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秦岭栈道上,烤得地面滚烫,连空气都仿佛扭曲起来。谏议大夫张九龄,身着朝服,身姿挺拔,面容严肃,长须在风中微微飘动,此刻正站在栈道中央,目光坚定地拦住了荔枝使的队伍。
他的眼神中透着愤怒与忧虑,凝视着眼前这浩浩荡荡为送荔枝奔赴长安的人马。多年来,他目睹荔枝运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百姓苦不堪言,国家资源被肆意浪费。想到这些,张九龄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今日,他决心要为天下苍生谏言,阻止这劳民伤财的行径。
“停下!”张九龄一声厉喝,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荔枝使勒住缰绳,一脸惊愕地看着他,“张大人,您这是何意?这荔枝可是要速速送往长安,耽搁不得!”荔枝使焦急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慌张。
张九龄冷哼一声,“为了这区区荔枝,沿途累死多少马匹,又有多少百姓受苦,国家财力被如此挥霍,你可曾想过后果?今日,我定要拦下你们!”说罢,他大步上前,掀开了一个竹筒的盖子,一股腐臭之气扑面而来,腐烂的果肉滚落一地,惊起一群乌鸦,呱呱乱叫着飞向天空。
看着这一幕,张九龄心中满是愤怒与无奈,他指着地上的腐烂荔枝,大声道:“看看,这就是你们耗费无数资源运送的荔枝,到最后不过是这般结果,值得吗?”荔枝使面露尴尬,嗫嚅道:“张大人,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此时,栈道旁的山林中,一只松鼠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匆忙逃窜,树枝沙沙作响。张九龄望着远去的乌鸦,心中思索着如何能让皇上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改变这奢靡的现状,还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而在遥远的岭南,丹霞崖壁高耸入云,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崖壁上,少年阿蛮正身手敏捷地攀爬着,腰间系着一根绳索,在炽热的阳光下,他的汗珠不停地滚落,打湿了身下的崖壁。
阿蛮的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他一心只想攀上三十丈高的崖壁,采摘那珍贵的“挂绿”品种荔枝。这“挂绿”荔枝,果大核小,清甜多汁,是荔枝中的极品,每年都被视为进贡长安的珍品。
攀爬间,阿蛮不经意间瞥到崖壁上的岩画,那是百越先民的图腾,神秘而古老。这些岩画线条粗犷,描绘着古老的祭祀、狩猎场景,阿蛮不禁被深深吸引,一时间竟看得入了神。就在他分神之际,腰间的绳索突然被岩画的棱角磨断,发出“嘶啦”一声脆响。
阿蛮心中一惊,瞬间感到身体失去了支撑,急速坠落。他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双手下意识地在空中乱抓,却只抓到一把空气。“救命啊!”他的呼喊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飞鸟。
太真观内,清幽宁静,香烟袅袅。杨玉环身着道袍,端坐在蒲团上,正安静地抄写道经。她的面容清丽,眼神专注,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游走,写下一行行娟秀的字迹。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吹得窗棂上的风铃叮当作响。杨玉环的手猛地一颤,手中的珊瑚念珠竟被扯断,珠子散落一地,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与此同时,她的指尖不知何时被划破,血珠渗出,滴落在面前的《荔枝保鲜十三法》绢帛上,鲜红的血滴在洁白的绢帛上,显得格外刺眼。
杨玉环望着那渗血的绢帛,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仿佛这荔枝带来的不仅是恩宠,更是一场难以逃脱的劫难。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与恐惧,轻轻抚摸着胸口,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
“为何今日如此心神不宁?”杨玉环喃喃自语,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些年在宫中的种种经历。从初入宫时的惊艳众人,到如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看似风光无限,可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明争暗斗和无奈。
她想起了那些因荔枝运送而受苦的百姓,心中满是愧疚。她虽享受着荔枝带来的荣耀,却也隐隐感到这荣耀背后的危机四伏,这深宫中的生活愈发让她感到不安和压抑。
在秦岭栈道上,张九龄与荔枝使的争论仍在继续,周围的士兵和百姓们都静静地看着,心中各有所思。张九龄深知,自己的谏言或许会触怒权贵,但为了天下苍生,他甘愿冒这个险。
岭南的崖底,阿蛮坠落的身体被一棵粗壮的树枝拦住,他侥幸捡回了一条命,却也受了重伤,昏迷不醒。荔枝园的人们得知消息后,纷纷赶来救援,脸上满是焦急与担忧。
太真观内,杨玉环起身,缓缓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五味杂陈。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也不知道这荔枝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将会走向何方,但她隐隐觉得,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而她,身处这风暴的中心,无法逃避。
此时,一只蝴蝶翩翩飞进观内,停留在杨玉环的窗前,轻轻扇动着翅膀,仿佛在诉说着这世间的无常与变幻。而在这不同的时空里,人们的命运因荔枝紧紧相连,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未来充满了未知和变数。