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强大的身体
- 四合院:开局加入街道办
- 挽风轻舞
- 2049字
- 2025-05-02 16:09:07
何雨柱想来想去,
最后想到了撮合何大清结婚的街道办、还有专门抓坏人的派出所。
想做就做,
睁开眼睛,何雨柱刚想从炕上爬起来,就感觉浑身粘糊糊的、非常不得劲儿,
胃里也火烧火燎的,难受得要死。
他知道,这是刚刚不断撕裂、融合灵魂,重塑、强化肌肉的过程中,流了太多汗、消耗了太多能量的结果。
想起那痛不欲生的经过,何雨柱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发誓再也不想经历第二遍。
不过这一番折磨也不是没有效果,
相反,效果还很好,
比如因为两个灵魂融合的原因,何雨柱觉得自己现在的精神异常的强大,
目光所及,
身上打着补丁的对襟短褂、黑色长裤,家里的各种家具、墙面、砖瓦,纤毫毕现。
起身解开衣襟的盘扣、脱下湿漉漉的衣裤,
壮硕的身材、线条分明的肌肉、马甲线、狗公腰,要是让后世的那些姑娘们看到,肯定能引起疯狂的尖叫。
强大的力量,
让何雨柱在拧干衣服裤子上的汗水时,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毕竟这个时候的东大根本没有化工产业,布料全都是棉麻制品,不耐磨也不耐造,
一不注意就会被他拧成两截。
好在强大的精神让他对自己的身体有着无与伦比的掌控力,并没有让这种事情发生。
拿起架子上的毛巾擦干身体,
把湿衣服换掉,舀水随便透了透,然后晾好,
穿好衣服,
拍了拍空落落的肚子,
何雨柱一边打量着屋里的陈设,一边打开橱柜找吃的,
不得不说,何家不愧是传承三代的厨师,干的虽然是下九流职业,但家底十分的厚实,
除了没有钱,
家里各种柜子、箱子、桌椅板凳一应俱全,橱柜里的杯盘碟盏也比普通人家要多得多,
在50年代这个结婚还只要求床、脸盆、痰盂、热水壶等‘四个一工程’的时期,
能凑齐60年代的36条腿儿,真就是妥妥的富裕人家。
记忆里,何大清跑路以后,在鸿宾楼上班的何雨柱得到消息,一回来就带着妹妹追去了保城,
等兄妹俩无功而返的时候,家里已经被四合院这帮邻居翻了个乱七八糟,
可这些人也只敢拿走何家的粮食、煤炭和钱,
至于家里这些家具、碗碟,
那是一点不敢动。
因为在这个年代,哪怕是一个箱子都属于大件儿,
谁家有哪些家具,邻居基本门儿清,多了少了,一眼就能瞧出来,
而那些杯盘碟盏,为了防止做宴席的时候弄混,大都刻着各家的姓氏或者独特的花纹,
谁也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拿这些烫手的东西,
因为真要找起来,那是一找一个准儿,
也只有钱粮和煤炭,家家户户都一样,谁也不能证明这就是你家的,
就是报警也没用。
打量完家里的陈设,何雨柱就看到橱柜里放着一大碗窝头,
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日子过得困难,为了节约燃料,傻柱每次蒸窝头都会蒸很多,一次够吃好几天,
何雨柱拿起窝头咬了一口,跟着就感觉味道有点酸,
看样子是馊了,
不过这年头有得吃就不错了,哪儿有挑三拣四的资格,再说,前天做的,也不是太久,馊就馊了,问题不大。
咽下去的时候有点剌嗓子,
不过何雨柱现在饿得慌,倒是不怎么在乎。
一口气把够吃几天的窝头吃光,又下意识的把碗舔干净,
何雨柱才觉得胃里好受了一点,
跟着就看着手里被自己舔得溜光水滑,几乎不需要清洗的空碗发愣。
可随即就想到,这好像是这个年代的常态,
不只是傻柱自己,全北平、甚至全东大的老百姓,哪家哪户吃完饭以后不是把碗碟都舔得干干净净,
就怕漏浪费来之不易的粮食,
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何雨柱愣了一下之后也没再多想。
打开房门,
手搭在眉毛上看了看天儿,时间大概在下午3点钟的样子,
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
回忆了一下,现在正是半岛前线第五次战役刚开始的时候,邻居们应该在后院聋老太太家里,给战士们缝制被服、鞋袜,
何雨水他们这些四合院的小孩,也都在后院,
也方便照看。
何雨柱也没多管,径直出门,现在敲定工作才是最主要的。
嘈杂的大街上,
天空中零零星星的横着几根电线,下面对应着有轨电车的轨道;
街道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斑驳的围墙,墙上绘制着“抗美援朝”、“一夫一妻”、“剿匪防特”的宣传画和标语;
少数有钱的行人,戴着各式帽子,男的穿着长袍马褂,女的穿着旗袍,
偶尔还有穿着西装、拿着文明棍的绅士优雅的走过,
绝大多老百姓,依旧穿着满是补丁的褂子、汗衫,一身的短打,步履匆匆的为了生活奔波,
其间夹杂着穿着军装的干部,持枪巡逻的解放军战士,呼啸而过的军车,
显然最近这段时间并不太平,
毕竟这座古老的北平城才刚刚解放两年,
老百姓虽然翻身做了主人,
但时间还太短,
一些东西悄悄做出了改变,一些东西则依旧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诶,这么大阵仗,你说今儿又抓着谁了。”
“这谁知道,
左右不过就是保密局那些特务、反正和咱们老百姓没关系,我也不想招惹那些亡命徒。”
“这倒也是,上面的事情跟咱们这些小老百姓没关系,
咱们啊老老实实缩着脑袋过日子就好。”
“嘿嘿,别看报纸上天天报道前线的战况,
可谁知道是真是假呢,
以前的金陵行政院,可没少在报纸上吹嘘,唬得咱们一愣一愣的,
让咱们以为天下太平,
结果转过头一看,北平都被围了。”
”
……
1951年5月,半岛战争第五次战役刚刚开始没多久,
西大临阵换将、来势汹汹,
东大虽然捷报频传,
但百年积弱,老百姓信心不足,一时之间有些患得患失,
隐藏在人群中的特务趁机捣乱,闹得乌烟瘴气,
形势的不明朗,再加上特务、土匪的威胁,很多老百姓都选择了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