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晚上吃过晚饭,大迟打开了Message,找到林允芝,尝试性地问了一句:“晚上好,在线吗?”

林允芝很快回复了:晚上好。

--我看到你选的课程里还有韩语这门课。

--是啊,我选韩语,这样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学分。

--你选修自己的母语,对其它同学不公平,他们怕是要恨死你了。

--哪里会,他们喜欢和我同班。平时可以和我交流练习,作业还有我辅导。

--我是觉得你选修韩语还不如选修中文,别忘了我可以辅导你呢。

--中文太难了。比如说为什么手套要戴,袜子却用穿?

--一个是从上往下拉,一个是从下往上拉嘛。

--嗯,这个可以用来解释穿裤子,那为什么衣服也是用穿?

--哎呀,我没想这么多,大家都这么说,我也这么说。语言就是交流的工具,没道理可讲。

--(林允芝送来一个鬼脸)呀呀,真难得,教授不再讲道理了。

--我不是教授啦。(大迟扮一个吐舌头鬼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个周日我去找你。

--太好啦,我帮你看看哪间宿舍有空床位。

--不用,我自己开车,当天去当天回。

大迟没有打算住到蒙特利尔,住在学校附近宾馆还要花钱。他也没想着麻烦林允芝去找宿舍。现在天亮的时间还比较长,自己早去晚回没问题的,另外周六自己已经答应参加史建国和索利明的聚会。

史建国,索利明,大迟,三人再次相聚。还是原来那家餐厅,不同的是这次聚会没有了女人,只有三个男人。

大迟和史建国都很关心香港情况。各种新闻媒体沸沸扬扬,听说政府和百姓因为立法问题再次闹翻。究竟情况怎样?大迟和史建国都觉得形势比较乱,建议索利明远离这个是非之地。索利明却不以为然,乱的时候也就是有生意的时候。“这些年好多人都要赚翻了,资产转移的,外币置换的,都是难得的机会。”

“那些跨国公司和外驻机构不是都传言要搬走吗?”

“不怕外资撤走,本来就是要内陆的资金和企业进来填充替代的。现在面对大陆人士的留学中介,移民中介,然后房子中介,财务投资顾问,都是一条龙服务。谁会和钱有仇?做谁的生意都是一样做。”

“你不担心未来吗?”

“担心怎样,不担心又怎样?未来如何发展,资本逐利的本性如此。比如说现在吵着要制裁,它目的还不是要放开资本市场进入门槛?现在刚刚开了点口子,这几家公司的资金不就马上进来了?话说回来,这开放也是二十多年前的承诺,如今再捂着也说不过去。反正是‘有序开放’。就算这次依旧是忽悠又怎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呗!其实制裁也不全是坏事,不是因为制裁,那些行业现在哪能开这么高工资?既然不能从国外买,都得自己造,这样不就有生意啦?”

索利明讲得兴奋,大迟和史建国听得困惑。起初感觉索利明所说和自己的直觉相悖,但是听完他一番解释,又感觉确实是那么回事。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现在是全世界无产者在相互斗争,倒是各国的资本家都联合起来了。”索利明戏谑地说,“资本家和政客媾和远比无产阶级联合要容易得多。能够超越种族,民族,宗教信仰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恐怕只有金钱了吧!”

“你这次回加拿大是因为要料理葡萄园吗?”大迟问索利明,他想着入秋该是葡萄收获的时节了,葡萄园会比较忙。

“不是,葡萄园那点事情有人打理,我又不擅长。”索利明矢口否定,“这次来主要还是因为比特币的热局。现在炒币的很多,基本上都是自己持有。这种情况要能够出售变现。比特币价格波动很大,万一买了被套住,一时半会儿没有回本机会。还有一种生意是买卖矿机,这个类同于固定资产投资。至于用矿机挖矿,还另外要耗费电力,目前最便宜的电力在魁北克。不过矿机运营机房托管,还有合规的问题,目前都是麻烦。还有人做虚拟挖矿的,就是给你手机装APP应用,你自己投资进去买个矿机的使用权,然后随着每天矿机挖币,你可以看到自己账户的余额变化。当然,变现还是要卖掉比特币。”

大迟不是很懂数字货币,他瞅瞅史建国,史建国和他一样也只是旁听,对这个议题插不上话。“那么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大迟问索利明。

“当然还是做股票简单。数字货币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套利。不要把它单纯当作一种替代货币。如果单纯是支付安全和交易便利,现在的网上支付足够了。”

大迟开始听索利明谈到魁北克的电力便宜,以为他是准备去魁北克投资机房挖矿。自己明天打算去蒙特利尔,如果索利明同去,自己当然可以捎带上他。但是后面听他对这些挖矿和交易比特币的方式不是很看好,似乎他也没有这样做的打算。于是他也没有提起自己明天的行程。反正自己去找林允芝,一个人行动还更方便些。

