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黛玉比诗

从文会回来的第二日,贾琮仍正常早起锻炼,然后去上学堂。

这一点让枕月很是佩服,即使昨日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第二日贾琮仍然雷打不动地上学堂。

她认为贾琮有这样的心,做什么都会成功。

贾琮来到学堂,他又是第一个,贾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温习《论语》为政篇。

贾琮有一本记忆的小册子,按照自己的遗忘曲线来进行记忆学习内容。

一开始纪录对贾琮来说比较难,但到后面后这记忆曲线的优势就出来了,仿佛像是滚雪球一般,自己复习的内容越滚越大,记住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而不是像宝玉或者贾环,好不容易记住《论语》却忘了《大学》,跑去记忆《大学》又丢了《论语》。

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到头来这两人啥都没记住。

学习是讲究方法的。

贾琮温习几页后,贾兰来了。贾兰如今也才四岁左右,正是上幼儿园的年龄。

贾兰一来,又央求贾琮教他写字。

贾琮并没有拒绝贾兰,倒是觉得贾兰挺可爱的,每次贾兰找贾琮练字,贾琮基本上都没有拒绝,反而十分耐心地一笔一划教着。

等贾兰练写五个大字后,贾环和宝玉才姗姗来迟。

贾环看见贾琮,道:“你怎么来了,我记得先生是给你放了两日假的。”

贾琮道:“那是因为先生以为我会留在沁园过夜,所以才给我请两日假的。我并没有在那儿过夜,今日自然是要来的。”

“你真老实,换我我肯定不来。”贾环撇嘴道。

贾环对文会很好奇,缠着贾琮问这文会有哪些好吃的,这沁园有哪些好看的,是不是真的有神仙女孩。

贾琮笑答:“若这沁园真的有神仙女孩,那些花儿朵儿也要成精了。”

贾环道:“原来你也看《聊斋志异》,你说的花精不就是聊斋里面那些妖精吗?“

贾琮没有回答,他没想到自己写的聊斋已经传到贾环手上。

细想来也是,贾环这样的年纪,正是对妖精鬼神之说感兴趣的时候。

这时莫冠清已经来了,他开始让男孩们温习功课。

宝玉有些病怏怏的,现在秋天的清晨变得愈发清凉了,早起并不是什么很容易的事情。

等几个男孩们温习早课差不多后,女孩们才刚到学堂。

黛玉她们起床的程序比男生繁琐一些,先是梳头插金戴玉,然后还要洗漱化妆,最后还得穿上复杂的上衣下裙,去向贾母请安。

不像贾琮,抹把脸漱口套一件衣服就可以出门了。

贾宝玉似乎想起身和黛玉聊天,但莫冠清已经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课。

宝玉只得放弃。

莫冠清一口气讲了一个上午的四书五经,从《孟子》到《诗经》,莫冠清都一一详细讲解。

宝玉听得昏昏欲睡,后悔昨晚和袭人在床上嬉笑太晚,耽误了自己的睡觉时间。

贾环的心思早已飞出学堂,想着聊斋上面的故事。

只有贾琮在认真记笔记听课。

直到午间,莫冠清才让他们休息。

贾宝玉终于可以起身去找黛玉聊天,自从他上学堂后,和黛玉聊天的时间就少了。

但眼下黛玉对宝玉兴趣不大,她只想知道贾琮在文会上写了怎么样的诗。

黛玉虽然没有参加过文会,但自小就听父亲说,这文会定会列名次,选出个极好的诗词。

而黛玉猜测贾琮就名列其中,昨晚黛玉就看到贾琮的口袋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便知道贾琮在文会上出了风头。

况且刚才黛玉还听见莫冠清夸贾琮在文会上作诗极好,乃是咏菊一绝。

这让黛玉心痒痒的。

“宝玉,你去问问琮三哥又得了什么好诗。”林黛玉命令宝玉,自己却不想亲自去问。

宝玉道:“不过只是首诗罢了,他写的再好,也会比李太白杜甫好吗?”

林黛玉冷笑道:“我不过只是问你一句,你就拿话来堵我,我自己去问他。”

“听说琮三哥又作了首好诗,不知我这个做妹妹的,是否有幸欣赏?”林黛玉叫住贾琮,问他。

贾琮见黛玉娇俏动人,故意卖个关子,道:“林姑娘,你这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我可没作什么诗,不过是去文会上玩玩而已。”

林黛玉道:“你别哄我,刚才先生夸你的话我都听到了。”

贾迎春见贾琮没有要说的样子,笑道:“三弟弟,你再不说,等下林妹妹又恼了。”

贾琮摊手笑道:“林姑娘恼了,与我何干?”

贾迎春沉默了,还是贾探春反应快,回答道:“琮三哥哥,怎么会和你没关系?如果你不说,怕是今晚林姐姐可就睡不着觉了,林姐姐身子弱,睡不着病倒了可不就赖你吗?”

林黛玉听见迎春如此说,故意拿起绣帕掩住嘴,轻声咳嗽,楚楚可怜的模样如西子捧心,叫人看了十分怜爱。

贾琮也不再卖关子,轻声念出菊花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众人听了都不约而同赞叹不已,纷纷道:“我们这里可要出个大诗人了。”

林黛玉没想到这首菊花诗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好。

如果说之前那首词只能勾起她的思乡之情,那么这一首菊花诗可以说是准确地击中黛玉的灵魂。

林黛玉向来是孤傲高洁、遗世独立,而这菊花诗正合黛玉的心境追求,她心中思忖着这贾琮的意境竟和自己的如此相似。

“写的真好。”林黛玉赞叹不已,“要是给我写首菊花诗,让我写出这样的却是不能的。”

就连不太喜欢贾琮的贾宝玉也忍不住叫好。

贾探春则是央求贾琮写下来,让她回去欣赏并挂在墙上。

贾琮谢过众人的夸奖,接过探春递来的毛笔,认真把自己的菊花诗写下来。

林黛玉看着贾琮挥墨写诗,心中又在反复回味着那一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一诗词让黛玉灵感迸发,她也提笔挥就,写下一首菊花诗来和贾琮相比。

写毕,黛玉放下毛笔,众人也上前瞧,只见纸上写着: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林黛玉似乎想压过贾琮,特意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数量上比贾琮的菊花诗多了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