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研究
- 王岳平
- 2621字
- 2025-02-20 13:24:55
参考文献
1.耿伟.内生比较优势演进的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郭克莎等.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胡靖,郭玉琴.质疑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假说[J].经济管理,2009(10).
4.克鲁格曼等著.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拉法尔.卡普林斯基.夹缝中的全球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6.李荣林.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7.李向阳.世界经济前沿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9.马晓河,马建蕾.我国农村劳动力到底还剩余多少[J].调查研究建议,2007(49).
10.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11.钱学锋,陆丽娟,黄云湖等.中国的贸易条件真的持续恶化了吗?——基于种类变化的再估计[J].管理世界,2010(7).
12.世界经济编辑部.荣获诺贝尔奖经济学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3.世界银行国别报告.南朝鲜工业的过渡性转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14.世界银行政策调研报告.东亚奇迹[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15.王如忠.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变动中的疑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6.王新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分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7.魏后凯.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8.小宫隆太郎,奥野正宽,铃村兴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19.章元等.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局限[J].经济学动态,2002(2).
20.Bruce Greenwald,Joseph E.Stiglitz.Helping Infant Economies Grow:Foundations of Trade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New Development in Macroeconomics,2006(96).
21.DiPietro,William R.& Anoruo,Emmanuel.Creativity,Innovation,and Expor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6,vol.28(2).
22.Grossman G.and Helpman E.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Long-Run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
23.Redding,Stephen.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Welfare Effects of Trade[J].Oxford Economic Paper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vol.51(1).
24.Ruffin,Roy J.Comparative Advantage under Uncertain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4,vol.4(3).
25.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9[M].2009.
[1]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升级往往是通过引进技术,其产品创新通常由发达国家来完成;工艺升级则既可能是引进技术,也可能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工艺创新。
[2]上述工资不平等观点和市场竞争不平等观点分别来自伊曼纽尔和阿明,引自:黄宁,《基于比较优势动态化的中国贸易条件研究》,第46-47页,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我国企业成本价格竞争力很强的佐证就是我国出口商品面临世界上最多的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出口退税提高到什么程度,大型采购商就压价到什么程度,是我国企业市场势力弱的例证。
[4]全球分工条件下的产业升级,基本上按照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的路径。产品升级和产业链升级可以理解为产品之间和行业之间的转换,可以借助于外部力量如引进外资来实现。产品升级和产业链升级基本上是与需求的变化相对应,产品升级和产业链升级兼具某种程度上的价值链功能升级和借助于外部力量或者被外部所控制的特点,而功能升级更多地与供给水平相对应。
[5]最典型的如计算机制造行业,在OECD国家就是R&D/销售收入及工程技术人员与研发人员比重超过5%的高技术产业,在我国绝大多数承担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属于中度劳动技术密集型行业。
[6]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数量指数与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
[7]由于投入产出数据的原因,我们这里侧重分析1995~2007年之间的变化。
[8]最简单的例子是搬运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如果在使用简单人力车时为1,那么在使用重型装卸车以后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到100。这并不能表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能够下降到原来的1/100,货运价格更不能下降到原来的1/100,因为其中虽然人力资本有所提高,但资本的贡献起到了绝对作用。
[9]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提高最低工资,但这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据2007年1月28日南方新闻网转载《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市人大代表李耀明提交议案,要求重视为农民工涨工资的问题。李耀明说:“近10年来,农民工工资基本上没有涨多少。而支出却增长不少。扣除基本生活费用后,已所剩无几。”而近几年各地提高最低工资,加上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则普遍反映难以承受。
[10]如按现价计算,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从1997年的5.6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15.8万元;劳动生产率从1997年的2.27万元/人,提高2007年的6.1万元/人。但与此同时,总产出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全部经济从1997年的0.2079下降到2007年的0.1344,制造业从1997年的0.1155下降到2007年的0.0692。
[11]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4位代码数据计算。
[12]如2010年8月12日,美商务部对中国输美钻管反倾销初步裁决结果如下:宝钢实际倾销税率2.66%;适用应诉企业山西风雷钻具、江苏曙光华阳钻具、江阴朗博特钻杆的平均税率104.33%;强制应诉企业德玛斯特倾销税率为206%,适用于其他未应诉涉案企业的税率为429.29%。
[13]如山东即墨红领集团采取收缩战略,强化优势产品,以高品质、差别化、个性化及量身定制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自有品牌打入美国市场,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实力。
[14]拉法尔·卡普林斯基在其《夹缝中的全球化》中把全球采购巨头对市场的垄断和产能过剩,看作是挤压制造业产品价格的两个“硬”约束条件,但本书认为还应该包括发达国家对技术的控制,跨国公司对主要原料生产和贸易的控制。
[15]如据美国参议院对外商投资中国的一份报告分析,美国从IT产业的研发、设计、技术标准和销售中得到的利润占60%,日、韩、中国台湾等地区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利润占30%,而中国大陆在加工装配中所得利润仅为10%。引自:朱荣林,壮大上海产业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文汇报,2008-01-03。
[16]引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http://www.ctei.gov.cn/bzjc/bzzsk/alzj/93210.htm。
[1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和《中国统计年鉴2010》。
[18]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19]RCA指数变化趋势公式中,x系数为正,表示呈上升趋势;相反,负的系数表示呈下降趋势。
[20]关于中度劳动密集行业、中度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等分类是按照人均固定资产和研发强度进行划分,行业分类的详细说明请参阅第三章。
[21]如冶金装备中厚板和薄板轧机等关键设备已研制成功。刚刚自主研制成功的世界首套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打破了少数跨国公司在这个领域的垄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