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刺客
年关将至,长安城内开始张灯结彩,逐渐有了新年的味道。
相府内,宇文泰愁眉不展的处理着公文。已近子时,不知不觉中,宇文泰已经端坐两个时辰了,房内炭火也逐渐暗淡起来,寒气阵阵袭来。
门外一披甲侍卫进入房内,见炭火将息,又动手添上一些。
“承先,你先行休息吧。”宇文泰示意让侍卫先行休息。
“相国,国事虽然重要,但也不能过分操劳,身体要紧。”
“军国大事不等人啊,一件件的事情都是急需处理。今年的国事不顺,河桥一战损兵折将,柔然人又蠢蠢欲动,各地官员上表申请拨付的库银也迟迟没有着落,哪一件能让人省心?”
越发烦躁的宇文泰继续诉说着苦闷。
“近日,右仆射周惠达上书请辞。这些年国家积弱,捉襟见肘的国库全靠他左右腾挪勉强应付,确实难为他了。只是他举荐苏绰来担任度支尚书一职,不知此人能力如何?承先,你了解苏绰这个人吗?”
蔡佑谨慎的答道:“回相国,我对朝廷政务方面不甚了解,对此人也仅仅是相识而已,不过既然是周大人力荐之人,想必应有一定能力。”
滴水不漏的回答。
宇文泰微微一笑,正欲说话,蔡佑却急速转身。还未来得及看清如何拔剑,蔡佑已经连续挥剑,几枚被打飞的暗器已钉入一旁的立柱上。
“大人小心!”
话音未落,但见门窗被猛然撞开,木屑纷飞。一名蒙面刺客撞破窗户,飞身持剑直取书案后的宇文泰。
宇文泰只是轻轻向后靠了一下后背,镇定自若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连手中的书卷都没有放下,依然攥在手里。
挡在前面的蔡佑将长剑上撩,截住刺客的进攻线路。
黑衣人转变身形,空中翻转攻击蔡佑。
一交上手,刺客方知这名侍卫功力深厚。而身披重甲的蔡佑反而比黑衣人身手更加灵动,根本不给黑衣人任何喘息的机会,不到十招,就将黑衣人的手中剑打落,使出一招灵蛇出洞,剑锋已经抵住黑衣人的咽喉。
“泰山十八盘,可惜空有如此精妙的剑法,却无足够的内力支撑,成了唬人的花架子,罗飞尘是你什么人?”
黑衣人一顿,拉下面纱,大惑不解的看着蔡佑,显然对蔡佑说出自己的功法感到意外。
“飞尘道长是我的家师,你是如何认得家师?”
“想那罗飞尘当年也是嫉恶如仇,正气凛然之人,虽然脾气有些暴躁,但也不失为一正人君子,为何教出的弟子如此不明事理,真是枉为人师。”
提起罗飞尘,蔡佑不禁又想起了青年时代仗剑走天涯的往事。
当年初出师门的蔡佑游历江湖,途中结识了同样游历的罗飞尘,年纪相仿脾性相投的两人结伴而行。当时恰逢大宦官刘腾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卖官鬻爵,八方揽财。身为阉人的刘腾还尽挑美女侍寝,更有一些寡廉鲜耻之徒,甘愿为其义子,以求飞黄腾达。
正值热血的他和罗飞尘两人决定为民除害,刺杀刘腾。
两人初涉江湖,料想不到刘腾身边竟然潜藏着众多高手护卫,潜入刘腾府邸后,仅仅将刘腾刺伤,未能取了他的首级。之后两人便分道扬镳,隐身江湖躲避刘腾的追杀。直到半年之后,刘腾旧疾复发不治身亡,身后的势力同时被清除后,两人才开始抛头露面。
看着眼前这位青年刺客,蔡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你可以杀我,但不许妄评我师父。”
虽然受制于人,但这名刺客却不容他人说自己师父的不是。
此时府内的护卫听点到响动,也都围了上来。收缴了刺客的兵器,捆绑之后准备听候发落。
“相国,如何处置此人?”蔡佑并未直接将其押送下去,而是请示宇文泰。
端坐在案前的宇文泰看此情况,思量到蔡佑估计和此人的师傅相识,大概有向此人求情的想法。
“你叫什么名字,受何人指使?”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姓姬,名安邦,青州人,泰山派十四代弟子。刺杀之事是我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关。只怪自己学艺不精,没能为天下人除了你这奸贼,今天栽在这里,无需多言,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宇文泰执掌西魏近些年,来行刺他的人他多了,基本上每过几个月就会发生一次。来杀他的人有高欢的人,有自己身边的政敌派来的,还有很多不明来路的人,但是因为蔡佑的贴身护卫,基本上都是有惊无险。也因为有蔡佑,宇文泰现在面对行刺已经波澜不惊了。
对于行刺失败的刺客,大多在任务失败后会跪地求饶,说话如此硬气的人还是第一次遇到。
“你我远距千里,恕不相识,为何要来杀我?”
“为何要杀你?你应该问问你自己?为了一己私欲,割据关中,致使大魏江山分裂,兵祸四起,仅此一条,你就该死!”
“放肆!”
一旁的蔡佑见刺客说话口无遮拦,大声的喝止了他。
宇文泰摆摆手,示意刺客但说无妨。心平气和的反问道:“既然你说我割据关中,致使国家动荡,你可知关中之前是何景象?”
被这么一问,青年刺客不知如何回答。
“我来告诉你吧,正光五年,羌人莫折太提叛乱自立为王,之后朝廷委派萧宝夤来平叛,羌人动乱刚平息,萧宝夤趁朝廷忙于平定六镇起义,无暇顾及关中之时,在长安称帝。紧接着铁勒人胡琛派大将万俟丑奴进军关中,万俟丑奴击败萧宝夤,也同样称帝,短短五年内三人称王。”
“永安三年,我随大都督贺拔岳、侯莫陈悦来到关中,半年时间内历经百战方才平定了关中,关中之地方才开始安稳下来。四年前,高欢设计挑拨两位大都督关系,致使侯莫陈悦暗杀了大都督贺拔岳,之后不得人心的侯莫陈悦众叛亲离自缢而亡,关中诸军群龙无首,眼看就要陷入混乱。”
说到这里,宇文泰停顿了一下,见那名刺客听得入神,便继续说道。
“在众人的推举下,由我统领关中诸军,相约共扶王室。而后高欢竟公然起兵,欲胁迫孝武帝,是我在危急时刻将孝武帝迎入长安,保存了大魏的社稷。”
“哈哈哈,说的如此道貌岸然,那为何孝武帝到长安后,仅仅一年就暴毙而亡,难道不是出于你之手吗?哪一个忠臣良将会做出弑主之事?”
刺客抓住了这一点,反讥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孝武帝自从被高欢赶出洛阳后,一路艰辛来到长安,致使途中龙体受损,罪魁祸首是高欢。而孝武帝平日里对宫闱之事又不加节制,才导致隐疾复发而不治。此事竟然被高欢恶意诬陷,这种卑鄙的手段真是为人所不齿!”
宇文泰说到这里,情绪激动起来,怒拍桌面。
见刺客依然半信半疑,大声质问道:“我来问你,我若有不臣自心称帝,何人能阻挡?”
青年刺客降低了语调,从容说道:“关中诸军皆由你控制,当然无人能阻拦。”
“既然你也知道无人能挡我称帝,我为何还要出力不讨好的去扶持文帝登基,既然天下人都认为我宇文泰弑杀了皇帝,我为何不干脆直接坐上皇位?我宇文泰忠于魏室自心日月可鉴,奈何世人多不解。你来告诉我,我到底该不该杀?”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