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砚进城赶回江宅的时候,却是刚好在门口遇到了从汪园返回的小姐、少夫人等人。
书砚便连忙在道旁行礼,寻江沁说明情况,并转达了江河明日请她去城外西甲庄一趟的话。
江沁正因为王微的事,有一肚子疑问要问江河呢,哪里等得了明日,看看天色还早,便也令福伯给她备了马,跟书砚一起骑马赶往西甲庄。她身边的采薇这几个丫环都不会骑马,便都没带。
书砚趁着老管家福伯给江沁备马的当儿,连忙回了一趟书香园,取了江河让他拿的那些剩余肥皂,全都打包装在一个包裹里。
等他们赶到城外的田庄时,这边的别院也已经打扫完毕,江河一个不留,把所有人都请了出去,与江天一两个在厅中畅谈,确定练兵的许多细节。
江沁赶到后,与江天一见了礼,便把江河单独叫到后面的内院厅堂里去说话。
“姐姐怎么这么着急就赶来了,都不回去歇下脚?”对于江沁都不等明日便赶来,江河也十分好奇。进了内院后,便立即问道。
江沁冷笑了一声,盯着江河道:“我这不是着急来给你江二公子报喜来的吗!”
“报喜?”江河不禁有点儿莫名其妙,“不知喜从何来?”
“恭喜江二公子中了汪园诗会的头名。”
“姐姐这可说笑了,我都没去,哪里便来的中诗会头名?”江河对此是当真惊讶莫名,难以置信了。
简直开玩笑,我都没去,居然还能中了诗会头名,暗箱操作也不是这么操作的啊!再说他跟汪汝谦也就关系一般,没什么交情。除非是……王微,但王微有这么大能量吗?
“江二公子您人虽未到,但诗却到了!”江沁仍是有些冷嘲热讽地道。
听她提起诗到了,再加上江河刚才又想到了王微,一时也不禁略有心虚,问道:“却不知是小弟的哪首诗高中了头名?”
“你说呢?”江沁反问。
江河闻言,不由更加有些心虚地尴尬一笑,猜测道:“是那个王微姑娘以我名义发的诗吗?”
江沁冷笑道:“你果然心知肚明,你既然早与这王微相识,为何提都不跟我提一句?”
江河讪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前几日去黄山偶然遇到的吗,她当时是跟汪汝谦一起的,我那日回来不是讲过吗?”
江沁道:“你只讲遇到了汪汝谦,可没讲遇到王修微。而且我不信你们当日没单独相处过,否则她为何对你这般在意?你也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打汪汝谦女人的主意!”
“我没有!”江河连忙叫屈道,“再说她也不是汪汝谦的女人,汪汝谦不过就是个舔……嗯,她的一个追求者而已。”
“那你呢?”江沁冷笑问道。
“我真没有。”江河又连忙给自己辩白。
他目前对于王微,还真没动过歪心。一来是他刚穿越过来不久,许多东西都是才捋顺,暂时还没这方面心思;二来则是他受前世记忆所影响,认知中一直下意识觉着王微是名花有主的,后来会遇到一个很爱她的许誉卿,故而也就不打有主之花的主意。
“没有?”江沁半点不信地冷哼一声,从怀里掏出王微送的那本诗集,一把拍到江河怀里,“呐,你王姑娘送你的诗集,还嘱托我一定亲手交给你。”
江河接过手,看了眼封皮上的《浮山亭草》四字,笑道:“只是送诗集而已吗,朋友间的正常礼物,又不是什么定情物!”
江沁道:“那你可知道,我说那香皂是你亲手所做的后,她表现的有多欢喜,简直藏也藏不住,还误以为是你托我专门送给她的。”
“啊?”江河闻言,倒是真不由惊讶了,随后确认地问道,“当真?”
如果王微因为那日在黄山的相处,真的对他动了情的话,他当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这么个大美人,又相当于是古代的明星,他若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只是他之前确实一直没往这方面想过,以致那日在黄山也没留意王微对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细节。
“你还跟我装什么装!”江沁不由气道。
江河心中暗自琢磨了下后,问道:“对了,她帮我发诗的时候可有说什么,是只以我的名义发的吗?”
“那不然还能用谁的名义?”江沁反问。
江河道:“姐姐有所不知,这首《九龙瀑》其实不是我独自所作,只有前两句是,后两句是她帮我补的。”
江沁对此便不知情了,闻言不禁稍微一讶后,又冷笑道:“原来如此,你们这都诗词相和了,还跟我说没什么。而且她为了成全你,为你扬名,便只署了你名字,这不是为你动了情还是为什么?”
“唉,没办法!”江河故作苦恼地道,“谁叫我就是这般英俊逼人呢,活脱脱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啊!”
“真是猪不知脸大!”江沁忍不住抬手往他脑袋上敲去。
不想江河手快,连忙一把抓住了她手腕。但江沁反应也快,又立即底下一记裙里腿,在他腿上踹了下。
江河无奈一笑,放开了她手,也不在意。她踹的那下,根本不疼。
江沁随后道:“其实不止那首《九龙瀑》,我也把你从黄山回来那晚作的《咏黄山》用你名义交上去了。不过最后将你评为第一,倒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
江河拱手郑重道:“多谢姐姐!”
