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软实力:管理心理·生涯规划·情商沟通·Office三合一·数据分析·教练技术·管理视角必备技能
- 焦学宁 王强主编
- 2030字
- 2025-02-19 23:18:05
第三节 学会宣泄情绪
情绪只是信号,根本在于需要,就像生理疼痛只是告诉我们身体出了问题一样。
疼痛一旦出现,就会让我们非常难受,但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此时,止痛片是非常有效的,虽然不能根治问题,但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疼痛。
情绪宣泄,正是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止痛片”,情绪发泄出来了,心情就会好很多。
除了缓解情绪,情绪宣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价值,即释放注意力。当我们情绪强烈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资源会被占用,导致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情绪宣泄完了,心里舒服了,我们才能专心工作。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情绪宣泄的方法,必要的时候,给自己的心理“止止痛”。
3.1 接纳情绪
在宣泄情绪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很多人有了情绪之后,会经常对自己说:“怎么又这样?”当我们这么想时,就是对自己情绪的不接纳,我们觉得情绪不应该出现,或者不应该这么经常出现。
但心理现象有一个奇特之处,你越压抑,它会越强大,就像我们对自己说“一定不要想一头白色的大象”一样,越让自己别想,就会发现“白色的大象”越是在脑海中萦绕不去。相反,不去管它,它一会儿自然就没了。
情绪也是一样,我们越压抑、越否定,情绪会越强烈,存在的时间会越久。
所以,管理情绪,我们首先需要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要害怕它、否定它、压抑它。
接纳情绪,承认、允许它存在,我们会发现,其实它也没有那么可怕。
3.2 改善环境
情绪的根源虽然在于需要,但情绪往往因现实的刺激而产生,比如别人的批评伤害了我们的自尊,虽然我们本身就有自尊需要,但是如果没有别人的批评,我们的自尊需要也不会被激活。所以,缓解情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改善环境、消除刺激。
比如,一个人让你很恼火,那你就离他远一点儿,眼不见心不烦。
再如,工作压力太大,你可以把工作分出去或者找别人帮助,事情少了,压力自然就小了。
所以,通过改变环境,减少刺激对我们的消极影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缓解情绪。
此外,舒适的环境和积极的刺激也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改善情绪。比如,有情绪的时候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冷静一下;听一会儿放松的音乐;找个舒服的沙发躺一下;看一部搞笑的电影;刷一会儿搞笑视频……
3.3 表达情绪
有时候,需要没有那么容易被满足,环境也会持续存在,那么,将情绪表达出来,心里也会舒服很多。
对大部分人来说,表达情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沟通,找亲密的朋友、家人倾诉,情绪会缓解很多。
这不仅对女生非常有效,对男生同样如此,只是女生之间的沟通往往更直接,而男生则经常借着喝酒、看球、打球、聚会进行沟通而已。
除了沟通这种情绪表达方式,还有:写出来,通过文字的方式来表达;画出来,通过图画的方式来表达;唱出来,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表达。
以上所有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将情绪表达出来,这样情绪的强度就会降低,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心里舒服一些,另一方面也可以释放注意力,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3.4 身体放松
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其实是一体的。身体上的不舒服会影响心理上的情绪,心理上的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影响我们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
当长期处于强烈的情绪中时,我们的食欲会发生变化,睡眠会受影响,身体的免疫力也会发生变化。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身体锻炼、身体放松来缓解情绪。
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大多是一种应激反应,提醒我们心理出了状况,应准备应对。心理出了状况,身体也会处于应激状态,如心跳加速、肌肉紧绷等。
而身体上的应激状态,可以通过运动、锻炼、放松得以缓解,当身体的应激状态得以缓解时,心理的应激状态也会相应缓解。
我们可以通过运动、锻炼等身体放松的方式,缓解情绪。
常见的运动、锻炼包括:散步、快走、跑步、爬山、打球、健身、瑜伽、肌肉放松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情绪。
运动、锻炼可以帮助缓解情绪,一方面是身体放松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运动、锻炼转移了我们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力,变相地改善了环境。
所以,通过运动、锻炼缓解情绪,一般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3.5 认知调节
外界的刺激会激发我们的需要,告诉我们,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
但是激发什么需要,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一方面取决于刺激本身,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我们对刺激的理解。
比如,领导提出了建议,可以理解成领导在帮助我们成长,是对我们的重视和关注,也可以理解成领导在挑刺,在批评和否定我们。
如果我们往积极的方向去理解,觉得领导是在帮助我们,就会激发我们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而领导提出的建议满足了这一需要。我们不仅会觉得很高兴,也会想办法协助领导把事情做好。
但是如果我们的理解是消极的,觉得领导在挑刺,这将会激发我们的自尊需要,而且自尊需要受到了打击,我们可能会辩解、解释甚至争吵。如果觉得领导不尊重自己,我们与领导的关系也不会和谐。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认知调节,建立积极的理解方式,而不是消极的理解方式。刺激本身是什么,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重要,但我们以为它是什么,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多培养积极的认知,让自己学会以积极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最终我们会发现,世界确实变得越来越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