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之常情
- 年代1960,加入小脚侦缉队
- 黄金狐
- 2100字
- 2025-03-22 06:00:13
真正来到这个年代生活过两天。
姚卫东才知道前世看过的一些网文有多不切实际。
什么主角穿越这个年代的农村,上来就继承家里的千把块现金,甚至还有什么摸摸鱼、打打猎,没几天功夫就倒腾成万元户的。
真就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咱就说,你们丫的也就是没资格穿越到这个年代,不然如此浮夸的写法,早就让人拔了白旗!
这年头,供销社里三分钱一个冰棒,五分钱一个烧饼或油条,一毛五一斤90面粉,两毛钱可以买一斤上好的精米。
饭馆里,两毛钱一碗混沌,六毛钱都能点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了。
也就猪肉贵了点儿,生猪肉七毛五一斤,不管谁来买都是照一边儿切,买到什么算什么,想讨好案板师傅专挑些肥肉解馋?
抱歉,卖光了,明儿个您请早!
原主以前在染坊上班当学徒,一个月的工资标准只有十四块三毛五。
就这,还不是每月全额发放,顶多发个最低生活保障。
实际到手的是四块钱。
毕竟如今物资奇缺,经济环境不好,哪怕是四九城的各个工厂也没多少盈余,很多厂子甚至只能靠着组织接济,才发的出基本补助。
姚卫东的父母也在染坊上班,按照街公所的政策,双职工本来是要有一个下乡劳动的,还是原主主动分担了父亲的下乡名额。
而留在单位上班的父母,每个月每人仅有五块钱的生活补助。
大哥姚卫南五几年的时候意外去世,撇下大嫂和侄女母女俩,大嫂在食品厂上班,每个月生活补助更少,只有三块钱。
二哥姚卫北跟二嫂同在瓷器厂,作为双职工,二哥目前也得天天下乡劳动,二嫂每个月能领到手的是四块五毛钱。
全家九口人每月总共就只能见到十七块五毛钱。
这点收入,一家人自然是艰难度日,每天喝四眼粥喝的肚子跟水袋似的也没用,照样捱不到饭点儿就饿的前心贴后背!
姚卫东走出板厂胡同,花一分钱到供销社买了几个干净的面粉口袋。
在无人处从空间中取出六十三斤面粉,折返回来和中年男子完成了交易。
手里有了钱跟票,他立刻去主街上的包子铺买了十个肉包子。
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只要八分钱一个,混杂着麦香与肉香,对于连喝了两天四眼粥的姚卫东来说,简直就是无上美味。
他一口气炫了四个,这才有了那种久违的饱腹感,浑身舒坦起来。
等再次回到景阳胡同大杂院,他手里提着十多斤面粉,走进了家门。
“三哥,听奶奶说你下午要去……嘿!我没看错吧,三哥你哪儿弄回来的面粉?”
一进门,小妹姚卫西注意到了他手里的口袋,眼神一下亮了起来。
这丫头今年十五岁,还在读初中。
不过目前的学校基本处于半学习半劳动的状态,甚至赶上地里农忙,经常十天半月的都不用去学校上课。
“这话问的,不是买的难道还能是从大街上捡回来的?”
姚卫东轻轻推开了小妹,好奇反问道:“今天学校没安排劳动?怎么还给你们放回来了?”
“嗨,甭提了。”小妹姚卫西闻言挎着个脸解释道:
“这不去年秋天我们学校搁乡下包了一大块卫星田嘛,校长亲自签了产量保证书,结果全校师生累死累活小半年,现在马上快麦秋了,您猜怎么着?
好家伙,兹当是能打出报上去产量的几十分之一粮食,也不至于闹这么大。”
姚卫东闻言心里立马了然。
很明显,鉴于去年的实际情况,敢情是在产量预估方面……过于浮夸了,导致交不了差。
“好在我们校长平时工作上口碑不错,没有被拔白旗,但最近学校肯定是不上课了,说是等过了麦秋再安排。”
姚卫西说完,再次指着面口袋问道:
“三哥,你从哪儿淘换的钱票买回来的面粉?”
“借的。”
姚卫东边说边转身出屋走进了饭棚。
此刻奶奶已经烧开了一锅水,正准备往锅里下棒子面儿。
旁边大嫂家的女儿丫丫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小脸上挂满希冀神色。
“奶奶,中午别喝四眼粥了,午饭你跟卫西丫丫她们弄点面疙瘩汤,顶饿。”
“吆!借到钱了?”
奶奶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当转身看到姚卫东手里提着的面口袋,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嗯,晚上的酒菜有着落了,另外剩下的钱我都买成了面粉,给咱家生活上添巴点儿。”
姚卫东说话的同时,把面口袋递给了奶奶。
穿越过来才只有两天,其中一天还是躺在炕上迷迷糊糊度过的。
要说对这个家有多大的归属感,那还得慢慢熟悉与接受,这不是自私,而是人之常情,眼下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况且身上的秘密绝对不能暴露。
再说这么一大家子人,他现在就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
“有面疙瘩吃喽!小叔你真厉害!”
侄女丫丫这一刻高兴的连连拍手,无比开心。
而跟进饭棚的小妹姚卫西则快步走过去,制止了丫丫的喊叫。
奶奶也瞪了眼丫丫,“臭丫头小点声!生怕邻居们听不到是吧!”她掂了掂面口袋,宣布道:“我告诉你们两个,面粉的事儿少出去咋呼!
还有,卫西,下午跟你三哥去街上劳动,帮着一块儿多干点活儿,知道么?”
“成,不就是清扫街道么,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姚卫西毫不犹豫的清脆应了下来。
奶奶见状,这才满意笑着继续忙活起了午饭。
“小叔,喝水!”
丫丫今年八岁,此刻殷勤的跑回屋里端来了半搪瓷缸凉白开,小胳膊努力往上举着递了过来。
姚卫东接过搪瓷缸子喝了几大口水,温和笑着揉了揉丫丫的脑袋,“丫丫乖,下午跟太婆在家要听话,知道么?”
“嗯!”
丫丫攥着小手用力点头应下,眼中浮现着认真神色。
“奶奶,中午只做你们三个人的饭就行,我刚刚跟朋友在外面吃过了,外面大喇叭好像已经在招呼下午清扫卫生的事儿,及早不及晚,我去忙了。”
听到外面的动静,姚卫东跟奶奶说了句,转身提着竹扫帚朝院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