江沁道:“不用谢,你不也替我出气了吗?我可在诗会上听人说起,你送了汪守信那家伙一个‘大脚兄’的名号。而且他这次因为你的诗,被查到没有请你,还被他二叔罚了禁足一月,在家闭门思过,倒是当真解气。”
江河闻言一笑,倒是没想到那日在云溪堂书坊门口的事,居然还被人给传开了。不过现在汪守信应该也多半反应过来,那日是被他装失忆给耍了。但他也不在意,知道就知道了,这小子又能拿他如何。
“对了!”江沁又从怀里取出好几张对折的纸片,递给江河道:“这是诗会上有人给你送的名帖,说是明日要上门拜会你,今日诗会上的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在其中。你明日一早,需得早些回去。”
名帖就相当于是古人的名片,也叫名刺,最早是在官员中兴起,后来便逐渐在读书人中流传开了。
江河随手接过后,顺口问道:“不知今日诗会上的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是谁?”
江沁道:“第二名是桐城人方以智,第三……”
“等下,姐,你说是谁?”方以智这个名字一入耳,江河立即不由惊讶地打断江沁,确认问道。
“方以智啊,怎么,你听说过?”江沁瞧他的反应,不由问道。
江河迅速在名帖中翻找,很快就找到了方以智的名帖,上面以正楷工整地写着“方以智”三个大字。翻开名帖,里面名字反面那一页上写着其字“密之”,还有籍贯,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人。
若有功名的,还会写上某某年举人,或某某年进士。有官身的,则会写上具体的官职名称。
另外一页上,则写了方以智拜上,明日巳初,过府拜会云云。
方以智现下已是中了秀才功名,不过他却嫌秀才功名太低,还不够格做官,所以干脆没写。
安庆府在后世也属于是安徽地界,而且与徽州大有关联。因为后世安徽省的划分与得名,就是分别取了安庆府的“安”字与徽州府的“徽”字,组合而成安徽,所以时下的安庆府也是一座大城。
这两地之间,其实还有一条陆路联通的徽安古道,便是从徽州通往安庆。不过这路条全是山路,并不好走,再加上有时因地震、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会阻断这条道路。
万历年间,曾有人出资修缮过这条古道,但时下又因山石崩塌而阻断不通了。
徽州虽然处于群山包裹之中,但也并不是完全不通陆路,还是有几条通往外地所开凿的山路。但因为多是山路,并不好走,所以大部分人出入徽州,还是靠走水路通行。
江河对方以智这个名字当然很熟,因为此人乃是后世很有名的“明末四公子”之一,也被称为是金陵四公子、复社四公子。
这四公子乃是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冒辟疆,因为这四人颇为交好,再加上四人的父亲都是当时高官,且皆是在金陵成名,所以被合称做金陵四公子。
后来复社成立后,四人也全都加入了复社,便又有了复社四公子之称。至于明末四公子,那就完全是后世的称呼了。
四公子之中,其实以侯方域与冒辟疆的知名度在后世最高,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两人的才名,而是完全得赖于他们两个分别与秦淮八艳里的李香君和董小宛之间的恋情。
因才子佳人的佳话,才更被广为人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甚至在清朝还被人创作成了一出知名的戏曲《桃花扇》。
但在这四人之中,其实是以方以智成就最高,因为方以智后来曾高中崇祯十三年进士,被选为庶吉士。
崇祯帝上殿召对时,方以智“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后历任工部观政、翰林院检讨,并成为崇祯皇子定王和永王的授讲官。
而且方以智在后世的评价中,也被冠以了明朝科学家的身份,曾写过本《物理小识》,其授业恩师王宣还曾写过一本《物理学》。
不过这师徒二人口中的物理,并不是后世现代意义上的物理学。是指一切事物之理,不过《物理小识》仍然是一部古代难得的科学著作,广泛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农学、工艺、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甚至在对事物的研究上,方以智还讲求“通几”与“质测”。
所谓通几,是对事物发生根本原因的探讨;而质测则是指考察事物变化的原因,并总结验证已知规律,预测未来发展变化,这已经相当于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
在四公子中,也只有方以智高中进士做过官。明亡之后,也坚决抗清,后来失败,遂心灰意冷,避世出家为僧,专心学术创作。
其他三人在明亡之后,虽没参与举兵反抗,却也都坚决不仕清。侯方域曾被逼迫参加清朝的乡试,他当时为免父亲受牢狱之灾,被迫参加,但只考了半卷以应付,却没想到只考半卷也中了乡试的副榜。
侯方域对此后悔不已,立即回乡隐居不出,并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壮悔堂”,以示悔过。
江河没想到方以智居然也参加了这次汪园诗会,立即也不禁如侯方域般,生出壮悔之念。好在方以智因为他得了诗会的头名来专程递帖拜访,倒也是未曾错过,不然他可真的要好生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