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黄门山三杰妙手劫敌营

看见立在城头的“摩云金翅”欧鹏虎目圆睁,厉声质问。钮文忠道:“将军守晋州,文忠守汾州,唇齿相依。近来辽国南征甚急,文忠唯恐独力难支,特来与欧将军商量应对之策。还请将军打开城门,咱们坐下说话。”

欧鹏冷笑道:“你已投降辽国,休要赚我。让你进来,无异于开门缉盗!有本事就来打成,让你知道梁山好汉的手段!”

钮文忠见欧鹏拒不上当,冷下脸来,道:“我顾及同僚一场的情分,给你几人一个机会,既然你不识时务,就休怪我翻脸无情!”

说罢,下令弓箭手向城上放箭。欧鹏便指挥晋州守军用弓箭还击。

弓箭对射,欧鹏军居高临下,自然得便利条件,优势尽显,占据上风。钮文忠军被射退,撤后二十里下寨。

路上钮文忠对安士荣、于玉麟道:“欧鹏早有准备,我观晋州城防甚是坚固,出自高人手笔,我军就是再有数倍兵力也难攻破。还是等辽国援军到来,再做打算。”

安士荣、于玉麟称是,众人依山傍水,安营扎寨。

钮文忠派出快马往太原府去,把晋州的情报告诉辽将贺重宝,请求前来支援。

且说欧鹏等人在城上见钮文忠退军,“神算子”蒋敬忽生一计,道:“我见钮文忠仔细端详晋州城坊,才有了退意,估计是觉得晋州城防御坚固,易守难攻,因此放弃,等待辽军来援。若我军今夜前去劫营,彼处必然没有防备,可获全胜。”

欧鹏道:“钮文忠乃宿将,他手下安士荣、于玉麟都征战沙场多年,临敌经验丰富,岂会不加防范?”

蒋敬道:“按照人的惯常思维,善守者不会轻易进攻,以免舍长取短。我今反其道而行之,钮文忠等辈皆粗陋之辈,必不能料到此计。”

欧鹏犹自将信将疑,“铁笛仙”马麟道:“二哥所言甚妙,以小弟之见,当有九成胜算。”

欧鹏见二人都这么说,便道:“好!咱们三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今夜全军饱食,也不留人守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咱们全军偷袭敌营,端掉钮文忠这支军马!”

蒋敬原本还想安排夜袭军、接应军、守城军,听欧鹏豪气干云的一番说辞,也激起他的求胜欲望,便道:“大哥下定决心,我二人舍命相随!”

三人做了决定,当下仔细筹划夜间的行动计划。

当夜二更时分,晋州军悄悄出城,人衔枚,马勒口,潜行至钮文忠营寨,已是四更天。

钮文忠营寨果然不设防,只有四角设了岗哨,一队士兵常规巡夜。

当下欧鹏、马麟一左一右,蒋敬在后,率领一万军马齐声呐喊,杀入敌营之中,四处防火,砍杀出营查看的敌军。

四更天是士兵沉睡正酣,意志最为薄弱的时辰,大多数军士在睡梦中被惊醒,懵懵懂懂不知发生了何事,便被杀入营中的欧鹏军割了头颅。

欧鹏一枝铁枪,马麟一把大滚刀,在钮文忠营中任意驰骋,乱砍乱杀,不知有多少士兵死于他俩之手。

赫仁大帐着火,逃避不及,竟活活烧死在里面。

卢元刚从营帐中出来,便被纵马飞奔的马麟一刀砍为两段,上半身飞出,下半身犹自站立不倒。

“熊威将”于玉麟见机快,抢出营来,上马召集散兵,指挥战斗,迎面看见欧鹏,不禁大惊失色,不及搭话,只见欧鹏一条铁枪杀到跟前。

于玉麟举刀相迎,二人在火光中你来我往,斗作一团。

一来欧鹏的本事略胜一筹,二来于玉麟遭遇劫营,惊慌失措,心态上先自失衡。战不十合,于玉麟腰上中了一枪,却待要走,被欧鹏赶上,背上又挨一枪,落于马下,被晋州军乱刀砍死。

汾州军被杀得七断八续,不能相顾。

“貔威将”安士荣杀出营来,乱军中见无法挽回败局,四处寻觅钮文忠。

钮文忠被一队亲军护着,且战且走,遇到安士荣,二人合兵一处,杀出重围,往北投辽军去了。

欧鹏、蒋敬、马麟三人带领晋州军四处赶杀,一万汾州军战死烧伤三千余人,三千人四散逃亡,三千人投降,钮文忠、安士荣只带走不足一千残兵。

欧鹏等三人缴获钮文忠军的军器辎重,凯旋而归,回到晋州城,收编降卒,复又严密把守城池,以待辽军。

却说钮文忠、安士荣损兵折将,往北奔逃,不一日,于路途上投奔正往南行军的贺重宝军中。

贺重宝详细听钮文忠诉说被欧鹏劫营的来龙去脉,不禁勃然大怒,道:“太真王爷指望你为先锋,拿下晋州,谁知却被欧鹏偷袭得全军覆没,留你何用!”

言讫,令手下拖出去斩了。

可怜钮文忠出身绿林,十余年前跟着晋王田虎起事,做到枢密位置,与二大王田豹、三大王田彪、猛将山士奇并列为晋军四大方面军主帅,手下聚集四威将、十六太保,风头甚劲。后来辗转跟了魏王卞祥,并先后手刃昔日战友田彪、田豹,毫不留情。如今又投降辽国,不料多行不义必自毙,今日却被辽军斩了首级。

曾经在他手下的四威将、十六太保中仅存的“貔威将”安士荣陪他一同命赴黄泉。

贺重宝杀了钮文忠,催动大军径往晋州而去,如能拔除欧鹏军这个嵌在河东路上的钉子,西路进攻东京开封府途中将一马平川,再无抵抗。

宋江率领秦军日夜兼程赶回东京开封府勤王,“青面兽”杨志的三千马军先行抵达汴梁城。

宋徽宗闻报大喜,对左相崔靖、右相郑居忠道:“还是宋卿有忠义报国之心,奉旨归来何其速也!”

崔靖嘴上称善,心中隐隐不安,秦王宋江固然忠心可嘉,但他的野心同样昭然若揭,那就是掌控朝堂,成为大宋第一权臣。崔靖位居左相,对此感觉十分敏锐,暗暗觉察自己的位子不稳。

杨志登上朝堂,三呼万岁。

当年宋徽宗化名“白衣秀士”王伦,在梁山看到杨志与林冲争斗时,便对他印象深刻,如今见他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面上一大块儿青记更显威武,不禁心中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