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气机郁滞,责之于肝
王焕禄认为抑郁症的发生始于气机郁滞之机。多年的临床实践,使王焕禄总结出抑郁症患者发病前多有情感创伤史,由此引发患者情志不遂,精神抑郁,进而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内经》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中医学认为,人精神、意识的正常表现,有赖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正常发挥,正如《灵枢·卫气》所云:“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脏腑功能的正常,就需要人体内气机升降出入正常,这自然与五脏中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可以调节全身气机的运行,亦可以调畅情志。肝失疏泄,则气机运行失常,“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素问·六微旨大论》)。亦如《医碥·郁》所云:“百病皆生于郁……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故临床可见情绪低落的精神状态,并伴见胸闷不舒、善太息、胸胁胀满等症。
临床治疗上,王焕禄主张疏肝解郁为法,临床常用基础方为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八月札10g,香附10g,炒酸枣仁30g,菖蒲30g,远志10g,生龙骨20g。方中柴胡、枳实、八月札、香附共奏疏肝理气之效,白芍养血柔肝,炒酸枣仁、菖蒲、远志、生龙骨调心神,养心镇静安神。
王焕禄认为,气郁是抑郁症产生的基础病机,贯穿于抑郁症发展的全过程。有临床流行病学关于抑郁症中医辨证及证候指标调查的分析结果也显示,肝郁气滞证是抑郁症最基础的证候[2]。因此,疏肝解郁法是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治法。气郁日久,则波及影响其他脏腑生理功能,伴生新的病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