开车五个小时,中途在加油站加油顺便去洗手间,大迟再次来到了蒙特利尔。和上次旅游不同,大迟这次直奔学校,林允芝已经在校门那里等他。

大迟跟着林允芝来到她的宿舍。大楼距离学校不远,没有分男生楼女生楼,门口也没有保安。大迟读书的时候,学校的男女生是分别在不同的宿舍楼。男生宿舍楼普遍是脏乱差。大迟隔壁宿舍的一个同学,他父亲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和是他算是校友。早在他高中毕业的时候就给他选定了学校和专业。等到入校之后,他所住的宿舍恰好也是自己父亲当年住过的宿舍楼。有一次他父母来学校探望,看到他的床铺,他妈妈直皱眉头:被子脏了不洗,枕巾红里透黑,床单中间还撕开个大洞。他母亲一边埋怨着说不知道自己儿子每天晚上怎么能够躺得下去,一边就要拿了床单被罩到水房替他去洗。而他爸爸却只是站在一旁捂着嘴偷着笑。不知道是笑孩子妈少见多怪,还是笑自己当年也同样如此。至于女生宿舍,大门一向都有宿舍阿姨看守,那些上了年纪的阿姨仿佛是姑娘们的守护神,绝不放男生进入半步。有男生来找女生,必须要通报她们去喊人。男生只能在楼下站着等女生出来,其间还要被那双眼睛盯着上下打量。如果说女生宿舍不能有男生进入,也不全是。学生会每周例行检查卫生评优秀,男生只要把红袖箍一戴上,立刻就有了合法身份,在卫生检查的时间里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女生宿舍。大迟也曾做过值周检查,进到女生宿舍楼。看了一圈下来结果大失所望。女生无论上下铺都用床单做帘子,遮得严严实实。大迟又不好意思掀开来看,只能检查一下地面有没有扫,桌面有没有擦,脸盆架牙刷缸有没有摆放整齐,然后就匆匆出来。女生宿舍和男生宿舍建筑结构上基本上差不多,如果说房间里面有什么不一样,可能就是地上摆放的鞋子多一些,走廊上晾着的衣服多一些。当然,走廊里光线太暗,挂什么衣服都看不太清楚。

“你们这里没有管理员吗?”大迟问林允芝。

“高年级学生可以申请做宿舍管理员。我们这里是共管公寓,每天有清洁工来打扫楼道和公共区域。”

林允芝带着大迟来到自己的宿舍,打开门一看,还有一位女生在房间里,应该是和林允芝合住的同学。她看到林允芝领着大迟进来,连忙站起身:“你好,我是珂珂。”大迟还没来得及开口,林允芝已经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室友。打过招呼后,林允芝拉着大迟的手说:“来吧,我带你参观一下我的宿舍。”林允芝和室友所住的共管公寓是一个大套间,里面有很多间两人合住的卧室。卧室都排列在套间的两侧,中间是公用的厨房,公用的洗手间。厨房很简单,里没有炉灶和油烟机,但是有冰箱和有微波炉,没有办法做大餐,但是加热一下食品还是可以的。洗手间和淋浴间是分离的,铺着洁白的瓷砖。这样的宿舍环境远非大迟当年读书的学校可比,无论是功能种类还是舒适程度。一圈参观下来,两人又回到卧室。珂珂在他们出去的时候已经收拾好了书包,现在借故出去,给他们两个留下独处的空间。

等到珂珂走后,林允芝问大迟:“你看到珂珂了吗?她漂亮不漂亮?”

“还好吧,我觉得还是你漂亮。”

“瞎说,珂珂才漂亮呢,她可是标准的美女。”

珂珂的确很漂亮,袅娜有形,凹凸有致。不过大迟知道,西方的女孩发育很早,也发育得很快。她们的脸庞很窄小,但是胸部却非常圆润,如果和东方女孩的丰满相比,简直可以称作肥硕。虽然作为少女都有标志性细长的腿,曲线的腰身,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体型走向便会很快和东方女性分道扬镳。丰满的会下垂,圆润的会臃肿。原本性感的翘臀,越来越大,原本内收的腰也越来越粗,最终成为梨形身材,甚至无法塞进带扶手的椅子中去。

“我说的是实话啊。”大迟辩解。

“你不用恭维我啦,我知道爱情是盲目的。”

大迟被驳得哑然,一时无以应对。自己虽然有些近视,但不算瞎。哪怕所有的女人都不免因岁月变得臃肿,变得庸俗,林允芝是个例外,她绝对是个例外。

在蒙特利尔的时间是短暂的。大迟和林允芝像从前在多伦多大学一样,两人并肩漫步在麦吉尔大学的校园里。他们沿着山坡一直向上走,一直走到学校的实习医院,然后又下山回来,在一家小餐厅吃了晚饭。大迟看看时间不早了,于是和林允芝告别。

又是差不多五个小时的时间,大迟回到列治文山,已经接近半夜。第二天起床的时候,他看到自己手机上有一条未读短信:整个晚上,我都在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