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昂宣布完各项政策后,众人的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不过好在这些政策除了保密政策很是严厉,其他的都是对于工匠们有利的政策,所以大家还是都很高兴。
“戏公,咱们再在这处工坊转转?”
“好,既是如此,那咱们就安步当车好好转转。”
“戏公,这处地方是准备做仓库吧,可真大还分好几层楼高,恐怕洛阳的武库也不过如此了。”
“公子说笑了,这处仓库是比不上洛阳的武库的,不过假以时日比比其他地方上的武库还是绰绰有余的。”戏志才说道这里也不由得有些得意。
说到武库,曹昂只知道除了洛阳长安的武库,最有名的就是徐州东海郡的武库了。永和年间这处东海武库就有接近十万人的武器装备。怪不得陶谦这个老小子要把东海郡当作老巢,也怪不得曹操两次攻打东海都无法攻克东海郡治郯城。
戏志才接着说道:“不过这只是一处仓库,在鄄城还有一处城内的仓库,以防止有强大的敌人包围鄄城导致明公没有可以使用的武械装备。”
曹昂看着隔壁的几处粮仓也是问道,在鄄城里恐怕也是有储备粮食的地方吧。
“不错,尤其是这次从外面运来了几十万斛的粮食大部分都是安排在了鄄城,小部分存储在这里。”戏志才回答道。
曹昂登上梯子,指着远处的一片房舍说到:“那片房舍是用来给工匠住的吗。”
“不错,除了工匠,还有商队这些都是他们落脚安家的地方。公子你看每一百户人家我就用一层栅栏拦起来,就好像城市里的围墙一样。他们的家小都有专门的教书先生辅导到十五岁,随后是做什么皆是由他们的意愿了。
如果他们决定离开商队或是不再做工匠,他们就得带着家产离开这里。”
曹昂稍微考虑就觉得戏志才做的对,如果你不属于商队或是工匠或是守备部队,你还住在这里会大大提高这里的危险性,万一敌人包围了这里,你再从中打开城防不就是全军覆没?
当然这种概率也是极低的,毕竟外面有是沟渠又是箭楼鹿角的,还是那句话没个上万人的部队绝对攻不下来。即便是只有一千多人把守。
曹昂与戏志才走走停停,观察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可以想见这里至少要作为曹操的军工生产基地三年时间,或许更久但不会超过五六年时间。
很快便是将这些房舍院落摸清楚了,曹昂对着戏志才说道:“戏公,依我看这些箭楼,城防平日里只需要一小部分人守备就好了,城外还有那么多的空地,这里又有大小的水渠。完全可以买一些猪养鸡鸭鱼,进行养殖坚持个两三年,恐怕整个工坊的肉类就不用外运了。”戏志才眼前一亮,说到:“早就听闻公子治军就大量养殖猪羊等物,自给自足。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啊,我应该效仿。”
曹昂笑了笑,他养殖那些猪羊最初目的不过是为了供给将士们练习战阵拼杀使用,谁知道夏侯兰和曹安民两人搞得这么大,竟然连才加入一两个月,整日忙碌的戏志才都听说了。该不会连老曹都知道吧?
虽说老曹手里的镇压大魏几十年的校事府还没有建立,但是老曹应该有有一些耳目散置在一些角落。当然这角落不会太多,要不然以后整个兖州百城皆反,老曹应该是能够提前知道。但是即便不多,这种人尽皆知的事情,老曹怎么会不知道?
得,曹昂还没有出名,就已经被上养猪将军的称号。后世人该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儿子去养猪吧?
