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例会结束之后,一位同事约我在办公室里聊一聊。两人坐下来,便听他开始讲述他到单位以来的经历。他到单位来大致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是从集团旗下的另一个单位调入进来。当初进来的时候,前任的领导似乎对他有过一些承诺,只是并未正式以文件的形式来确认,导致现任的领导们对此并不认可,同时他觉得同事们对他似乎也不够尊重,并未将他当做“自己人”,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已经商定之后才告知他相关的安排及工作分工,等等诸如此类的细节,让他觉得内心似乎有些不舒服。
听完他的倾诉,我大致能够理解他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于是开始了我的表达。首先表示了对他的一种认可,至少从话语里能够感受到的一点是他还是个想做事并期望得到认同的人。开口的话语给与他的感受似乎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接着和他一起分析了下他目前的现状和接下来可以去做些调整的地方,比如对自身的定位、主动沟通的转换、工作方式的调整等等。
最后的时候,我问了他一句话,我们到底靠什么在单位立足?终其一生,我们到底靠什么吃饭?他似乎有所思考,我又问了一句,你能保证你会在这个单位工作到退休?假如有更好的平台和机会,你凭什么去获取和发展?最后的时候,我说,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到底需要什么?
回顾二十多年的职场经历,我坚定的认为每个人都需要靠自身的专业来谋求立身之本,就像刚参加工作时,一位前辈语重心长的说到“有为才有位”。经历了不同体制的单位,最大的感受就是哪里都不养闲人,都是需要能做事做成事的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只是人生经历的某一阶段而已,平常心对待就好,更多还是需要冷静的回到自己的内心,想想清楚,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才是影响我们终身的因素。比如自己立身职场的专业之本,如何从当下的环境中去寻找可以提升的方面,无论是内在的思考还是外显的技能,总有一些可以获取和积累的地方。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有不停的起起落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一帆风顺,但这仅是一种理想,并不符合现实。现实总会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踉踉跄跄、跌跌撞撞,甚至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跌个大跟头,重重的摔上一跤。几乎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太多的例外。当我们到一定的年龄再回头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每一段路,往往并没有太多的遗憾和懊悔,更多的会是自己的人生感悟,我们会发现人生的确是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无论是经历怎样的事件和处在怎样的环境中,都会有利弊两面。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受外部的环境影响,无法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做理性的分析。顺境时沉迷于各种光环,逆境时苦恼于各种不足,但却极容易忽略另一面需要我们去关注的那些。
所以,当你所处的环境并不能让你称心如意的时候,与其纠结苦恼,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到底需要什么?哪个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