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九,菩萨的高级营销手段

话说菩萨两人到了东土大唐,并没有急着去找取经人,因为东土这面积太大,地大物博,要找到一个虔诚的信徒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但是在此之前,东土大唐发生了一件很离奇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在唐朝首都长安城里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樵夫李定,一个是渔翁张稍;这天两人忙活完了在店里喝了一点小酒,沿着泾河岸边回家的路上两人就吹起了牛逼。

张稍说他做渔夫的生活的逍遥自在,神仙都羡慕不来;李定反驳他说做樵夫的生活无忧无虑,堪比天上人间;两人对此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当然作为两个有文化的隐士,他们之间的争论是很高级的,要么吟诗作对,要么引经据典,说着旁人不太懂的内涵话。

然而就是他们这一番争论却意外的泄漏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从而引出了泾河龙王被监斩的事情。

这个秘密就是,长安城里有位算命先生,十分灵验。渔翁张稍每次出门打鱼都要找这位算命先生卜上一卦,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这话正好被巡水的夜叉听到了,夜叉立即禀告给了泾河龙王。龙王一听长安城有这么牛逼的人物,拔剑就要跑到长安城里追杀那个算命先生。龙王为何一听夜叉的话就要提剑杀人,原因是为了保护自己水族不被渔翁打尽。想一下,有这么一个能准确指导渔民对河里鱼类进行精准捕捞的牛人存在,你作为水里的老大,能够容忍这么牛逼的人物存在吗?

暴脾气的龙王幸好被其他水族拦下了,还给出了个主意让他先去试探一下这先生是不是有说的这么牛逼。

于是龙王变作一个秀士到长安城里找那个算命先生了。

这个算命先生是谁?正是唐朝大名鼎鼎神相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是也!

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袁天罡是谁?中国有一部预言奇书叫做《推背图》,作者之一就是袁天罡。

既然袁天罡这么厉害,作为他的叔父也是算命卜卦的当然也非同一般了。

龙王于是跟他打了个赌,这个赌也很有意思。龙王在西游记里面一直是司雨的神,而这次他们赌的就是龙王的专长,长安城明日降雨的情况。

龙王一听赌下雨,当时就来劲了,约定好了输赢的惩罚后,喜滋滋的回到了龙宫。

然而,这场赌注龙王虽然靠作弊赢得了比赛,但也为此招来了杀身之祸。因为他违抗玉帝圣旨,其罪当诛。

为求活命,龙王啪的一下就跪在了袁守诚面前,很快啊,赶紧认错求救。

袁守诚告诉龙王,监斩你的是人曹官魏征,魏征是唐王的臣子,去找唐王求个人情就没事了。

龙王趁着唐王晚上做梦时,又是啪的一下跪在了李世民面前,很快啊,求他保命。唐王李世民当时答应他了,龙王高兴的走了。

唐王为了救龙王,快到中午的时候拉着魏征下棋,魏征也推辞不得。下棋还没完的时候,魏征睡着了,在梦里把龙王给监斩了。

这一下就不的了,龙王怨恨唐王没有兑现诺言救他性命,冤魂不散的天天晚上找唐王索命。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这唐王也是冤啊,又不是唐王杀的你,你天天搞得人家夜不能寐,茶饭不思,折磨得唐王都快归西了。

就算索命你不敢找玉帝,你也应该去找监斩你的魏征啊!魏征也不敢找的话,去找你那些出馊主意的手下也行啊?为何要死赖着唐王呢?

