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事情敲定

有军属户刘老太率先表态,事情就好办多了。

“东子,你掏心窝子说一句,以后还敢这么胡闹么?”

见刘老太板着脸看向自己,姚卫东立刻回应,言辞坚决。

随后帮着吴家大娘搬开外屋的桌椅,把刘老太太请到了主位落座。

待得酒菜上齐,他更是主动举起酒盅,再次表达了一番知错改正的决心。

“东子的表现大家都看到了,那什么,咱也别辜负了他一番好意,来来来,喝酒,吃菜!”

吴大爷笑着举杯,招呼大伙儿动筷子。

桌上白菜豆腐汤,辣椒炒肉,西红柿炒鸡蛋,土豆丝,花生米,凉拌豆皮儿。

四个热菜,两个冷菜,在这年头的普通户家招待客人,已经算是相当丰盛了。

姚卫东斟酒布菜,任听任喝,默默收集着一波又一波的情绪值。

虽然数量比最开始少了很多,但他倒也不嫌少,默默享受着这种收获的满足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吴大爷放下筷子,隐晦看了姚卫东一眼。

姚卫东立马会意,从桌上拿起烟盒,分别发给抽烟的几人,又给孙老太和王大妈倒上了热茶。

只听吴大爷此时撮了下牙花子道:

“现在这情况吧,街公所已经知道东子的事儿了,所以说不太好弄,各位有什么好主意没?”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止住话语,没了下文。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此刻酒菜吃着,烟卷儿抽着,真要就这么吃干抹净走人,那还真干不出来。

须臾。

还是刘老太率先开口了。

“叫我说啊,这事儿还得老吴你亲自出面,去街公所找领导们给东子说几句好话,顶多就是一干活不积极,接受接受思想教育得了,树典型没那必要!”

“老姐姐你这话说的在理,但凭我一个人的面子……怕是不够用的啊。”

吴大爷使劲嘬了口烟,无奈摇了摇头。

“那你的意思是让大伙儿跟你一块儿去?”

刘老太回过味来,稍作犹豫便再次表态道:

“我倒是没意见,都一个院里住着这么多年了,东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真把他拖到街上丢人现眼,那这孩子一辈子就完了!

各位,你们呢?”

老太太说完,逐一看向了其他五人。

“成,老吴跟老嫂子都开口了,也算我一个!”

七大爷爽快应下。

“去前儿叫我一声就行。”

老麦头平时话不多,此刻也点了点头。

“仔细这么一琢磨,东子这臭小子除了性格彪一点儿,倒也没啥大毛病,我也去!”

钳工老张笑骂了句,同样答应了下来。

“嗨,这还用问嘛,老吴带头,咱们跟着去就行了,没说的!”

王大妈放下茶杯,爽快笑着说道。

最后,是机关食堂的刘师傅,外号刘一手。

现在就剩他还没表态了。

当众人都看向他时,脸上带着一抹尴尬说道:“咳,那什么,最近机关那边来了一批外地干部开会,我怕我实在是走不开。

要不这样成么,我让我家那口子跟你们去,权当是代表我了。”

“嘁,就你事儿多!”

刘老太斜了他一眼,正待再说什么,却被吴大爷抬手制止了。

“老嫂子,老刘的工作岗位比较特殊,咱们得理解他。”

吴大爷随后看向众人,正色宣布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儿个中午趁着休息时间,大伙儿一块去街公所,时间上都没问题吧?”

“没问题。”

“可以。”

“成!”

“……”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姚卫东心里多了抹希冀。

待得酒席散尽,他留下来又跟吴大爷喝了会茶,眼看时间不早,这才告辞回了前院。

他们一家在院里有四间主屋,外加两间偏房。

其中父母住在主屋东间,奶奶和小妹住在主屋西间,二哥二嫂住单独开门的另一间,而大嫂跟侄女丫丫住偏房,姚卫东则住另一间偏房。

当初爷爷来四九城扎根的时间比较早,最开始只有一间屋子,这是后来下面子女多了,才一点点盖起来的。

所幸这年头还没违建的概念,只要是盖好住人的房子,后来全都登记入册,划归到了个人名下。

跟四九城真正的四合院比起来,姚卫东一家所住的大杂院,大多都是慢慢聚拢起来的,因此过道逼仄,屋檐接屋檐,根本没什么规整布局。

有些甚至是碎砖头垒起来的,所谓齐不齐一把泥,最后外面找个平就完事儿。

不过别看这些大杂院比不上四合院的深宅大院,可在前世却出了不少名人。

像什么天桥底下的几茬‘八大怪’,那都是在大杂院这种‘东倒西歪屋’里走出去的。

甚至再往前倒几年,一个门口拉洋车的老头儿您都不好小瞧,有可能他当过县太爷;而坐屋门口纳鞋底的老太太,说不定是前朝格格;甚至街口东张西望买报纸的,或许就是个TW……

总之,四九城的大杂院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过去如此,如今同样不少。

“三哥,咱爹找你。”

姚卫东刚走到偏房门口,小妹姚卫西靠在堂屋门框上,低声喊了句。

于是他应了声,迈步进了堂屋。

屋里除了小妹,还坐着姚卫东的父母,想来其他人吃过晚饭已经回屋休息了。

毕竟这年头肚子里留不下食儿,一般都是吃过饭没什么事就早早上炕睡觉。

“东子,听你奶奶说,今儿个你带回来十多斤面粉,这又是跟谁借的钱?你啊,真是不让人省心,好家伙,摁下葫芦起个瓢,到现在咋还想一出是一出的呢!”

母亲徐冬梅见他走进来后,第一时间皱着眉头数落。

“行了,面粉的事儿待会再说!”

父亲姚怀安不耐烦摆摆手,探着身子朝姚卫东问道:“快跟我说说,关于你的事情,你吴大爷他们都是怎么合计的?”

姚卫东坐下后,简单说了下刚才饭局上的情况,最后补充道:“眼下就看明天街公所那边的态度了,现在还不好下定论。”

“哎,邻居们能帮到这个份上已经不错了,你啊,自己犯的错,现在连累大伙儿跟着你跑前窜后的,这份人情可得记住喽,以后想办法还上!”

父亲姚怀安是个敦厚善良的性子,遇事总是不由自主先念别人的好。

对家里小辈教导严厉,但在外人面前却很在意脸面,很多时候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丢了份儿。

“嗯。”

姚卫东应了声,起身说道:“天儿不早了,你们都早点休息,我回屋睡了。”

“咋的,凳子上有钉子扎你啊,才坐屁大功夫,你着什么急啊!”

母亲徐冬梅再次抢先开口,指了指父亲,继续道:“老实坐着!你爹找你还有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