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对岸的亭子中,柳芳正和一名仪表堂堂的男子在翻看众人交上的诗稿。
这男子就是礼和亲王。
礼和亲王有些兴致缺缺,他已经翻看不少菊花诗,但能让他眼前一亮的诗词并没有多少。
直到礼和亲王翻到那么一首,让他忍不住叫好,引得柳芳和翰林名士相看。
只见这花笺上写着:“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礼和亲王忍不住一读再读,短短四句就把菊花的迎霜傲立的形象描绘出来,尤其是最后两句让他忍不住回味许久。
“这是谁的诗?”礼和亲王的目光移到花笺下方,是贾琮。
礼和亲王并非一次知道贾琮,上一回贾琮填的诗词也传到礼和亲王府。
虽然贾琮填的诗词极好,但礼和亲王还是忍不住怀疑贾琮诗才的真实性,毕竟古往今来有那一类人,为了给所谓的神童造势,做出代笔的丑事来。
所以这次理国府的菊花文会上,礼和亲王才让柳芳邀请唯一没有考上功名的贾琮,也好测一测贾琮的真才实学。
他再次欣赏贾琮的菊花诗,脸上露出满意地笑容,道:“果然是他。贾琮当之无愧是这场文会的第一。”
眼下礼和亲王也没有继续看菊花诗的心思,有贾琮的诗词珠玉在前,后面的诗词再怎么精彩读起来也是味同嚼蜡。
于是礼和亲王就让柳芳和那群翰林名士敲定剩下的名次。
最后再让人将名次在前三首的摘录出来,在公布名次时也顺便张贴出来,免得有些学子不服气。
柳芳拿好名次和诗稿,乘船回到岸的另一边。
此时众人都在亭子等候,虽然这只是个普通的文会,有些学子却感到十分紧张,有些诸如柳玉城就对此无所谓。
只有贾琮坦然自若。
柳芳先从第三名开始公布,最后第一名宣布贾琮的名字时,众人反应各异。
有的赞叹贾琮才华出众,有的质疑贾琮不过只是个孩子,怎么就将全场文会所有人都压倒。
难道他们不要面子?
柳芳早已知晓会有人不服,于是将前三名的诗词张贴公布。
众人都围上前看贾琮写的菊花诗。
看到“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后,众人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虽仍有人还是不太服气,但不服的并不是这菊花诗,而是怀疑柳芳提前将文会的主题传出去,让贾琮有备而来。
但这类人很快又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即使把主题透露出去,也无人能写出这样好的主题。
因此众人都心服口服。
贾琮确实能配得上这次文会的第一名。
如果说一首诗词还证明不了贾琮什么,那这菊花诗几乎是一锤定音贾琮的诗才。
柳芳很高兴能看到众人不再质疑贾琮,于是贾琮作为胜出者被柳芳邀请上船。
当然柳芳也并非只邀请贾琮一人,还有几个名次在前十的文人都跟着上船。
游船将众人运载到岸的对面,原本与他们一衣带水的菊花丛就近在咫尺,重重叠叠如山般映入眼帘。
柳芳领着众人往亭子去,一路穿过菊花丛,贾琮的衣袖上沾了不少落下来的花瓣,满身芬芳馥郁。
进入亭子,贾琮很快就认出坐在中间的人就是礼和亲王。
待行礼过后,礼和亲王就忙让贾琮上前,打量了贾琮一番,见贾琮虽年龄不大,但却有着成年人身上的那种坦然自若与淡定。
简单来说,就是贾琮没怯场。
礼和亲王笑道:“你这个小小的人儿,却能写出这样的好诗来。”
“王爷过奖了。”贾琮回答。
接下来就是众翰林名士和大儒相互点评菊花诗。
拜过王爷后,在柳芳的带领下,贾琮来到一位大儒面前,只见这大儒身着青衫布履,手持竹杖。身形清瘦如雪中青松,霜色长髯垂落胸前。
“这位就是河图先生。”柳芳语气郑重其事。
“琮见过河图先生。”贾琮拜见。
河图先生就是陆九畴,陆九畴微微颔首,让贾琮起身。
在这些学堂学习的日子,贾琮也略听闻朝廷上的各种事情,这河图先生德高望重,曾经是新帝的教书先生,而在席上的每一个翰林名士几乎都是经了陆九畴的手。
只是现今陆九畴几乎退隐朝廷,专心教学,不再过问朝廷事,很少出面。
这是这文会是礼和亲王和理国府举行的,陆九畴看在理国公生前的交情,以及礼和亲王曾经是自己学生的面子上才出席的。
而在这文会上,陆九畴并不加入谈论,只是在最上堂里坐着,观芸芸众生。
众人也知道陆九畴的性子,拜见过后也不会来打扰他。
陆九畴并没有直接打发贾琮离去,而是问起贾琮的功课,又出了几道题目考贾琮。
幸而贾琮一直在复习功课,所有问题都能从容对答。
陆九畴眼底露出细微满意的光芒。
评诗过后,便是宴席。
宴席上皆是一人一桌,桌上摆着金杯美酒、玉盘珍羞。
宴席下,着藕荷色襦裙的侍女托着青玉盘穿行其间。
忽听得云板三响,太乐署的编钟撞出清越声响,二十四名乐伎抱着凤首箜篌自屏风后转出,箜篌弦上坠着的珍珠流苏随步伐摇曳生姿。
贾琮还只是个孩童,旁边的人自然不许他喝太多酒,于是贾琮的注意力都放在宴会美食上。
虽然在外人眼中,贾琮出身于荣国府,自然不会短缺吃喝,但只有贾琮知道自己并吃不上那种美味佳肴。
于是贾琮几乎将每样菜都吃了一遍,这是他穿越以来吃的最好的一次。
酒过三巡,侍女将残羹冷炙收去,把汝窑茶盏和漱口花孟盛上桌。
众人漱口后,翰林名士开始发放彩头,而贾琮作为第一名,自然得了不少,有玉佩名砚、湖笔徽墨、金银锞子等物品。
这些东西或许放在宝玉等人眼中不是是寻常之物,但在贾琮眼中确实十分珍贵的东西。
贾琮不敢遗漏,仔细将这些彩头收起来。
礼和亲王命人请来贾琮,绕到屏风后头,问道:“如今你夺魁菊花诗,本王肯定是要给你一个彩头的。”
他看着贾琮小小少年的模样,不知道小孩子会想要什么。
若只是个玩器,倒显着这文会像儿戏,若只是笔墨纸砚,也不过是寻常之物。
礼和亲王倒是不知道要给贾琮什么彩头,总不能真的把那些花送给贾琮。
是的,此花非彼花,礼和亲王游历四方,寻了不少花魁名妓,而这一场的文会的彩头就是那些绝色佳人。
只是礼和亲王没预料到贾琮才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