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获得战马
- 新宋:从靖康之变开始
- 落叶凋谢
- 2070字
- 2025-03-19 11:51:16
“软弱的宋人竟杀死如此多勇士?”
金兵轻骑队长见满地的尸体,十分费解。
金国所向披靡,是因为女真人悍不畏死。
当宋人更视死如归的时候,战斗力不比金人差。
在宋代以前,由周代至五代,汉人也是民风彪悍的。
夏错和独孤涣“押着”赵榛,到达轻骑队长的马前,似要让金军骑兵看看俘虏。
雨持续在下,战马来回扭动,即便离得很近,金兵骑兵也看不清。
但是有几名金兵已翻身下马,去检查敌我双方的尸体,看看有无活口。
“他是宋人皇子吗?”
临近两三步之时,轻骑队长又问道。
依旧没有回应。
这一刻,骑兵队长眉头一皱,心生警觉,下意识将手放在马侧的刀柄上。
“动手!”
赵榛当机立断,大喝一声。
同时,从背后抽出靴刀,大步跨出,直接突刺向金军的骑兵队长。
“噗嗤……”
双方距离太近,金军骑兵队长想反应的时候,已经来不及。
他的刀还未抽出,就被锋利的短刃刺中腹部。
赵榛在刺中金军骑兵队长之时,又伸出左手,抓住他的皮衣,将他从战马上拽下来。
夏错和独孤涣听到赵榛的号令,分别跑向一名金军骑兵。
他们拿的是长刀,挥砍之下,更为便捷。
而且离他们最远的金军骑兵,也就三四步而已。
轻骑的战马无法冲击起来,又面对突袭,防不胜防。
“噗嗤…噗嗤……”
两名骑兵直接被砍死。
躺在雨地中的“尸体”,突然跳起来,持刀砍向下马的金军骑兵。
这种诈尸,使金军更难防备。
有的突然出现在他们后面,一刀抹了脖子。
“有诈!快撤……”
仅剩的几个骑兵想要逃跑。
他们调转马头之时,赵榛已经换成环首铁刀。
有心算计无心,赵榛冲上去又将一名骑兵刺死。
张伯奋也十分恰当地出现在金军骑兵的身后。
一名刚调转马头的金兵,被砍到腰间,血流如涌,从马上坠下。
紧接着张伯奋从侧面直冲,又将一名准备奔驰的金军骑兵刺死。
饶是如此,还有五名金军骑兵逃脱,他们无法追上。
那些下马的金军骑兵,无一例外,皆被杀死。
“抓住战马,不要让战马跑了!”
赵榛见一匹战马想要跑,抓住缰绳,将它拉回来。
其余宋人勇士,纷纷固住战马。
一共十一匹战马,还差一匹。
在场的勇士都是大宋禁军出身。
禁军之中,有马术训练。就算骑射一般,然总归能骑马。
但他们一共十二人。
两人骑一马,对逃跑非常不利。
谁愿放弃呢?
就在赵榛两难之际,刚才逃跑的五名金军骑兵,又杀回来。
“呜呜……”
还有求援的号角声在雨中扩散。
逃走的金军骑兵越想越气,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
他们认为狡猾的宋人用卑鄙手段才得以埋伏成功,真打起来,宋人不堪一击。
而且宋人也就十来个。他们冲击起来,一定可以报仇雪恨。
为以防万一,他们吹响求援的号角声后,杀将过来。
“正好缺一匹马,金军送上门来。殿下,我为兄弟们再夺一马!”
张伯奋话落,持刀翻身上马,向声音的来源冲去。
赵榛的前身也会骑射,他继承这项本领,也跨到马鞍上,一拉缰绳,控制马匹掉头。
他们必须将这几个金军骑兵杀死,因为他们之间相距太近。
骑术不精的情况下,容易被追上。
夏错、独孤涣等四名曾经是骑兵,精通骑战的勇士紧随着赵榛上马,他们一起冲向金军骑兵。
“噗噗……”
马蹄每一次落下,都扬起污浊的水花。
张伯奋最先与敌骑交锋。
隐约觉得敌骑将至,他猛地一夹马腹,座下战马长嘶一声,挣脱泥泞,加速奔腾。
雨幕之中,两骑接近。
张伯奋虎目圆瞪,手中长刀裹挟着千钧之力抡圆劈下,刀风呼啸,竟将雨水劈开两半,直直砍向当先金军骑兵的脖颈。
那骑兵惊恐瞪大双眼,想要横刀格挡,却已然来不及……
身经百战的张伯奋出刀太快!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金军骑兵的头颅裹挟着血水飞溅而出,腔子里的热血喷涌,瞬间被雨水稀释。
“杀……”
又一金军骑兵应声杀来,借助战马的力量,直取张伯奋的首级。
但张伯奋不是易于之辈,他早有准备。他的马速不减,在双方近在咫尺之时,长刀于空中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挥向右侧扑来的金兵。
这一击势大力沉,金军骑兵虽也挥刀,但速度和力量远远不及张伯奋。
“噗嗤!”
双方交错而过,张伯奋的长刀毫无阻碍地挥过其脖颈,带起一蓬血雨。
金军骑兵的马匹跑十余步,尸体才从马上坠下。
这时,赵榛也杀将到。
他瞄准一名金军骑兵,用力握着刀柄,策马杀去。
然而赵榛在骑战的技巧上,远远不如张伯奋。
两世皆无这样的经验。
见赵榛马匹靠近,金军骑兵率先挥刀。
“铛!”
赵榛在白光闪过之时,横刀抵挡,截住突如其来的一刀。
金铁之心,震得人耳中嗡嗡作响。
金军骑兵即便借助战马力量,也未将赵榛压制。
反倒是被震得手臂发麻,虎口崩裂。
赵榛用力一推,将金军骑兵的刀推出去,使其在马上一个趔趄。
然后他腰身一拧,借助战马的冲力与身体旋转之力,环首铁刀反手横斩。
“噗嗤!”
刀光闪烁间,金军无力还击,脖颈处一道血线乍现。
当战马从赵榛身边错过时,他斜栽倒在地。
剩下的两名骑兵,也被夏错和独孤涣杀死。
夏错曾是统领军马,独孤涣是正将。
大宋文武分家,重文轻武,一般士卒能升级成统领军马,或者正将,必然会有不俗的武勇。
在当前军制中,一军通常分为前后中左右五军。
自高而下,为统制军马(统制)、统领军马(统领)、正将、副将、准备将、部将、队将、队官。
在五军之上,有都统制官。
当然,这些通通是宋军的低级武将。
连中级都算不上。
真正能统领一军的是统军诸使,如镇抚使、招抚使、安抚使。最高的是宣抚使和讨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