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骁面容坚毅,身材显得颇为精壮,江河目测其身高,估计约在一米七二,比自己略矮些。
他身上最显眼的,是自左肩斜披了张虎皮,然后用腰带在腰间扎紧。这时代可没有什么人造皮革、仿真兽毛,所以他身上披着的,必然是张真虎皮。
这时代的徽州地区还是有野生华南虎存在的,万历年间,甚至还出现过一头老虎跑进歙县城中伤人之事。
这张虎皮一批,立即让江河对骆骁颇生草莽英雄之气。他身上的虎皮,估计是自己猎的,穿戴在身上也是种彰显。
徽州虽然属于南方,按理来说应是气候温暖,尤其地理环境又是独特的群山环抱,对冷空气也有阻挡作用。但眼下已是天启五年,距离崇祯登基也就剩两年时间了。
而崇祯登基后,是明末小冰河时期高发的阶段。据说这一时期跨度极长,从元朝开始到清末,一直都是小冰河时期,而明末清初这段时间,是灾情肆虐的高发期。
早在万历年间,就已能看出迹象。到天启年间,江南等地的冬天也时有大雪,江河封冻。在原身的记忆里,也是感觉这些年的冬天越来越冷,每年下雨的次数也在减少。
这就是小冰河的气候开始影响发威了,而一向温暖多雨的江南地区都是这般天气,北方的寒冷与干旱就更可想而知了。
所以眼下时间进入三月,虽已是暮春时节,却仍显得有些春寒料峭,尤其早晚之时,还比较冷,也就中午有温暖如春的感觉。
江河之所以托江大中去寻人打听红薯、土豆、玉米这些美洲传来的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也正是为了应对会越来越严重的小冰河气候。
所以他此时得知这骆骁居然真寻到了红薯,自然是大喜。再又亲眼确认过无误后,当即从钱袋里取出二两银子,塞到骆骁手里,热情地道:“骆壮士辛苦了,此物于我实有大用,不知骆壮士是从何处寻得的?”
骆骁的脸上,左眼角下面还有两道一长一短的伤疤,看上去像是被不知什么野兽爪子给挠的,伤口颇深,以致好了后也留下两条难看的伤疤。
此时面对江河二两银子的厚谢,骆骁连忙推拒道:“江公子太客气了,我也就是用一只打的山鸡换的,当不得此重谢。”
“当得,当得,骆壮士请收好。”江河又笑着推了回去,“骆壮士还是先跟我说说,此物是自何处所得?”
见江河坚持,骆骁这才却之不恭地顺势收了,然后道:“便是在徽州所得,这是我有次打猎跑到了大会山中,在一座叫葫芦村的村子里借宿,借宿的那家人姓马,当时他们做饭招待我时,饭桌上有这蒸熟的甘薯,食之颇为香甜,可抵饭食顶饿。”
“我以前也从未见过此物,便好奇多问了句,他们说是叫甘薯,是松江府一个亲戚送给他们的苗种。并说此物颇好侍弄,不用上好的水田,随便在山坡上一种,就有所得。”
“松江府?”江河闻言点点头,不由了然了。
他记得写了《甘薯疏》的徐光启就是松江府人,也就是他前世的大魔都。属于魔都CBD之一的徐家汇,就是因为此地是徐光启家乡的缘故,才特意改的名,原本那里并不叫徐家汇。
也是他之前有些想岔了,只记得红薯最初是一个福建商人到吕宋做生意时,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里偷带回来的,所以最先是在福建与隔壁的广东率先传播种植的。
却忘了徐光启既然能上那道《甘薯疏》,想必是亲眼见过,甚至都有可能自己试种过的。如此一来松江府也有,早已传播过来,自然就说得通了。
松江府距离徽州可就不远了,能顺带传过来,也属正常。而且能传过来一家,说不定其他家也有。倒是骆骁所说的大会山,算来已出了歙县,属于相邻的绩溪境内了。
点过头后,江河又接着道:“甚好,我回头会让人试种这甘薯,若是种不成功的话,还要劳烦你带路,帮我去请那户姓马的人家过来指点一番。”
骆骁立即一口答应道:“没问题。”
江河点头一笑,又谢过一回,让他自去。
接下来他让书砚从袋子里挑了条红薯,道:“你去帮我生个小火炉,把这条红薯给我烤熟。记得要用小火慢烤,可别烤焦了。”
“是。”书砚闻言,自是立即答应,然后把那一袋红薯都带下去,先行收好。
