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3年)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 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 3935字
- 2025-02-22 04:29:47
第二节 中国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2012年,中国多个领域“十二五”规划相继出台,一批国家级区域规划颁布实施,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这不仅表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断提升,而且也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大力推动流通领域改革,积极落实物流“国九条”,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政策环境。
一、多项“十二五”规划出台,物流业的基础地位不断提升
2012年,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包括服务业、食品工业等在内的一批行业“十二五”规划相继出台,发展现代物流成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这不仅体现了现代物流对于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提升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而且也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
2012年12月,国务院颁布《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是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服务业发展规划。其中,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农村服务业水平、拓展海洋服务业领域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交通运输业和现代物流业作为12个生产性服务业中的2个主要行业列入重点发展领域,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建设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全国性出版物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和港口物流以及发展两岸物流合作等内容,也都作为促进电子商务、文化产业、农村服务业、海洋服务业以及内地与港澳地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列入规划。
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部国家级内贸发展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出了统筹国内贸易协调发展等8项主要任务。其中,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加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绿色物流,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国内贸易的第三方物流,合理规划和建设商贸物流集聚区,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中国商品交易和物流集散中心以及建设跨境物流通道等,成为发展国内贸易的重要举措。另外,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示范工程被列入“十二五”时期国内贸易发展的重点工程。
此外,2011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积极开展仓储、物流等服务外包,完善物流配送体系;201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果蔬物流,建立水产品物流体系;201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煤炭物流服务体系,发展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推进煤炭物流规模化、集约化。
二、一批区域规划颁布实施,物流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2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密集批复了一批区域发展规划,以加大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些规划主要反映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一是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发布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2020年)》和《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二是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布了《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三是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四是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新一轮的区域规划中,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规划,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规划中涉及物流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设国家级、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以及物流通道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农业物流、航空物流、港口物流等重点领域;四是构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12年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中涉及物流方面的主要内容如表1-7所示。



三、大力推动流通领域改革,着力提高物流运行效率
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快推进流通产业改革发展,2012年8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创新流通方式,提高保障市场供应能力,全面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培育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规范市场秩序,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开放,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1月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了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水电价格和运营费、完善公路收费政策、完善财税政策和便利物流配送等十大举措。
物流是流通中的重要环节,流通产业的发展需要物流行业的支持,物流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下降直接影响到流通环节的效率和成本。该意见和通知中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措施包括:(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2)支持建设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3)从严审批新的一级及一级以下公路和独立桥梁、隧道收费项目,逐步推进西部地区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的收费工作;(4)深入推进收费公路专项清理,降低偏高的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抓紧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完善通行费形成机制;(5)规范收费公路经营者行为,加快推广省(区、市)内“联网收费、统一经营”模式;(6)抓紧落实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政策,减轻流通业小型微型企业税收负担;(7)完善运输超限的不可解体物品车辆管理办法,引导物流企业合法装载,规范交通运输领域执法行为;(8)制定城市配送车辆管理指导意见,为配送车辆进入城区道路行驶提供通行便利;(9)鼓励发展统一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降低配送成本。以上措施的实施,对于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减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企业发展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积极落实“国九条”,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简称“国九条”)。2012年,各相关部门按照该意见确定的内容、任务和政策措施,积极制定具体的专项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税收、土地等方面加快落实政策,有力改善了物流业的发展环境。
一是降低土地使用税。2012年1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对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是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2012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三是继续清理公路乱收费。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根据《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收费公路违规及不合理收费专项清理工作,于2012年5月结束。全国共排查出771个需要整改的项目。撤销和调整了一批收费站,降低了一批收费公路通行标准,取消了一批超限超期收费公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工作也有新的进展。2012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2012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坚决纠正物流领域乱收费和公路“三乱”问题。交通运输部于2012年7月1日起实施的《路政文明执法管理工作规范》,分别从基本要求、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奖惩等方面对路政执法工作提出具体规范。
四是促进城市配送的发展。2012年6月,商务部印发《关于推进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完善城市共同配送节点规划布局、鼓励商贸物流模式创新、加快物流新技术应用步伐和加大商贸物流设施改造力度等主要任务。财政部和商务部下发通知,支持包括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城市共同配送项目在内的六类商贸流通服务业项目,广州、武汉、合肥等城市被纳入第一批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
五、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规划颁布,绿色物流得到高度重视
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2012年12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可见,节能减排已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倒逼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作为物流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既是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上述规划都提出了要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实施绿色交通行动,提升运输工具能源效率,引导树立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北京、昆明、西安等16个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交通运输部下发《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指南(2012年度)》,提出优先支持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领域、道路运输装备领域、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领域、水路运输装备领域、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和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试点示范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