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一看方睿没兴趣了,抬手:“哎哎哎,您可真是个急脾气,听我说完成不成?”
方睿本来要起身的,又停下了动作:“行,您说。”
老板:“这东西啊,我只是觉得它是南北朝时期的东西,对古董这一行熟悉的啊,谁不知道南北朝时期的达官贵人喜欢精煤石雕刻的摆件挂件?”
“但是这一件工艺比较差,但毕竟刻字……”
方睿一听就明白了,这老板,自己是不知道这东西的出处的,是道听途说南北朝时期的贵族喜欢精煤石这种材料,所以自己瞎猜的。
他恐怕是把这东西收到手里后,觉得卖便宜了不划算。
至于上面的字,他压根就不认识。
就好像一个人手里有一个印着水果手机、印着英文的盒子。
但是感觉盒子重量不对,明知道里面不可能是手机,十有八九是耳机,而且还不是原厂的,但便宜卖还是觉得亏。
方睿:“得,您可别说了,这要是古董,我真买不起。”
“我就出二百,买一块煤炭我还觉得有点亏呢。”
老板眼神飘忽,最后一歪头:“行行行,三百,三百我卖给你。”
方睿:“二百。”
老板:“二百五……二百五十五。”
方睿:“二百。”
老板:“……”
老板来脾气了:“那不……”
方睿:“二百五十五,这个煤球,加这个熊猫玩具。”
老板泄气:“行吧,给你了给你了。”
方睿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沉稳的掏出手机:“扫码付款?”
方睿虽然进入这一行很多年了,但是捡大漏,纯属意外。
自己过来找,真不见的会关注到这东西。
完全是因为吃了蘑菇后看到阴兵,一路跟到了这里来。
就算是这样,一眼扫过去,这煤球也一点都不引人注目。
还是观察到阴兵穿着北魏制式的铠甲,才关注到了精煤石这种东西。
而这种捡漏,靠的就是学识文化。
这东西要是放在这个老板这儿,他长时间卖不出去,搞不好直接丢火堆里当煤炭烧了。
拿上东西后,方睿装作在蟠夏园里面继续逛了逛,才溜了。
毕竟贼可能不认识这是好东西,但方睿背个包在这儿逛,很容易被偷。
虽然里面只是放着衣服,但贼可不知道。
离开蟠夏园后,方睿这才去开了酒店房间。
“酒店房间还是不太安全。”
别看独孤信印章是巨宝,但那是以前,明白这世界灵气复苏之后,方睿更看重的是自己包里的枯树干。
在酒店还是不安全,而自己也不可能带着一件超凡物品到处晃悠,万一被超凡者遇上,被人认出来了呢?
“看来得赶紧把独孤信印章出手,然后买一套房子才行。”
目前方睿不知道超凡能量怎么卖的。
但!方睿知道,自己凭借学识,加上两个世界的古董知识差异,加上蘑菇的辅助,未来钱绝对不会少。
所以第一步还真不是存钱买超凡能量。
而是买房子,先安顿下来,把枯树干保护好。
在酒店里,方睿开始查文献。
“这独孤信印,真正的业内人士,收藏家们,一眼就能看出是北魏时代的老物件。”
“所以不用去证明它的真伪,而是要找齐材料,证明它的来历。”
在考古学界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孤证不能证明一件物品的来历。
最好是在史书古代文献,诗词歌赋等中,找到文字记载,和实物相互对照。
否则,任何古董都不能认定是真的。
比如,某个人从华帝国购买一件古董瓷器,然后带回自己国家,就号称自己国家古代也会造瓷器。
这绝对是不可能得到认可的。
哪怕瓷器是真的,你怎么证明它的来历呢?
方睿花了一些时间,把相关文献都找到了,然后把要点直接背了下来。
能够做到侃侃而谈,才能第一时间让人信服。
毕竟,论证它是什么东西,别人大可以回家慢慢查文献对照,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但要说服人当场买下它,那是另一回事。
搞定这一切后,方睿才想起,自己还没和帝都大学的新老师打电话呢!
拿起手机,方睿把电话拨了出去。
对方很快接起了电话,笑着:“方睿,你到帝都了?”
方睿:“袁老师,我已经到了,现在在酒店。”
“我什么时候去学校报到呢?”
袁旭教授:“什么时候都可以,要不要我先安排你进宿舍?毕竟住酒店挺贵的。”
方睿:“谢谢老师,我可能会买房子,以后可能会长期住在帝都,就不在学校住了。”
袁旭笑着:“这样吗?”
