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荡:与辽宁结缘的人和歌
- 徐横夫
- 1241字
- 2025-04-08 01:41:03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曾获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
1942年,太行山北端一个小山村出了一个抗日小英雄。在反“扫荡”斗争中,为掩护上千的乡亲和八路军机关,献出了年仅13岁的生命。英雄名叫阎富华,是村子里的孩子王,人称王二小。小英雄舍生取义的壮举,深深感染了同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方冰和李劫夫两位艺术家,他们借鉴河北民歌《小放牛》的形式,用叙事性手法、歌唱性的旋律,写成了这首好听耐唱的爱国主义歌曲。
自古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王二小生活的河北涞源县,就是这样一块英雄的土地:打响华北抗战第一枪的驿马岭阻击战、白求恩大夫最后一次为伤员做手术的孙家庄小庙、击毙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中的东团堡攻坚战都发生在这里。今天,在王二小牺牲的狼牙村,人们竖起了一块少年抗日英雄纪念碑,建起了一座“王二小希望小学”,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只有王二小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叫它“血色石”。

《歌唱二小放牛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甚至被误传为民歌。作曲家秦咏诚还用它作素材创作了一部同名交响诗。这首歌还被改编成连环画、影视、戏剧作品,是一首将故事发挥到极致的好歌。
⊙闲文逸事答问录
父亲的创作影响了方青卓一生
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方冰,在大连工作和生活了很多年,他留下过哪些故事呢?
答:听说当初方冰在旅顺鸭鹄嘴深入生活,偶然间发现赶车的老板吆喝声很特别,是稀有的男低音才具有的音色,就动员他学唱歌。在方冰的鼓励和介绍下,赶车的老板王世德最后进到中央乐团合唱队。那一次,方冰不仅发现了人才,还与人合作写出了群众十分喜爱的歌曲《老铁山的猎人》。
问:曲作者劫夫,对我们辽宁的音乐发展有过哪些重大影响?
答:他做的事情太多了。把“鲁艺”的一个系办成了音专,后升格为沈阳音乐学院,名列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之后;创办了黑、吉、辽三省合办的沈阳音乐周;出任辽宁歌剧院第一任院长,等等。最重要的是,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影响了几代沈音学子,他像“带头大哥”似的,带出了秦咏诚、谷建芬、傅庚辰等一大批杰出的作曲家。
问:大家都知道,演员方青卓是方冰的女儿,她就出生在大连。这首歌也影响了她的一生吧?
答:方冰在创作时,把自己的生日9月16日,直接写为笔下英雄王二小牺牲的时间。所以,有人说方冰已经把自己和王二小合在一起了。方冰病重时,女儿方青卓就在他耳边一直唱着这首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影响了方青卓的一生,她也用这首歌回报了父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问:到底是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还是“走遍”了每个村庄?
答:这个问题你问得太好了。诗人方冰曾在《微笑与眼泪》一文中对编辑的改动表示不同意见,“风”只能是吹不能是走是不懂拟人化,将“含着眼泪”改成“含着微笑”说是革命的乐观主义,更让人莫名其妙。
1950年,这部歌剧在哈尔滨首演,一路演到沈阳、大连,在全国演出了300余场。散场后,观众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