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校办产业或实践基地模式

校办产业或实践基地模式是我国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主要形式和途径,指的是地方高校通过自己创办科技产业或实践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方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直接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高校和区域社会的联系,克服其自身的惰性,促进其按照社会需求进行改革;能够有效地改善地方高校科研经费不足的现状,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其最大的特点是地方高校既是企业的创办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属于高校内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模式。当前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管理体制是在将高校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分离的前提下,依法设立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或从现有的校办企业中选择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全资企业,加强对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该企业代表高校统一持有高校企业及高校对外投资的股权,统一对企业实施投资、经营和管理,并承担一定的保值增值责任。其还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产权关系和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软件、天大天财、交大昂立、浙大中控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企业,不可忽视的是,地方高校也已经悄然加入校办企业的行列,且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地方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地方高校的办学实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地方高校的声誉。

【典型案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袁如恩:《高校校办企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校办企业为例》,合肥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是由原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勘测队和学院的岩土工程研究所及土木实验室等联合组建的,成立于1994年。获得由我国建设部颁发的乙级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和安徽省建设厅颁发的地基基础检测资质证书。勘察院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已经具备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工程测量、地基基础检测、桩基高低应变检测、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超声测缺、钢筋分布和保护层厚度测定;桩基和路基以及混凝土构件钻探取芯、剪切波速测定、地面脉动测试、十字板剪力试验、声测管测桩、锁定力检测、工程勘察及测试技术咨询等勘察和检测手段。

20年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在安徽省范围内独立承担了上万个工程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和数百个工程的桩基检测任务。如安徽图书城、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安徽省人大会议中心、古井大酒店、安医大教学楼、安徽建工学院教学楼、包河政务区、安徽省电力调度中心、合芜高速公路接线工程、合安高速公路、合徐高速公路、徽杭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等一大批全国及全省重点工程项目,为安徽省的交通及建筑工程做出了一定贡献,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置信度。

【典型案例: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吴苡婷、王春:《上海大学:美丽“四合院”点亮高校产学研发展之路》, 《科技日报》2013年2月6日。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还有一个身份:上海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这家100多人的机构一年到头订单不断,机器轰鸣,年产值超过1亿元。同时,这里还承担着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工作,并随时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着便捷服务,它为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精密机械系、机械自动化系、自动化系和工程训练中心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产学研合作平台。21世纪初,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系的16位教授联合发起成立了这家设计院,设计院占用了上海大学新校区东部的一片区域,也约定可以利用学校各类资源。作为回报,设计院每年支付给学院科研咨询教育费10多万元,每三年支付给学校科技咨询费60万元。而且这里还是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虽然价值8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全部是企业自己购置,但是设计院为全校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服务。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教师在这里从事的任何科研工作都不用付费,其他学院教师有需要使用这里的仪器设备和材料,只需要支付成本费用即可。

在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方面,这里的运作机制非常灵活。据一位教授介绍,设计院承接了一个项目,由于他的专业优势,设计院希望他参与到该项目的研发中来,设计院会以上海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的名义,将5万元的研发费用转到学校科技处,作为他的横向科研经费,并计入学校对他的年终考核。这些年来,设计院的效益节节攀升,2008年产值4000万元,2009年4200万元,2010年5200万元,2011年1.1亿元;设计院承接的项目有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速精密微型轴承精度寿命试验机开发与试验技术研究”和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的“汽车功能模块化柔性自动装配关键技术”等项目,还涉及了医疗器械、环保材料等制造的各种流水线研发和制造。因为科研能力和操作能力时刻能与市场保持高度衔接,这里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战能力得到了各大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