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本书是为想要思考大问题的人而撰写的,这些问题包括知识、理性、真理、心灵、自由、命运、同一性、上帝、善、正义。它们不是专家的秘密领域,而是人人都会自然地感到好奇的东西,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思考世界以及我们在其中的地位的方式。它们也是思想家们有话可说的东西。在本书中,我试图引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方式,也会介绍思想家们势必对它们提出的一些说法。只要读者吸收了本书的内容,想必就会对这些论题有更好的把握,就应该可以满怀喜悦地阅读那些主要思想家的作品,否则,这些作品就会令人感到难以理解。

“哲学”这个词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含义:不切实际、不谙世故、不可思议。我想,当某人天真地问我们,作为哲学家和研习哲学的学生,我们究竟在做什么时,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别困窘的时刻。在自我介绍时,我喜欢说我做的是概念工程。因为,就像工程师研究物质的结构一样,哲学家研究的是思想的结构。理解思想的结构要求弄明白各部分如何发挥作用、如何相互联系,意味着知道假如做出了改变,会发生什么更好或更坏的事。这是在分析形成我们世界观的结构时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的思想观念塑造了我们所生活的精神居所。我们最终可能会为我们已经建造的结构而自豪,但也有可能会相信它们需要拆除或重建。但是,我们必须首先知道它们是什么。

本书自成一体,不预设读者有任何其他思想资源。不过,你可以进行补充,例如可以配合我经常引用的一些原典来阅读本书。这些文本,诸如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贝克莱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或者《自然宗教对话录》,都很容易找到。但是,即便没有这些文本在手,你也可以顺利地单独阅读本书。读完本书后,你就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应该拿起这些经典文献以及其他东西,比如说逻辑文本或伦理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