“那你随时可以来找我报道,我先给你点东西,至于学校……考研和本科还不一样,用不着天天去学校,咱是考古系,更多时候要找去考古现场和各大文博单位的工作机会。”
方睿:“我随时都可以过去找您,您在学校吗?”
袁旭:“我在参加一个聚会,一些前辈还有收藏家搞了个私下的沙龙,你要不要来见识见识?以前没接触过吧?”
收藏家和考古学家沙龙?
方睿眼睛一亮:“袁老师,那您给我个地址,我马上过去。”
袁旭:“那行,挂了电话我发给你微信息。”
方睿收拾东西准备出门时,看着枯树干犹豫了一下。
这东西最好随身带着。
但是,今天的沙龙,有钱的巨富应该很多,这些人中有没有超凡者?
如果带上枯树干,会不会被发现?
犹豫了很久,方睿还是决定带上。
如果因为枯树干,超凡者主动找自己,自己好歹能接触到超凡者。
在帝都,他们不可能出手明抢。
更何况这些人不缺钱,真想要真出钱买也不是不行,或者真搞清楚了枯树干到底是怎么用的,自己用来成就超凡后,他们自然也没有窥视的必要性。
方睿把背包里的衣服都拿了出来,背着枯树干,带着独孤信印,出发了。
……
“袁老头,你新收了个研究生?”
袁旭得意洋洋:“当然。”
旁边人看他这副表情:“哟,还是得意门生?”
袁旭:“我这个新学生,在行里面可不是寂寂无名的小辈。”
“前几天广都遗址新发现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吧?”
这种事情,在不久后,那是要上帝国电视台重复重复再重复直播宣传的事情。
现在虽然还没开始舆论造势,但行业里的人当然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
旁边的人都看向了袁旭:“和你这个新学生有关系?”
袁旭微微一笑:“关系也不大。”
“新的六个祭祀坑,都是我这学生现场定位发现的。”
现场几人脸色各不相同。
收藏家们当然是惊讶这小青年厉害。
而考古这一行的,直接就是震住了。
人这辈子知识多了,最怕就是找不到一个好学生把知识传下去。
自己当教授容易,教出来一个教授难。
这种天赋异禀的年轻人,那是难得一遇啊,只要招进来一个,那就是踩了狗屎了!
别说什么新研究生了,直接说关门弟子吧!
袁旭乐呵着:“我这个学生,在文物修复方面,也还行。”
“锦大陈教授他们研究了好久,搞不清楚是什么的青铜器,我这学生看了一眼,就看出来是青铜神树。”
“天赋还行吧,配当我弟子。”
众人看向他,脸色各异。
关系好的直接:“瞅瞅你装逼这样儿,生怕我们不知道你收了个好学生,哈哈哈哈哈。”
“青铜神树的事儿我已经知道了,没想到还和你学生有关系。”
搞收藏的没搞考古的对于重器懂得多,都在问什么是青铜神树。
毕竟重器是禁止交易的,不在他们的业务范围内。
搞清楚青铜神树修复后可能会是单体最大的最高的青铜器后,都忍不住惊讶。
毕竟是世界之最,每一件这种古文物,那都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藏品。
但可惜的是,这种东西,都没法搞到私人手里。
方睿急冲冲的赶过来,就算是打车,也花了四十多分钟。
还不知道这里的老前辈们都在讨论自己呢。
进来后,方睿扫视了一眼,不太确定自己看到的那个是不是袁旭教授,毕竟自己只是看过照片。
袁旭却高举手:“方睿,这里!”
方睿上前:“袁老师!”
这里人还不少,方睿以为是个小型聚会,结果有二三十号人。
袁旭也是给方睿介绍了周围的几个人。
“这位是玉器鉴定行内的翘楚,金三元金老师。”
“这位是专门做名贵木材家具收藏的楚怀志,你叫他一声师叔没问题,系里面另外一位郭老师以前和他是同届同学。”
“这位是南派雕刻家苏建华大师……”
“对了老苏,不是说这一次你搞了个好东西,要拿出来交流么?”
苏建华笑眯眯:“刚刚不是在交流你的学生嘛,哈哈,你想看我这件新东西是吧?行,给你瞅瞅。”
东西一拿出来,方睿就看出来了:“刘关张鸡血石?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