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公事私事

  • 修魏
  • 淮东乡民
  • 2654字
  • 2023-12-26 10:05:02

“或许百年后,这就是一处人烟稠密的大城,一处县城吧。”

曹昂眺望着远处的景色,感叹:“百年风云激荡,正是扬名天下的时候,这座城也一定会扬名天下的,因为他的缔造者是你啊戏公。”

戏志才也站起身说到:“天下兴亡,百姓皆苦。只愿望能够辅佐明公能够早日统一天下,让四海沸腾的乱世恢复安宁。”

“至于成不成名,不重要。”

曹昂有些凄凉地说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一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公子何必唉声叹气,羡慕那逍遥的神仙生活?就像你刚刚所言若是能够匡定四海,名扬天下,那不就是另外一种永生吗?”

曹昂哑然失笑:“戏公说的是,是曹昂小气了,不过有一件公事,还有一件私事不知道当不当讲?”

戏志才皱了皱眉头说到:“先说公事吧。”

“戏公将这些商队安排在这里可否想过给那些四处奔波的商人一些激励呢?”

“商人重利轻义,我们给足了他们好处又拿捏着他们的家人,难不成他们还敢作乱不成?”

曹昂摇了摇头,这是对商人的刻板印象:“戏公可知吕不韦也是商人出身,却最终成为大秦的相国,这说明即便是商人也有功利之心。

我承认多数商人重利轻义,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要拿出激励的制度激励他们,要知道咱们只是一个小小的郡罢了,天下间能给出更多利益的人简单数一数就不下数位,就比如陶谦,刘表,袁绍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财富巨亿?

他们如果给出跟多的利益,这些商人有会不会背叛我们?”

面对着曹昂的话语,戏志才一顿默然,他之所以找到小商人出身的他们就是为了方便控制,但是随着贸易的深入,他们也会变成大商人。这就是一个不可控因素!

等到他们变成大商人后,不仅不好拿捏他们,相反他们也有了拿捏自己的手段,如果这时候由外部势力插手,后果不堪设想,这不可不防。

“公子还是说说你的意见吧,详洗耳恭听。”

“戏公,不必如此。我的意见是这些商队统一管理,分散编制不让他们长期有自己的得力心腹,这是一。

其二就是护卫与商队经常更换配置,使双方互相牵制。但是一定要明确责任划分。

其三,便是控制利润,合理的利润让他们不得不长期与咱们合作。

其四,就是教导他们孩子读书,告诉他们以后如果选拔官吏,他们的孩子更有机会担任官员。不必像他们这样东奔西走,即便选不上官吏也不碍事,他们会得到家传的经书,数代人的积累也足够他们培养出官员了。

其五就是给他们一个官方身份,官方的荣誉,满足他们成为大人物的心态,这一定要做到,名利二字最是使人把持不住。

其六,就是一个清晰的三族名单。你敢作乱,那么你的妻儿要陪你死,你的三族要···要贬为奴隶。

曹昂本想说三族尽灭,但最终没有忍下心来,只说了贬为奴隶,虽然这也是很惨,但是至少还活着,等到哪天大赦天下,还会成为自由民。

曹昂短短几瞬的时间就说出六条控制他们的措施,包括了制度上的制衡,名利的拉拢,后代的前途,祸及三族的惩罚。

沉默,戏志才在沉默,他并没有感到残酷,应为即便是他来制定也差不多是这些。他只是有些吃惊,心中感叹此子恐怖如斯。

“公子此言甚是正确,详会照办。”戏志才施了一礼。

曹昂连忙侧身,说到:“戏公礼数真是太过了,小子怎么能够接受您这么大的礼数呢?”

戏志才摇了摇头说道:“公子此言差矣,我不是为自己,而是替天下苍生向您施礼。”

曹昂还没有反应过来,戏志才又说道:“详坚信天下会被明公统一,但是明公今年已经是不惑之年(实际三十八),若是以十余年为期限,明公已经是五十几岁的人了,最多还能为天下苍生辛劳十年。

所以要抚平战乱带来的创伤,这重任只能落到公子的头上,甚至是您的儿子身上,所以希望公子能长寿安康,以天下安康为自己的理想,行军打仗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面对戏志才絮絮叨叨的话语,曹昂一阵感动,他是真的爱我曹氏,爱天下百姓。

同是曹昂也明白戏志才是在害怕,他怕自己(曹昂)早夭,就像光武皇帝活了六十二岁,但是他的继任者明皇帝只活了四十八岁一样。早夭尤其是有为明君的早逝对一个初创的王朝打击最为巨大。

曹昂沉重地说道:“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不光是为了自己···”

曹昂想到了军师联盟上曹睿病重的那句话:“曹丕对不起我,我如今也要对不起曹丕了···爹,你留给我的江山,我守不住了···”

又想到了曹节(曹操的女儿,嫁给汉献帝),曹丕篡汉时,她发出了最狠毒的诅咒:“天不祚尔···”

上天啊,你如果真是中意曹家,要将天下交给曹家就让我曹家统一天下,不要让生灵遭受百年战乱。

上天啊,你如果真是中意曹家,就让我曹家君主福寿安康,聪慧果敢,至少平均能活到五、六十吧。

上天啊,你若是同意,就请告诉我吧···

如果是前世,几十年的无神论者,他是不会发出这样的祷告,但是穿越本身就是一件违背科学的事,所以他也不得不迷信起来。

突然天空一声惊雷响起,曹昂笑了。他觉得这是上天回复他了,实际上这不过是夏天到了,普通的气象变化罢了。

曹昂恢复了一直以来的气势信心,他想起了诸葛亮的隆中对里面一句:此非天时,抑亦人谋。

“天啊,我就当你是同意了,不管你是怎样的想法,这个三国乱世我终结定了。”

天下起了大雨,倾盆的大雨。曹昂与戏志才不得不回到卧房,里面这么大的雨回不去了,两人只好决定在这边过夜。

曹昂看着外边不断收工回到房舍里的工匠民夫等人,也是笑出了声,说到:“戏公啊,若是这不是乱世,而是这太平时节,这些人生活的该有多么惬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其一生都不闻战祸兵戈。

养儿育女,孝敬长辈,耕种田亩,采菊南山,若是富足还可以时不时的喝顿小酒,吃些鸡鸭鱼肉。”

说完又在心里说道:“可是这些还是比不上后世的生活,那是一个数十年不经历战乱,物资极度充裕,一个一亿人口的省能消费掉八亿只鸡的极度富足的时代······”

“公子,咱们会成就这样的世界的,天下大同绝对不是古人的政治蓝图,而是历代有为之君的奋斗理想。文景之治绝不会只存在于汉书里的记载,他一定会再次重现世间···”

戏志才的话很富有感染力,至少曹昂被他说的很是亢奋。

“公子,你只说了公事,还没说私事是什么呢。”

“哦!你瞧我这脑子,戏公你估计接下来一个月能生产多少付铁甲?”

戏志才默默的估算起来一套札甲最起码也得一个工匠十日之功,再加上一些学徒等协助应该会更快一些,“公子,据详的估计一个月最多七百到九百之间。”

说完戏志才又继续说道:“目前熟练的工匠还不是很多,他们又全都得教导学徒,第一个月肯定不会很快,所以···”

曹昂挥了挥手说到:“既是如此能否拨调一百五十到两百付铁甲给我?”

戏志才咬了咬牙说到,“可以,我做主等下个月你来我这里领两百付铁甲。”

曹昂顿时大喜,说到:“多谢戏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