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八,取经前的安排

话说如来在天庭露了一手,受到莫大的待遇和尊重,回到灵山免不了炫耀一下,借此机会又开了一个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是农历七月十五佛教徒为超度亡灵所举行的仪式,七月半也是道教的中元节,也是我们俗话讲的鬼节。然后如来又开始讲经授课了,也借此机会说四大部洲的南瞻部洲的人喜欢淫乐,喜欢幸灾乐祸,喜欢争强好胜,打打杀杀等等,总之一句话,南瞻部洲那个地方是个水深火热的地方。我这里有真经三藏可以救他们,但是让我派人直接送过去,他们蠢笨肯定不会珍惜也不会信,只有从他们那边找个真心实意信奉我佛教的,还要历经千辛万苦,知道我这经书得之不易的信徒取回去才行。

但是派谁去找这样的取经人呢?如来问了一下谁愿意去,这个肯定不是抢答题,也不是送分题。虽然如来说这是个好差,办好了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但是如果没办好搞砸了肯定又是另一个结果。

这些灵山的佛教徒也不傻,知道领导找人办事一般只许诺好处,把利益先说出来引诱大家,至于坏处和惩罚嘛,自然是跟好处和利益相反的。

所以只有观音菩萨站出来接任务了,如来一看是观音菩萨,也暗自高兴啊,这件事也只有观音能办好。原著里面描写如来心中想法是,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虽然如来是觉得观音神通广大才能去,其实这还不是主要原因。因为佛教神通广大的神仙比比皆是,比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等;但是要论智慧以及在民间的知名度和信徒数量,佛教里面除了如来就只有观音了,如来是不可能亲自去的,就只有观音菩萨了;所以这才是如来认可观音能办好此事的原因。

如来又交代观音,“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

如来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按照现在来解释就是,你出差这一趟,不准坐飞机,要坐车,要把西天取经的路认好,勘查一下路况然后把路上情况跟取经人说一下。又担心道路艰辛,取经人来不了,我再给你五件宝贝护航。

如来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这么安排有几个目的,一是让观音菩萨沿途了解一下有没有厉害的妖怪和难以逾越的障碍,避免取经人半路就被不知情的妖魔鬼怪吃了,耽误了取经大业;二是取经之路毕竟不会太平坦,后需要在那里设置障碍和关卡也是需要提前研究一下的;三是以防万一,再给取经人一些防御法宝,告诉一下他路况,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好安心上路。

如来给观音菩萨的五个法宝,袈裟和锡杖给了唐三藏;三个紧箍儿,只有一个是用在了取经人徒弟孙悟空身上,而且还不是最厉害的金箍儿,观音菩萨私自挪用了两个;

观音菩萨为什么后来不按照如来指示把三个金箍儿用在取经人徒弟身上,而是敢私自挪用公物,据为己有?这个后面再分析。

安排好这一切,观音带着木吒就出发了。

在灵山脚下遇到了玉真观金顶大仙,菩萨告诉他,自己奉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金顶大仙问菩萨几时到,菩萨也没给个具体时间,说是二三年之间或能到。辞了大仙就坐着车走了。

这里也很有意思,灵山是佛教圣地,如来的地盘,但是灵山脚下看守山门的却是道教真人。按照正常情况,佛教圣地看守大门的应该是佛门弟子才对,但是偏偏是个道人。

虽然西游世界中并没有说佛道不两立,但是道观也好,寺庙也罢,修行的山场等等地方能同时住着两个派系神仙的场景是很少见的。哪怕就是在现在这个比较包容开明的年代,也是非常稀少的,毕竟各自的教旨是不一样的。

大胆的猜想一下,这是天庭或者道教有意的安排,是为了随时了解灵山情况。毕竟灵山在凡间,很多事情天上的神仙是不知道的,所以安排金顶大仙来看着。

佛教在四大部洲,特别是南瞻部洲的信徒几乎没有,而道教昌盛。佛教中人如果想下山布道招揽信众,或者有信佛之人来灵山朝圣,都是要经过这个玉真观的,而这个这个金顶大仙就能知道这一切。然后能及时传达到天庭和道祖太上老君那里,天庭玉帝和老君就知道如来要干什么了。这样也能解释一下如来搞佛教东进,扩大地盘的时候,太上老君立即派自己的童子青牛在取经路上阻拦的原因了。

