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酒后吐真言抑或驭心术

“那些年,西夏屡犯西北,劫掠粮食和汉人子女。辽国蠢蠢欲动,只待宋军被西夏击溃,便撕毁盟约,进犯中原。大宋处在生死存亡之秋,一招不慎便会举国倾覆,汉家江山将被外族统治。”

“幸亏朝廷派种谔镇守西北,老种经略相公采取一系列措施,终于遏制住了西夏的攻势,辽国没敢轻举妄动,化解了一场严重的军事危机。”

“那时候,只有十几岁的我便立志成为种谔那样的名将,镇守边关,驱除鞑虏,名留青史,国士无双。”

“可惜,走出宋家村与人比较我才知道,自己文不能兴邦,武不能安国,犹不知天高地厚,妄图凭才学武艺进入仕途,当真是痴心妄想。”

“直到二十几岁,倚靠父亲老太公花费银两上下打点,我才进入郓城县担任一个小小官吏,负责处理往来公文,起草和誊写文案,起早贪黑,自己都觉得虚度光阴。”

“在县衙门这几年,我通过审阅大量公文,见识到了朝廷在‘六贼’治下的黑暗,明白了还有千千万万百姓生活疾苦,无处申诉。奇怪的是,我并没有对官场灰心,反而如饥似渴的阅读这些凝聚着恶毒与血泪的公文,我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吃人。”

“突然有一日,我醍醐灌顶般的从这些公文里读懂了人性,我仿佛能透过一字一句,看清楚人心在想什么。从此之后,上司、同僚、百姓,在我面前都成了透明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个眼神儿,我都知道他们下一步的打算或者心中的困惑。没错儿,我学会了读心术,无师自通。”

“从此之后,我的人生有了方向和目标。我一边通过读心术获取信息,一边学习用语言和行动控制他们为我所用。一边把公文里的线索分类编辑,联系起来,一边找出有用的内容,安排布局。我找到了通往理想的路径,尽管这其中布满了荆棘和泥泞,还有不计其数的不确定因素,但是,我有一个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坚定的信念。我想我会成功,不然上天生我何用?”

“我把人生目标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拥有显赫的声名;第二个阶段是为朝廷铲除‘六贼’;第三个阶段是出将入相。为达目的,我可以不择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落草为寇和接受招安。只要是捷径,皆可一试。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我基本完成了所有的目标,直到今日。”

“在我研习自创的读心术之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他看待问题的底层逻辑。比如我出身富户,那么首先想到的是阶级跃迁,功与名的诱惑超越一切。再比如梁山聚义中许多兄弟来自于下九流,能过上饮酒吃肉的日子便是他们的梦想,才不管谁当皇帝。”

“比如朝廷武将出身的头领们,特别是在祖上盛名之下,背负重振家族声望的将领,他们不会想要颠覆大宋,因为只有朝廷不灭,他们才有重新崛起的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谁也不愿意从头再来。”

“只不过腐朽的朝廷、黑暗的吏治让他们的希望遥遥无期,他们只有通过造反来抗争,但是要知道,他们抗争的只是奸贼,而不是朝廷,抗争是命运,而不是人生,如果给他一个效忠朝廷的机会,他宁愿为国战死沙场,只要九泉之下不愧对列祖列宗便好。”

“又比如燕王。你祖上乃是汉末三国时期江东四大家族顾、陆、朱、张中的朱家,出身武将世家,但经历朝代更迭,偏偏大宋扬文抑武,致使你的家道中落。燕王骨子里有贵族的傲气,也有平民的自由不羁,燕王既有传统的忠义情怀,又有颠覆传统的毁灭气质。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特质,却形成了独有的行事风格——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这种魅力能吸引怀有理想主义的人追随左右,因为他们天生厌恶腐朽的东西。”

“大宋内忧外患,激起了你的英雄情怀,你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你要用才华证明大宋需要你。我的梦想就是如此,但这不是你的梦想,你的梦想不是拯救,而是重建。”

“所以当大宋起死回生之日,也就是你的造反之时。”

“不过,这只是你的个人英雄主义,并非天下苍生愿意看到的。你自认为可以颠覆大宋,再建一个理想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治病远比生孩子容易的多。”

“你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花费数代人的心血,才有可能让中原大地恢复今日大宋的繁华气象。这期间你还要经受大宋遗民的叛乱、各地割据势力的对抗、西夏与辽国的趁火打劫,甚至名利诱惑下的众叛亲离。”

“如果燕王做好准备了,你尽可以杀掉我,去跟满目疮痍的大宋血战。但要记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宋远比你想象中强大的多。远的不说,永兴军路延安府种师道、秦凤路渭州种师中兄弟二人手上还有在与西夏军战斗中历练过的一十八万朝廷禁军,你有把握招揽过来或者打败他们吗?”

“辽国不自量力,是因为他不知大宋还有百余年的气运,王庆、田虎、方腊、晁盖,还有柴进,都只是顽癣之疾,而非催命之鬼。如今‘六贼’已除,百姓盼望一个中兴的太平盛世之局,而不是再等几十年,等到战乱平息。”

“换句话说,无论是朝廷,还是市井,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靠谱的宰相,而不是一个能打的战神,他们需要的是我,而不是你。”

“贤弟,今日为兄吃多了酒,言尽于此,究竟如何裁处,你自己看着办吧。能在大宋朝中担任宰相,为兄心愿已足,此生再无遗憾,哈哈……”

朱武也吃醉了,依稀记得宋江跟他和一众兄弟说了好些话。

为什么会吃醉,他也不清楚。也许是因为这些年来清醒的时候太多了,今日就想痛饮一醉。也许是宋江的话触动了他,他不想去想,不如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