此时名单上的所有伐木工人既已到齐,江河便让江大中把所有人带到别院前面聚齐,先行点名。
江大中上次交给他的那份名单,他早已是交给了江天一,此时正在江天一手中。
这座田庄里,自是江家的这座别院最大,所以大门前的空地也最宽敞,容纳下这一百人绰绰有余,这也是接下来的主要练兵场地。
待所有人颇有些乱糟糟地聚齐后,江河站在大门前的台阶上往下望去,但见一百人聚作一团,毫无队形、队列可言,不少人还交头接耳、七嘴八舌地闲说谈论着。
不过眼下未经训练,这种情况也实属正常。江河也没多指摘,瞧了一眼后,看向站在江天一旁边的其堂弟江之永,向其点了下头。
江之永此时手里正提着面铜锣,另一手里那拿着支木槌,见到江河向他点头,立即拿起木槌“咣”地一声敲响了铜锣。
锣声震耳,立即压下了所有人的谈话声,并同时往锣声传来的台阶上望至。
见底下的众人全都瞧过来,江河高举起手臂,道:“大伙儿请先噤声,我先点下名字。喊到谁的名字,谁就大声喊‘到’。没点到的人,请勿出声。”
说罢,他又向旁边的江天一点下头,江天一便拿着名单立即大声点名,“江大中!”
“到!”江大中闻言,立即大声应道,为众人先做个表率。
事实上这份名单里并没有江大中本人,他当初制作这份名单时,下意识忽略了自己。可能也认为自己是管事的,不该在名单上。若加上江大中在内,其实是一百零一人。
“江小龙!”
“到!”
“江小虎!”
“到!”
江大中的两个儿子自然也很配合,随着这父子三人起头做了表率,后面的有样学样,点名倒也颇为顺利,喊的颇有精气神。
待所有名字全都点完后,名单上的人确实是全部到齐,并未有遗漏没来的,这也是个好的开始。
等点完名字后,江河又开口道:“大伙儿都面向我,然后成四列横队,先按大小个排列整齐。矮的在我右手边,高的在我左手边。”
说话的同时,他又分别先后抬起两只手,向众人示意。他前世那个时代,参加中学与大学开学前军训时,左右不分的都还大有人在,更别说这时候识字率还没普及的古代社会了。
“快快快,按大小个排队!你,你,你站前面……”江大中闻言,也连忙在下面帮着指挥。
众人乱糟糟地忙碌一番,倒是也终于排好了队。虽然队列还不算整齐,花费的时间也有点儿长,但江河也不在意,开始都是如此。
耐心等众人排好队后,江河重新开口道:“今日把大伙都召过来的目的,有的已经知道了,有的则还不清楚,我再重新给大伙儿讲一遍。请先认真听,别插话,等我讲完再统一提问。”
说罢,便把开设长风镖局的生意,以及镖局究竟是做什么的,且跟他们原本砍树的活儿并不冲突,还有每月的月钱是一两银子等,全都旧话重提讲了一遍。
“……我知道大伙砍树都有把子力气,好几位还有武艺在身。但咱们这镖局并不是倚强斗勇、争强好胜,而是要以保护镖货为主。所以外出行镖时,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合作互助。”
“为了让大伙儿能更加胜任镖局的差事,在镖局正式开张前,我需要大伙每日前来,在此集训一段时间,暂定为十日。十日不成,便再训十日。”
“大伙儿都熟悉的江管事,在镖局开张后,正式担任长风镖局总镖头一职。”江河先指了江大中介绍过后,又接着指向江天一,“这位是我族兄,江天一,不少人也都认得。镖局开张后,由他担任镖局掌柜。在集训期间,则由他担任训导,负责你们的训练。”
“这份差事,大伙儿想做的便留下接受训练,不想做的,则可就此离开,我不强求。嗯,完成十日训练者,有一斗米的奖励。我给大伙一柱香时间考虑,大伙儿可以开始做决定了。有何疑问,也可以现在提。”
说完后,他又向旁边的江之永点下头,江之永便立即取了一支香点燃,瞧了圈后,将香插在大门前廊柱上一个裂开的缝隙里。
明时的一斗米是十八斤,一斗米足够一家人吃上好几天了,这个奖励虽然不算高,却也是颇让众人心动,毕竟也是几天的口粮。而且他们前来集训,每日都还管平日吃的最多的中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