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穷穷联合
- 印度首富从每日情报开始
- 无今心
- 2591字
- 2025-03-06 13:29:37
十二月的正午,气温不算太高。
维杰请了一辆人力拉车到服装厂门口,将凭证递给工厂的管理人员,顺利将一百五十套完工的黑色运动服装走。
同时支付了剩下的四千多卢比尾款后,维杰现在身上几乎一分钱没剩了。
之前出手一批寻呼机当回中间商,赚了将近一万二卢比。
但开通那台该死的寻呼机就花掉了两千多卢比,这几天偏偏一次都没用使用过。
“哎,这种从钱包鼓鼓到一毛不拔,一下子把掏空家底的感觉实在不好受...”
本以为自己万元户算是个小有钱人了,但没想到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下一个目标,赚十万卢比,成为十万元户!
他先将衣服货物存放在店铺里,没有着急摆摊开卖。
单单换个贴牌就卖还不够,路人不一定愿意买账。
最好的办法是怼着脸告诉别人,这是个高档的外国牌子的同时,还不让人容易反感。
这就需要找到某个一触即发的亮点。
让有购买能力的市民们只用一眼,就能对应上他们印象中的高档西方货。
维杰想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
他下午跑遍了城内几家比较高档的酒店或旅馆。花费二十卢比的小钱,占用前台几十秒的时间。
让帮忙查询一下今天入住的外国旅客名单里边,有没有住的不是最高档的豪华套房。
印度大部分地方没有严格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这是由这片土壤诸多因素决定的。
否则维杰也不会利用这一点。
普里城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算一个文化圣地,还是能吸引部分外国游客的到来。
而且卢比经历去年的暴跌后,今年虽然稍稍涨回,但赚美元花卢比的旅游老外依旧十分吃香。
因此老外住的往往都是当地最豪华的酒店房间,毕竟换算之后也花不了几美元。
但也有部分穷游爱好者,特别喜欢到例如印度这种,文化色彩浓厚但贫穷落后的地方旅行。
维杰要找的就是这类人。
但可惜不如人愿,前几家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目标。
“似乎只剩下这一家了...”维杰站在日落旅馆门口。
这家旅馆维杰颇有印象。
毕竟自己第一次抵达普里城,就是和香蒂、拉比二人前往这家旅馆卖煤赚钱。
当时赚了第一桶金,还给香蒂买了一份咖喱鸡肉饭。
今日不同往日,自己如今成为了一名城里人,还开了一家盈利不错的小吃店。
一模一样的是,当时和现在,都是口袋空空如也。
维杰越过门前两盆小枣树,前台还是上次那位年轻的姑娘。
但自身完完全全换了一身打扮后,对方已经不认得了自己。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今天有没有入住廉价房或普通房的外国客人?”
维杰递给一张二十卢比,示以礼貌的微笑。
“您是开旅游公司的?”前台姑娘扫了眼维杰的穿着,带着丁点疑惑。
旅游从业者跑到旅馆来揽客,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差不多...”维杰也不多解释,自信道:
“你放心,我只想咨询一下有没有,或许他们还会需要我的帮助。”
前台姑娘也没继续过问,拿出一份登记表单,一行一行仔细过目。
“唉,还真有!好像还是一对夫妇...”她的声音同样有点惊讶。
因为旅馆前台早晚两班倒,并不是所以入住客户都经由她登记。
“天哪,住的居然还是五十卢比一晚上的廉价房!”
这在她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前来印度旅游的不外乎都是有钱人。
至少汇率换算过后,都是购买力很强的群体。
居然会选择没有空调和风扇、热水限时供应、床单只有薄薄一层白布的廉价房间。
维杰追问,“叫什么名字?”
“凯文夫妇。这里显示今晚六点前会退房。”
“谢谢。”维杰忙活了大半个下午,终于收获到了有用的信息。
他扭头看了眼旅馆大厅的挂钟,距离六点还有半个小时左右。
他不好意思站在别人店里,选择守在日落旅馆对面的街道等待。
果然不到二十分钟,一对年轻的白人男女提着一大一小两个行李箱,从旅馆内走了出来。
丈夫眼眸灰蓝,亚麻色的细卷发,鼻梁又细窄又高突,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长相。
说不定还是英国上三旗的,难道穷游只是纯粹爱好?
“下午好,女士先生,很抱歉打扰你们,咱们可以聊聊吗?”
维杰迎上去,使出自己前世六级五百多分的英语水平,虽然颇为流利,但摆脱不了书面语的僵硬倾向。
但够用就行,例如现在。
丈夫先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维杰,还本能地把手中的行李箱往身后抓紧靠拢,眼缝绷出一道细长皱纹。
“我们不认识你,你想干什么?”
维杰摊了摊手,示意没有恶意,接着解释道:
“我想招募两名为时一天的国外模特,给我售卖的衣服做立体宣传。”
“你们放心,我所说的是正经模特,而且会给每人一天五百卢比的丰厚报酬。”
其实维杰并不想给他们开这么高的报酬,毕竟五百卢比顶得上拉比和贾尔迪加一起一个月的工资了。
但无奈的是,工资的高低有时候并不取决于能产生多少价值,而取决于把人替换掉需要多少价值。
维杰估计,城内也找不到像凯文夫妇这样的目标了。
“你们不需要一整天站着,少人的时候可以休息,还有免费的水和小吃供应。”
正常的游客抱着游玩的心思,十有八九会选择拒绝维杰的请求。
况且也看不上那点钱。
但穷游本就是奔着异国他乡体验的目的,很有可能会认真考虑一番。
如果真的缺钱的话。
而且前提是退房不为了赶路。
“你是开服装店的吗?”那名白人妻子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较真。
维杰内心窃喜,“看来有机会...”
“哦我确实开有一家店,不过是小吃点,而且我进了一批衣服,打算在店铺对面摆摊卖掉。”维杰觉得此刻的坦诚有用。
“不然我也不会招募临时的模特。”
“印度朋友,你摆摊买个衣服,为什么要找咱们做模特呢?”丈夫搞不懂维杰的脑回路。
“因为我卖的是国外的品牌,你们的气质很符合,可以帮助我一天内迅速卖掉。”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凯文夫妇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跑到异国当一回街头模特也是一件挺酷的事情,我们希望能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就好了。”
妻子微微把脑袋撇向维杰,似乎在提出自己的条件。
“没问题,可以从你们报酬里抽出几百卢比,请当地的记者把你们行为报导下来,后天你们就能花费一卢比,买到一份报纸充作永久纪念。”
“哦真的吗?我可以把这份报纸带回英国,给家人朋友街坊邻居们分享!”
白人妻子瞳孔一亮,似乎相比少拿几百卢比的报酬,更在意记录自己的机会。
维杰却好心泼了盆冷水,提醒道,“不过你们还是不要太张扬为妙。”
“为什么?”
“因为我们卖的是阿迪达斯的冒牌货。”维杰努了努嘴。
我远在印度不怕;你们在英国可要小心了。
帮助销售假货的行为,是有可能吃官司的。
万一把那份报纸打印后四处传播,不被找上门才怪。
丈夫一拍脑门,“朋友,你确定不是在说印度笑话吗?”
妻子却感叹道,“凯文,这很有趣对吗?我们在违法却不担心被抓...”
“只要不带上那份该死的报纸...”她嘀咕着补充了一句。
“朋友,还有一个前提,你得帮我们支付一晚的房租,因为我们本打算离开这里。”
“没问题,明天上午十点,我在这件旅馆门口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