唐王被折磨的不行的时候,魏征说他在冥界有关系,如果唐王到了阴间可以帮到忙。

唐王被鬼差带到地府之后,就遇到了魏征的朋友崔珏,崔珏是阴间掌案判官,生前是唐王父亲的臣子。有了这些关系,加上崔珏的保证,唐王自然放心不少。

在鬼门关的时候,李世民遇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要上来索命,被鬼差喝退。

然后到了森罗殿,十殿阎王跟李世民对案,又让崔珏去去拿生死薄看看李世民阳寿几何。

这崔珏到了司房在生死薄上看到唐太宗李世民阳寿到贞观一十三年终止的,崔珏一看这可不得了,要是按生死薄上所定,那李世民这下就回不去阳间了。于是拿起笔改了他的阳寿,给他多添了二十年。

回到森罗殿,十代鬼王一看,案情明白了,李世民还有二十年阳寿,赶紧派崔珏他们送唐王还阳。

还阳途中,崔珏一边带着李世民魂游地府,一边当起了向导讲解。

经过了阴山,又看到了十八层地狱,详细解说了十八层地狱的作用——用不同刑法惩罚生前各种作恶的人。吓得李世民心惊胆战。

然后又看到了金桥银桥奈何桥,了解了三座桥的通行标准,特别叮嘱了唐王奈何桥的凶险。

过了桥后,到了枉死城,枉死城里大多都是李世民征战时候枉死的不能超生的冤魂,也都来找李世民索命。

崔珏告诉他,第一要给钱安抚他们,让他们情绪稳定才能过得去;第二要在阳间给他们做一场“水陆大会”超度他们,今后才不会找李世民惹事。李世民全都应允。

出了枉死城就是平阳大道,在路上有看到了“六道轮回”之所,崔珏又给李世民科普了这六道轮回的是干什么的。

崔珏几乎带着李世民把地府游览了个遍,才送他还阳,末了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在阳间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些亡灵,还要教导百姓向善方可保江山永固云云。

李世民还阳后按照在阴间所见所闻和所做的承诺,颁布了一系列旨意,大赦天下,释放宫女死囚,号召百姓从善如等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做一场“水陆大会”。

做“水陆大会”要求是很高的,唐王很重视,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朝廷上下几乎举全国之力来操办这场法会了。

在唐朝众多僧人当中,经过层层筛选,唐三藏脱颖而出成了这场法会的主持人。

至此,观音大士才又出现了。

观音大士为什么这时候出现?原因很简单,他所实施的营销计划的第一阶段已经全部完成了。

这第一阶段的计划包含哪些内容呢?

1,改变唐朝原有的宗教信仰。要改变整个国家的宗教信仰,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改变统治者的宗教信仰。于是便有了唐王魂游地府的故事。

2,告诉唐朝百姓和统治者,信奉佛教的好处。于是便有了敕建相国寺和刘全夫妇死后还阳的传奇故事。

3,准确找到心诚志坚的取经人。

这三件事看似简单,但其实不然。

当初在灵山,佛祖和其他教众其实也有考虑到把佛教传到东土大唐的困难。

首先就是唐朝百姓和上层权贵都不信奉佛教,至少不是很重视佛教,甚而当朝太史丞傅奕都极力反对建佛塔,说是邪教。说明佛教在唐朝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缺少强有力的支持者。这个可以说是佛教东进面临最大的困难,这个困难不亚于你们老板让你把梳子卖给和尚,把鞋卖给不穿鞋的人。

接下来的困难就是如何在唐朝数以万计的人群当中找到自愿到西天取经的人。找人这个事是很困难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无异于海底捞针。随便找一个肯定不行,菩萨也不会随便找一个。因为在菩萨的计划里,这个取经人需要承担起重要的衔接作用。

取经人不单单是只把佛经取回去,还要有足够大的影响力能在大唐弘扬佛法,而能够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双方都认同的高僧唐三藏了。

唐三藏不仅是唐朝有名的高僧,还是根正苗红的官三代,而且还被唐王加封为唐朝佛教协会会长。唐僧有了这些背景和头衔,影响力和公信度自不必说了。这说明唐三藏得到了民间的认可,对于今后在大唐大规模宣扬佛法无异于水到渠成。

另一方面唐三藏还得到了佛教神仙的认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唐三藏是佛祖的第二个弟子金蝉子转世。作为佛教资深的佛门弟子,唐三藏来完成这个取经任务无疑是一举多得。

所以说寻找取经人困难,难就难在要找到双方都认同的取经人可就不容易。

能做到上面几点,无疑证明,观音大士不仅是佛教大能,也是一名高级营销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