菩萨和木吒一路向东,在弱水三千的流沙河遇到了取经队伍的第一个人——沙僧。

这沙僧长相十分丑陋,而且看到菩萨一行二话不说就要抓他们吃。木吒跟他打了一架不分胜负,后来知道这是惠岸尊者和观音菩萨,才赶紧磕头认错。说了自己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为蟠桃会打碎了一个玻璃杯而被玉帝发下界严惩。

菩萨教他他入了沙门,免了刑罚,赐了法名让他在此等候取经人。两人又继续沿路东去,在福陵山遇到了猪八戒。

猪八戒长得也很丑恶,看到菩萨两人路过就跳出来要抓他们吃。木吒又跟他打了一架,菩萨现身后,才赶紧磕头认错。说了自己是天蓬元帅,因为蟠桃会上酒后调戏仙女被贬下界为妖,靠吃人度日。

菩萨劝他从善做取经人徒弟,免遭灾障,赐了他法名让他在此等候取经人。两人又继续向东走,在鹰愁涧遇到了即将遭诛的小白龙。小白龙说自己是因为了烧了殿上明珠被父亲告到天庭,玉帝要杀他。菩萨上天庭救了他一命,让他给取经人当马,在此静候取经人。

菩萨两人继续向东土走,路过五行山的时候,菩萨看到孙悟空在此被镇压,然后告诉孙悟空想要出来就要皈依佛门,一心向善做取经人的徒弟才行。孙悟空当然满口答应,早就想快点逃出牢笼了。办完这些时候,菩萨两人也差不多到了东土了,开始寻找取经人。

从观音菩萨这一路东行,收伏取经队伍的四人这里面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的。

1,菩萨收伏沙僧和猪八戒的时候,这两人都不认识菩萨的,而且也不认识木吒。但是一听说是菩萨后,都吓得赶紧跪下认错,说明观音菩萨真人不露相威名远播。而且那些山神土地,城隍社令知道菩萨来了都一个个心惊胆战,诚惶诚恐,更是从侧面说明观音菩萨是个狠人。

(肯定有人说沙僧和八戒不认识菩萨是因为菩萨下界变了法相,所以不认识。但是后面的小白龙和孙悟空却都能认出菩萨的,菩萨不可能在沙僧和八戒面前菩萨变了法相在小白龙和悟空面前又是真相,最多菩萨两人换了几套衣服而已。并且原文说了菩萨到了东土后两人才变成两个疥癞游僧的,说明在此之前菩萨两人都是真身,改的可能就是自己的穿衣风格行装。再说这些大神仙一般都有自己的独特标示和神仙光环,所以说沙僧和八戒没认出菩萨,说明菩萨平时还是很低调的,但是是个厉害的角色。)

2,菩萨一路东行,遇到的几个妖怪就是这沙僧八戒小白龙和孙悟空,并没有其他妖怪。而且这四人又都是为取经人准备的徒弟保镖,并且取的名字都是“悟”字辈,是不是巧合?还是早有安排?从这里面都可以看出答案,他们几人都是被安排好的了。至于为什么没有遇到其他妖怪,这个就很好解释了,有的是那些妖怪还没下界(比如金角银角大王);有的是是那些妖怪知道菩萨来巡视了,都躲起来了安分守己的做起了“良好市民”,避过了风头再出来;有的是菩萨没有巡视到位漏过了等等;总之这四人刚好在后面的取经队伍里分工明确,各有其责,为唐僧的取经之行铺好了路,五缺一的队伍已经形成。

3,菩萨这一行,收伏四人的方式也不一样。沙僧八戒是被动点化的,小白龙是求菩萨点化的,孙悟空是菩萨主动点化的。而且这四人都是犯罪分子,有罪之身,在服刑期间,为了将功赎罪,脱离苦海愿意被点化。这也恰好印证了观音菩萨是个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好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