曹昂怎么想怎么社死,废除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这项政策真的好用啊,自己这三千人的部队无论是战阵水平还是拼杀技术都提高的很快。
曹昂摆脱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继续对戏志才说到:“戏公说笑了,不过除了搞这些副业,还可以种些麦子小米之类的粮食,自给自足嘛。再加上这十几年来天灾旱情不断,蝗灾人祸不止,还是应该多种些粮食以求自保的。”
戏志才考虑一下说到:“公子考虑的对,这处工坊位于鄄城东南,远离河北袁绍平日里戒备不需要太过森严,正是适合自给自足的好地方。”
戏志才看向曹昂,却发现对方也在笑意吟吟的看着自己:“戏公,原来你也是将袁绍看作竞争对手啊。”
“公子说笑了,天下人都认为袁曹是牢不可破的同盟,但是天下人也都知道,一旦外部的敌手消失袁曹双方自己就会掐起来。这是天下皆知的事。”
曹昂笑了,“对,天下皆知,谁也不会知道接下来双方的胜负会怎样,戏公如此努力的为我父亲效力,恐怕就是在帮着我父亲积累实力对抗袁绍吧。”
“确如此,袁绍一方人才济济,又手握天下最富庶的冀州,人力财力皆是几倍几十倍于明公,如今又握着号令明公的君臣之义如何不能让志才忧虑?”
“难道公子不忧愁嘛?”面对这戏志才的疑惑,曹昂故作深沉地笑了。
“戏公,强弱之势是可以依靠人力改变的,现在我父亲拥有你们这些贤才再加上将士们努力,假以时日必然会比袁绍还要强大,这是一定的事情。”
曹昂的自信感染了戏志才,这让戏志才仿佛看到了曹操一般,两人都是那么的乐观自信,又多才多智···
曹昂当然确定曹操会赢,而且有他在,曹老板会赢的更加酣畅淋漓。这是必然,没有失败的可能!应为一旦败了,那老曹和小曹的人头就该悬在邺城东门了,所以无论如何都得赢。
曹昂与戏志才散着步慢悠悠的来到栅栏里面,这时候几个妇女大叫起来,“当家的,快出来拜见戏公。”
曹昂正和戏志才说着话呢,就被吓一跳。曹昂心想古人常说河东狮吼,大抵也就是这样了吧。这是从院落里面跑出来几个身高胖瘦皆不相同的汉子,只见众人齐齐施礼说到:“下属拜见戏公。”
戏志才笑着回应,说到:“这位是曹使君的大公子,你们还不来拜见。”众人只以为这年轻人不过是戏志才的晚辈罢了,没想到竟然是曹使君的大公子,这可是贵人呐。
刘俊反应最为快速,立刻上前见礼说到:“下属刘俊拜见曹公子,小人曾是使君军中的都伯。”
曹昂顿时心生好感,说到:“将军真是英武,你是何时跟随我父亲的?”
“下属是中平六年跟随曹使君,如今已经三四年了。”
曹昂惊讶,这位刘俊也算得上是元老了,怎么会才是个都伯?按理说老曹的部队有功必赏,即便是魏文皇帝,明皇帝时代军队里的军功也是从不延误,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穷人孩子翻身的最佳途径,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激励将士与蜀汉孙吴对抗,强而胜之。
“刘兄,你也算是军中的元老了,怎么会才是个都伯?”
刘俊笑了笑,有些尴尬。不好意思的说道:“小人之前家中老母病重,私下里挪用了士卒的军饷为老母救治,这才触犯了军法···”
曹昂的疑惑解除了,但是并没有轻视他,因为这个人讲实话,是个好汉子。即便是贪污也是应为孝道,在这个重视孝顺的年代,贪污这点钱才不算什么。想必也是因为这样曹操也只是稍作惩戒,不让他升迁吧。
曹操将唯才是举提升到国策的地步,即便是像陈平盗嫂受金之辈曹操也愿意使用,所以大家都愿意为了武皇帝,文皇帝甚至是明皇帝血战沙场。用诸葛丞相的一句话就是盖追先帝之殊誉,欲报之于陛下也。
贾充虽是个不注重名节的建晋功臣,但是他的父亲贾逵可是个真大魏忠臣,死前还在遗憾不能够带着孙权小儿的头见武皇帝,文皇帝而遗憾。
众位大魏元老们,你们要多学学贾公身上的优秀品格啊,不然死后怎么配享武皇帝的庙宇,接受曹家后代世世代代的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