身份认同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 文学流派在中唐的起步
第一节 文学流派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第二节 文学流派的前身和发展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定义和特征
第四节 萧—韩文学流派的形成
第五节 萧—韩文学流派的主要成员
第六节 萧—韩文学流派代际关系
小结
第三章 作为礼官的萧—韩文学流派作家
第一节 萧—韩流派作家的礼官身份
第二节 流派礼官对中唐复礼中兴的意义
第三节 萧—韩流派礼官对中唐科举文风的改变
小结
第四章 作为史官的萧—韩文学流派作家
第一节 萧—韩文学流派作家的史官身份
第二节 史家家传和师承观念与流派的形成
第三节 流派作家的史作
第四节 流派作家的历史观
第五节 流派作家的史官意识对古文运动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作为传奇创作者的萧—韩文学流派作家
第一节 从小说到传奇——流派作家的传奇创作
第二节 交织的身份与创作思想——史家与传奇作家
第三节 实录—传闻—虚构:流派作家与渐变的传奇文体
小结
第六章 作为循吏的萧—韩文学流派作家
第一节 帝国经济之才
第二节 幕府智囊
第三节 吏治一方
小结
第七章 唐宋变革视野中的萧—韩文学流派
第一节 唐宋变革的多元内涵
第二节 从中唐通儒到北宋官僚士大夫的身份认同
第三节 萧—韩文学流派与官僚士大夫政治形态的形成
小结
附录一 萧—韩流派成员活动年表(735—836年)
附录二 流派中人物生平考证等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更新时间:2025-04-27 16: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