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中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郑成功的身份认定与挪位

——以中日文人的不同书写为中心[1]

阅读提示 历史一方面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及其序列,另一方面也是他人的不断建构和改写。中国历史人物郑成功在日本历代文人的笔下便经历了一个身份不断被建构和改写的过程。江户时代,日本文人将郑成功界定为“吾大东日本之人”,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日本文化属性;近代日本,对郑成功的身份认定为具有日本人特征的“日本种子发出的芽”,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中日文化交融属性;现代日本,日本文人从郑成功身份的中国文化属性出发,认定郑成功为“东亚大英雄”。与此相参照,中国对郑成功的身份认定也是随时代而变迁。在南明时期郑成功被封为“延平郡王”;清朝时期则实现了从认定郑成功为“乱臣贼子”到“明季遗臣”再到承认其“延平郡王”身份的转变;抗日战争时期,郑成功被尊为“民族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郑成功又被赋予“海洋英雄”“东亚英雄”的称号。研究郑成功身份的书写史,不仅是深入认识郑成功本人的关键,也是揭示自江户时代至今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拒斥等复杂民族心态的突破口。

郑成功是关涉中国大陆及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关系的重要历史人物。中日两国文人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对郑成功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意义,由此,对郑成功的身份认定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甚至产生了身份挪位现象。厘清中日两国对郑成功的身份认定及身份挪位不仅是深入认识郑成功的关键,也是揭示自江户时代至今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拒斥等复杂民族心态的突破口,然而,中日学界对这一问题却鲜有论述。本文以中日文人对郑成功的叙述为研究对象,分析中日两国对郑成功的身份认定及身份挪位的变迁及特点,以期为未来的中日关系以及海峡两岸关系提供参考。在论述的过程中,本文以日本为立足点,以同一时期中国的相关论述为参照,所以在时期划分上以日本的时代变迁作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