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心在生理病理上互为影响

心脏神经症在中医学里可归入“惊悸”“怔忡”“心痛”等范畴[1],《灵枢·经别》言:“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所以,心肝在经络上关系密切,肝的功能异常可直接影响心的功能状态。《内经》云:心主血,神为心之主,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肝藏血,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心主神明,肝主疏泄,二者共同调节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2]。《血证论》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故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亦赖于肝气的正常疏泄。《明医杂著》云:“肝为心之母,肝气通则心气和。”所以,肝血不足,母不生子,心脉失养,血运失常。肝失疏泄,则肝郁血滞,脉道不利,心络为瘀血痹阻,滞涩不通。“肝气实则怒,虚则恐”,肝的功能失常是心脏神经症的致病之本,所以肝气虚损,人体就会产生恐疑不安,紧张易怒的表现,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慌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